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您刚刚出席的哥本哈根应对气候变化大会,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据我所知,近60个小时里您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现在会议结束了,一些国家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有着不同的解读。我想请问总理的是,我们怎么样看待?另外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温家宝]会议结束,余波未了(笑)。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报道已经很多了,我不想过多地重复这些内容。我一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我们一直本着对中国人民负责和对世界人民负责的精神,来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它规定的是发达国家在2020年要减排40%,同时规定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采取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是第一个制定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国家。同时,在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我们自主提出了,就是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这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
我只讲一个问题,有的人说不要纠缠历史。不是纠缠历史,而是历史客观存在,必须正视。因为不正视历史,也就不会懂得今天国际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别,更不会懂得发展中国家谋发展还是他们最重要的诉求。
《公约》和《议定书》的最基本的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也是从历史和国情的判断而作出的。
前两天我看一篇文章,深有体会。作者说在哥本哈根会议开会期间,他想起南方的老母亲还在点着煤火炉来取暖。像这样的情况可能英国的儿子们感受不到了。
我们必须正视下面这样一些事实,就是世界上还有16亿人没有用上电,还有23亿人是用煤甚至柴火来取暖和做饭。中国这些年是发展了,但是人均用电量还仅达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千人汽车的拥有量也还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绝不会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但是,我们必须为中国的发展争得应有的权利。
中国这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是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直到我17号参加会议的时候,还没有一片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我觉得世界各国都应该肯定会议的成果,并且向前看,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凝聚共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一定会继续坚持这个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