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娃:我的实验上天啦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今天上午10时3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点火”口令下达,“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着“中国遥感卫星八号”和中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公益卫星——“希望一号”腾空而起,直刺苍穹。在现场观看发射的北京景山学校三年级学生刘重华欢呼:“我的实验上天啦”。
五色土方案出自一年级学生 “希望一号”是一颗只有60千克重的小卫星,采用八边形立柱框架结构,装载“天圆地方”五色土实验设备、轻型宽视场彩色相机、无线电通信转发器及测光仪等仪器,具备进行“天圆地方”五色土太空实验、太空摄影和太空无线电台等三种功能。刘重华提出的“天圆地方”五色土实验从全国青少年提出的105个入选方案中脱颖而出,经过航天专家评审和特殊设计,达到了上天要求。
刘重华提出将五色土放进太空设想时,只有7岁。当时他还是北京景山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记者采访她得知,专家眼里别具意义的设计对她来讲却是简单的生活所得,灵感来自她经常游玩的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她和家人、老师一起琢磨,能不能把粉末状的五色土也按社稷坛上的布局,装到有机玻璃盒子内放到卫星上,看看这些粉末是如何运动的,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图案,并给这个方案起了个名字——“天圆地方”。针对五色土的颜色区分度不强、颗粒大小不一的特点,刘重华和该校高二学生贾思博商定,用不易产生静电,没有磁性的五色陶瓷珠代替土。
希望一号有三项任务 除进行“天圆地方”五色土太空实验外,希望一号还肩负另两项科研任务:进行太空摄影和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据了解,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等相关单位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科普活动,特别是明年2月29日将组织“两岸四地”青少年业余无线电通信和应急通信演习活动,完成“希望一号”卫星的首次“两岸四地”通联。感兴趣的青少年可登录查阅。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