电视片《感动中国人物志》解说词:袁隆平--梦想的种子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17日15:16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电视片《感动中国人物志》解说词)袁隆平——梦想的种子
编导:贾 丁
解说1961年的夏天,湖南安江的稻田里,一株水稻让过路的青年教师停下了脚步,这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层层稻田里显得鹤立鸡群,随风摇曳。
偶遇,瞬间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灵感,从这一刻起,中国的稻田里便上演了一段历经半个世纪的传奇。这位青年教师叫袁隆平,那一年,他31岁。
同期袁隆平:发现有一株水稻长得特别好,鹤立鸡群,穗头很大,籽粒饱满,整整齐齐,我如获至宝,就把它收回来啦,第二年我就小心翼翼地种了1000多株呢,天天去看,天天看,希望就是“望品种成龙”啦。
解说这是袁隆平从事的第一次水稻栽培试验,他培育的品种是野生杂交水稻,这次试验最终失败了,但袁隆平并没有气馁,他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
解说1961年时的袁隆平是湖南安江农校的一个大专老师,正当三年困难时期,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照样吃不饱饭。
同期袁隆平:那个时候非常惨,我看见五个人饿死,就是那时是路有饿殍啊,我看见两个人倒在路旁边,两个人倒在桥底下,一个倒在田埂上,那就是饿死的。
解说饿肚子的滋味深深刻在袁隆平的脑海中,那时候他总是吃不饱,刚刚吃完饭,肚子又饿了,一天到晚就想吃饭。饥饿的袁隆平反复做着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培育出了一株超级杂交水稻,它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饥饿和美梦伴随了袁隆平科研的起步。
解说尽管这仅仅是梦境,袁隆平还是对杂交水稻试验情有独钟,1961年夏天的那次野生杂交水稻培育的失败,让袁隆平把目光转移到了其他作物上,他要从其他作物上找到突破口。
同期袁隆平:我们把番茄嫁接在马铃薯上面,下面结马铃薯,上面接番茄,这多好呢,头年是这样子的,第二年我把番茄种子种下去,还是番茄,下面根本没有马铃薯,这个马铃薯种下去也没有番茄,后来我才恍然大悟了,我说我是迷途的羔羊啊,还要跟着李森科那些搞的话会是一事无成。后来就回转来,我说还是弄点摩尔根的遗传学,那是真正的科学。
解说袁隆平又一次失败了,但却让他向真理又迈进了一步。他再一次向杂交水稻的培育进军。其实,早在袁隆平从事杂交试验之前的上世纪50年代,苏联科学家曾经得出一条定律:“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在当时是国际公认的经典理论。袁隆平向这条经典理论发起挑战。
科学检验的最终结果是能够复制,如何用科学之手完成水稻杂交,这需要很多前提,要想让水稻在实验室里完成杂交,必须要找到一种自身雄花不能授粉的品种,雌花才能接受来自异株的花粉,这样的品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概率极低,幸运之神会降临在袁隆平身上吗?
解说湖南是粮食大省、鱼米之乡,可是守着大片农田的农民还是挨饿,看到这种情况,袁隆平常常梦见自己种出了超级杂交水稻,人们在巨禾下乘凉。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