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培育文化软实力 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1日11:2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新的文化力量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文艺创作日益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卓著,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领域呈现出硕果累累、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在世界多样文明中大放异彩。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表明,伟大的时代造就了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广大文化工作者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和宝贵财富。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自觉承担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崇高使命,以生动的艺术实践、卓越的文艺创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改革创新的先进典型。实践证明,全国的文化队伍是一支值得党和群众信赖、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向建设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高度繁荣的现代经济,更要孕育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和艺术的繁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文化日益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文化建设日益凸显出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培育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给文化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财富容易聚集,文化影响无法速成。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只有加大文化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为我国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过去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绵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过的伟大文明。现在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发展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源泉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其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践行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给文化战线提出了更紧迫的任务。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时期,人民群众渴望享受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拥有更加多彩的精神世界。越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文化建设越不能缺位。文化发展寄托着群众的期望,承载着提高国民素养、塑造高尚民族品格的使命,必须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己任,让群众在消费精神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教益。第三,适应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想,给文化战线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日益明显。我们必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事业科学发展。文化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为基本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握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敢于直面矛盾,创新文化理念、发展思路和举措方法,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统筹兼顾,增强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文化建设的结构和布局要更加均衡,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要更加统一。

  二要大力繁荣文化创作,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特征就是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要坚持“双百”方针,形成鼓励艺术探索和艺术创造的氛围,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激发出更大的创作热情。要坚持“二为”方向,深入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一线,感悟时代变化,从鲜活的实践中寻找灵感,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社会。要坚持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融合,使文艺创作展现出民族的魅力、时代的光芒、国际的视野。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艺创作的丰富资源;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是文艺创作的肥沃土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来,甘于寂寞,潜心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产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体现盛世风采的传世佳作。

  三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发展比较落后,不少群体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任务比较艰巨。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延伸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科学管理和内容建设,使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要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活跃基层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

  四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要认真实施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振兴文化产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抓紧实施一批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要促进文化与金融的结合,拓展投融资渠道,调动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培养造就更多具有现代经营理念、掌握艺术规律、熟悉市场运作方式的职业经理人,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文化品牌。

  五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攻艰克难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更加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201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试点任务。要以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要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在人事、分配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要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规范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要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打破区域限制和行业壁垒,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六要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文化“走出去”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国家大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开展全方位、高质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文化艺术为载体搭建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使各国人民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情感和发展进程,深切感受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建设和谐世界的真诚愿望,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拓展国际文化产品市场,扩大文化服务贸易,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让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勇于和善于吸收融汇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之更加生机勃勃,辉煌灿烂。

  七要大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是加快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核心力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迫切需要大量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文化经营人才,迫切需要大量心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基层文化人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厚的土壤,为优秀文化人才的不断涌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关系长远的基础性工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为目的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以鼓励创新创造为导向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要特别注重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发挥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的作用,培养文艺骨干,培育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和帮助解决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文化改革与文化发展,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科学合理配置文化资源,规划实施好重大项目。要关注群众的文化诉求,努力满足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各级文化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职能定位,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11月24日在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