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将来农民55块钱养老金不应再设置捆绑条件
郑风田,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长期研究关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从今年开始,从试点单位开始,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这个钱并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温总理很高兴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些年来,农民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做出了许多牺牲……现在国家要给他们补贴1200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而是质的变化。”
在昨天新华社的专访中,温总理将农村试行养老保险试点,作为政府改善民生的两大工程之一,并一再强调农民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始,是质的变化。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接近1亿,农村养老的缺口还是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如何更加顺畅地走下去,惠及更多的农村人口,是一个长远问题。为此,记者联线采访了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长期研究关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郑风田教授。
记者:从新农保实施情况来看,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或问题是什么?
郑风田:现在新农保制度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个大的挑战就是目前我们农村养老保险有一个规定,必须要捆绑,即年满60岁的老人享受到养老金,你的孩子必须参保。
前不久我去调研,去农村问,国家给你养老金好不好?说好!但存在一个参保的问题,老人要享受,那家里的孩子就要参保,老人加孩子一共要拿出1千多块,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很大的障碍,很多老人说与其让孩子交这个钱,还不如让他们把钱直接给我呢。
我们给农村基础养老金是很好,但我希望刚开始的时候,对这1亿多农村老人,国家不要有任何捆绑条件把每个月55块钱直接给他们,这个对农村发展是相当好的,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么做的,没有说农村老人的子女必须参保。因为农村老人拿这个养老金对我们国家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年末了,大家最热门讨论的问题是,我们今年采取了很多刺激农村内需的政策,为什么很多政策效果比我们想像的低多了,比如像家电下乡,原来我们一年理想的标准是能够带动农村2千多亿的消费,最后发现只有500多个亿,20%还不到,比标准值差很大,原因是什么?可能农民从这些政策中真正得到的实惠很少,期间有各种各样的流失。有种开玩笑的说法是“八二准则”,即国家拿出100块,到农民手里可能20块都不到。但是养老金如果直接发到农民手里,那么1亿多农村老人一个人55块,全国就有很大数目的钱直接送到老人手中了,农民把这些钱就会拿出来进行其他的消费。
记者:前不久出台政策说,在明年将实现职工养老保险跨省市转,这个实现的难度有多大?
郑风田:我觉得这个难度很大。我们国家现在的社保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原来县统筹,慢慢市统筹,现在各个省又开始统筹。现在中央想从上而下进行全国的转移接续,各个地区差别很大,直接动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奶酪”,面临的阻力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很多倍。
记者:在这样难度很大的前提下,我们还是想实现跨省转移会怎么做?
郑风田:咱们国家比较经典的经验就是先试点,试点之后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如果试点还没有总结出很好的经验之前一下子推出来可能问题比较大。不过现在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从全球很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应该有一个基础养老标准,不同地方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浮动,比如发达的地方可以比标准高一点,欠发达地方比这个标准低一点。就像我们现在农民工建养老保险,国家一个月拿出55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现在城镇的社保跟农民工(社保)标准差别很大,长远来说统一一定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很稳定的试点的经验,比如社保背后还有大批资金投入,这个跟不上的话,贸然实行全国统一会带来很大的问题。(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