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英国政客批中国劫持气候大会 中方回击无端指责

来源:央视网
2009年12月23日09:18

  中国强硬回击英国无端指责

  水均益 :

  上周六持续了两个星期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终于结束,193个国家签署了《哥本哈根协议》。但是,各国领导人的签字墨迹未干,就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21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大臣埃德•米利班德指责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了通过有关决议设置障碍,英国首相布朗也把矛头暗指中国,说有一部分国家“劫持”了大会。为什么这些政要在谈判结束之后会把目标对准中国?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此刻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看待这次大会呢?我们今天这个话题首先来谈一谈。

  首先我们要给大家来介绍一下,米利班德在《英国卫报》上这篇讲话的原话,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怎么说的,米利班德在这篇文章中说,“我们没有就到2050年全球减排50%或者发达国家减排80%达成协议,这两个提议都遭到了中国的反对,尽管这两个协议有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联盟的支持,我们不能再允许针对实质问题的谈判被以这种方式劫持。”

  这是米利班德在英国非常著名的《卫报》上发表的文章原话,有关他这种指责,中国有关部门也作出了回应,我们也注意到,今天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也表了态,他说一些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当中的态度以及长期不履行义务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些国家没有权利、没有资格指责发展中国家,反倒应该是反省一下自己,姜瑜还说,中国为推动哥本哈根进程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对气候的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从应对气候变化态度以及采取的行动的力度,和取得的成效来看,中国与任何国家相比,都毫不逊色,这是姜瑜今天下午的一个态度。

  有关这个情况我们马上先来连线一下我们驻欧洲记者站的记者李宾,李宾也是刚刚从哥本哈根采访回来,李宾你好。

  李宾 本台欧洲中心站记者:

  你好,水均益。

  水均益:

  我注意到好像米利班德以及布朗这种讲话之后,英国还有欧洲很多媒体纷纷地转载,大有一种跟风之势,跟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宾:

  是的,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英国《卫报》转载了米利班德讲话以后,我注意到其他的一些媒体,比如说像法国的《费家洛报》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文章指出米利班德这番话意思是在指责发展中国家其实应该为此次会议的失败或者说此次会议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来负责。我注意到英国首相布朗随后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也是暗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此次会议的结果负责。

  当然其实并不是一边倒的声音,我也注意到,英国还有其他一些媒体发表了其他的看法,比如说最近的英国《泰晤士报》,就有一篇文章指出,虽然此次会议,哥本哈根大会会议的议程中间一度显得比较混乱,而且会议的结束时间也是延期了一天才结束,但最终大会还是达成了一个成果的。《泰晤士报》的一篇社论是这么说的,此次会议是一个里程碑式进程,而且确实取得了巨大得成功。我想其实西方媒体这种不同的声音,包括在《卫报》的网站上本身就有一些网民反对,说米利班德这样说是没有根据的,其实中国是有权利来发展的,米利班德这番话实际只是想推卸责任,其实只是想转移民众的视线,把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来推卸到发展中国家。所以说,我注意到西方媒体他们本身自己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像米利班德这样的政客他发表这番讲话,其实目的只有一个,他认为这次会议没有达到西方,像西欧这些国家所一开始预期的结果,所以他发表这番言论其实就是希望能够转移视线,把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中去,所以他这种话是毫无理由、毫无根据的。

  正在评论:米利班德:中国“劫持”气候大会

  水均益:

  对,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也是给自己来找一个辙,我也注意到有的媒体在说,39岁的气候大臣米利班德有点失态,有点不太像一个政治家的风度。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发言人姜瑜在昨天也有一个书面的表态,我们也来看一下。

  其中她说到,米利班德或者英国这些政要,这种言论是具有明显的政治图谋,推卸义务,挑拨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在接受新华社采访的时候也说,哥本哈根协议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广泛的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今天我们也注意到另外一条新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对这次气候大会做了一个评价,我们先来听听联合国秘书长的评价。

  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我对会议达成协议感到满意,我很清楚,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的成果,当然其中包括了《哥本哈根协议》,并不像有些人所希望的那样全面,但这依然是个开端,一个重要开端,我们已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水均益:

