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外交”拉近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的距离
新华网银川12月21日电(记者曹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高速公路旁,计划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世界穆斯林城部分工程已经初现雏形。
“世界穆斯林城是宁夏与穆斯林国家友好往来的最好见证之一。该项目于今年7月份开建,由科威特宗教基金与伊斯兰事务部、科威特国际穆斯林慈善机构亚洲穆斯林委员会等穆斯林友好组织投资援建,由民间团体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组织实施。”宁夏穆斯林福利协会会长于志毅说。
世界穆斯林城项目集文化展示、商贸旅游、教育培训、社会救助等功能为一体,计划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世界穆斯林历史博物馆、穆斯林国家展览馆、穆斯林民俗馆、穆斯林职业技术学院、穆斯林孤儿院等13个子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可作为中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文化演出、文化沙龙的场所,成为全面推动宁夏对外交流的一个新窗口,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宁夏独特的回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扩大宁夏与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往。
“世界穆斯林城无疑将成为世界各国穆斯林到宁夏旅游、考察的重要推动力。特别对众多生活在炎热气候下的阿拉伯国家民众来说,夏天到凉爽的宁夏旅游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于志毅说。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腹地,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口超过了三分之一。宁夏历来与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商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宁夏更加注重与穆斯林国家的友好往来。1984年,世界伊斯兰联盟代表团应邀访问宁夏。同年,宁夏举办了第一次伊斯兰国际经济技术洽谈会。1985年,宁夏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6个穆斯林国家,得到了对方高规格的接待。
进入21世纪,宁夏和穆斯林世界的交往与合作愈加频繁,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广泛,宁夏阿语翻译向穆斯林国家输出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笔。
据统计,在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的宁夏籍回族人口超过了3000名。2007年11月,宁夏“吴忠阿语翻译”还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
“现在,从宁夏输出的阿语翻译已经成为宁夏和穆斯林国家交流最直接的渠道。由于他们拥有语言的优势,世界穆斯林能够通过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宁夏。”于志毅说。
据悉,世界穆斯林城子项目之一的宁夏穆斯林职业技术学院将专门培养阿拉伯语对外人才。这些穆斯林学生毕业后将输送到中东穆斯林国家从事翻译工作。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