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中央出台政策挽救房市 > 政府救房市最新评论

时评:中国社会需要“去房地产化”

来源:东方早报
2009年12月18日02:11
  秋风

  过去一年间房地产业的泡沫式增长,不过是过去十余年来常规经济增长模式的再现。这种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房地产业,造成整个社会迅速房地产化:

  第一,治理结构迅速房地产化。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乃是当代中国治理机制的产物。自上而下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以官员所辖地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率为主要指标,而投资是可在最短时期内实现这两个指标快速增长的捷径。各级官员纷纷投入投资竞赛中。这既表现于吸引外部的实业投资,也表现于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拆迁。由此,政府首先获得了大量土地出让金,同时也制造了无数投资机会。官员们找到了创造好看政绩的最佳方案。

  第二,经济结构迅速房地产化。随着房地产业繁荣,地产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接近20%,占GDP的比重接近10%,有一半居民消费靠房地产来支撑。用某专家的话说,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房地产业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第三,社会生活房地产化。鲜有城市居民不被推入商业化的房地产交易中。而由于宏观政策等因素,房屋价格几乎呈现出单边上涨趋势,于是,拥有一定财富的家庭都卷入房地产投机。但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兴叹,惶恐与愤怒交织,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房屋焦虑症”。

  据此可以说,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治理结构中的肿瘤。健康的经济增长只能依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经济结构的房地产化必然抑制企业家的制度与产品创新,挖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飞速上涨的房价大大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更令人忧虑的是,城市房地产价值腾涨,必然扩大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给农民的市民化制造无法逾越的障碍。房屋价格飞涨,也必然扩大城市内部不同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最终恶化政府治理,激化官民对立。

  凡此种种表明,房地产问题正在超出经济范畴,发展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因此,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诸领域都需要进行一次“去房地产化”的努力。否则,某一天房地产悬河崩裂,整个社会都会被冲击。

  (节选自本期《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