  叶先生你觉得姜瑜女士所说的米利班德的这种话,或者英国政客的话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意图到底是什么?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埃德•米利班德不是英国的外交大臣,他只是英国的能源与环境大臣。

  水均益:

  此米利班德非彼米利班德。

  叶海林:

  我们在说这位米利班德他是具体对哥本哈根气候谈判负责的人,英国政府这次大会昭彰,查尔斯王子和布朗首相都是飞抵到丹麦去开会的,坐的包机和专机也是排放了很多二氧化碳,没有能够把一纸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协议,特别是一纸体现了欧洲人意图的协议带回英国去,这趟钱和这一大堆二氧化碳算是白排放了,在他们看来,总是要回国给选民一点交待的,这个就是他们要回国旅费包销凭证,但这个包销凭证他们没拿着,没拿着就得找一个人来承担责任,那就把中国抓过来,说中国要为此承担责任。不过有一点,如果他们只是因为对会议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要找一个替罪羊的话,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大费周章,背后还是有别的意图在里边。

  水均益:

  什么样的意图?

  正在评论:英政客摸黑中国的背后

  叶海林: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意图,第一个,我们要把责任推给中国。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在最后闭会几天提出来一个一千亿美元的方案,当时其美国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方案是要在所有的主要经济体共同减排的基础上才能达成的,只要中国不同意,发达国家也可以说,是你们不同意,导致了我们没有办法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财政援助,以后像图瓦卢、马尔代夫、尼泊尔这些国家再倒霉不干我事,这是一个推卸责任。

  还有一个,刚才咱们可能没谈到的,这一次,潘基文秘书长也说了,哥本哈根这个会议还是有成就的,温总理也有这样的表示,我们要把哥本哈根的成果要坚持下去,要发扬下去,这是中国政府的态度。但我们反观欧盟和美国,他们更愿意把这个事情描述成一种失败,因为如果把这次哥本哈根说的失败的话,那就可以说《京都议定书》已经死亡,并且也可以说在哥本哈根达成最后文件没有任何作用,不止是没有法律效率,连政治效率都没有,这样的话,就把他们一点点背上的道义责任得摘得干干净净,明天墨西哥咱们从头再来。

  水均益:

  我们再来连线一下,因为李宾在过去这两个礼拜里面也一直是驻扎哥本哈根会议的场内和场外,李宾,因为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里边,我知道你一直在密切跟踪,而且这里边起起伏伏,很多东西历历在目,我记得有一段我们在采访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分析和观察,实际上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怀揣着某种意图,甚至是企图要进行一种搅局,跟我们说说你的体会和观察。

  李宾:

  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从会议一开始,会议开幕没几天就抛出一个所谓的丹麦法案,就这次西方国家和东道主丹麦沟通好了之后,强加给会议所有方,希望能够达成这么一个方案,这是很荒谬的,因为会议刚刚开始,大家还没有把基本的观点放在桌子上来谈,他就抛出这样一个所谓的丹麦方案,而且观点是明显的偏袒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的,当然发展中国家是强烈地反对。在会议的后期又提出一个所谓大会决议草案,这个决议草案其实内容跟前面的丹麦方案没有太多的区别,也是为发达国家尽量地辩护,比如说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希望坚持《气候框架基本公约》,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巴厘路线图,这个在新的大会草案里面都没有得到体现,而是要发展中国家来更多地承担减排的义务,这显然是相当不公平的,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原则。

  中方的立场在这次会议上也是非常明确,希望能够在此次大会上,在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坚持《京都议定书》这两个原则下,进一步确认共同但是有区别责任这样一个原则基础上进行谈判,为今后的气候合作打下基础。所以说,双方主要是这两大阵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矛盾显得是非常地尖锐,最后会议如果在一些发达国家看来,没有取得应该有的成果也是因为发达国家没有承担起他们应该所承担的责任,他们没有率先根据公约的要求,来大幅度提出他们的减排目标,在资金援助问题上也有带有条件的,比如说每年一千亿美元资金援助,也是说要在会议最后能够取得一个法律框架性文件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显然其实是一种带有条件的承诺,他们其实自己一开始,可以说并不怀有真诚的谈判愿望来进行的。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