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海峡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 两岸三通启动消息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台湾悲情与两岸隔阂可消弭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01月08日23:26

  《瞭望》文章: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接受本刊专访

  两岸关系的昨天、今天、明天

  着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开辟两岸关系崭新格局的重要时刻即将到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元旦新年讲话中再次强调,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1月7日,针对美国对台军售,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认清售台武器的严重危害性,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的原则,恪守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承诺,纠正错误,停止售台武器,以免给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损害。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外交部第三次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

  60年来,“两岸关系”一直是新中国内政、外交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词汇,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所发表的重要谈话,被称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

  站在60年一甲子的历史坐标上,怎么看两岸关系的脉络和走向?2009年11月13日,“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开幕。与会的学者中,有多位接近两岸决策核心的重量级智囊学者,探讨的话题涉及两岸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涉外事务等领域的诸多敏感议题,广受媒体关注。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应邀在这次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的主题演讲,近日就新历史起点上的两岸关系议题,这位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整理执笔人、曾参与1982年后历次中央大会文件起草的著名学者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专访。

  两岸关系是内战产物

  《瞭望》:在“一甲子”这个时间点上来观察两岸关系,有什么特殊意义?

  郑必坚:60年前,大概还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两岸关系”这个特定含义的词。之所以产生两岸关系,是由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中国内战导致了两岸分隔、对立,迄今已整整一甲子。

  其间,尽管风云变幻、人事代谢,林林总总、气象万千,但是,两岸关系由何而来的答案是一清二楚的,它是当年中国内战的产物。但为什么当年中国会有那样一场内战呢?这就要回溯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大变局”。

  《瞭望》:您所指的“历史大变局”是什么?

  郑必坚:纵观中国历史,真正称得上“历史大变局”的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解决的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历史课题。

  第二次大变局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间。那次大变动,终结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彻底诀别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社会制度。

  第三次大变局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发端,世界出现新的大转折和兴起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华民族,包括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面临着如何适应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重大转变,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新形势下努力实现民族振兴,这样一个新的重大历史课题。

  《瞭望》:第二次“历史大变局”中的哪些因素影响了两岸分隔?

  郑必坚: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1895年,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刻骨铭心的历史伤痛。

  当年走投无路的清朝重臣李鸿章,曾说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事实确实如此,那时的中国已然是瓜分豆剖、危如累卵了!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振兴发展,有多少中国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各种方向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其中,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主张行不通,洋务派遭挫折,太平天国也归于失败。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开创了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他领导推翻帝制,缔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树立起一座了不起的历史丰碑。但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国势继续衰落。面对积贫积弱、多灾多难,中国人展开了一次次奋起抗争。

  我们全民族浴血奋战,特别是在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中,夺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台湾才得以光复,宝岛才重归中国版图。那时候,中国曾一度有望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政治主张基础上,调和内部矛盾,在战后的废墟上开展和平民主建设。

  然而,国共两党在中国之前途命运的较量中最终还是诉诸战争对决。这样的历史选择使中国付出了1949年以后台海分隔的巨大代价,给海峡两岸中国人留下了几多大江大海般深深的历史遗憾。

  《瞭望》:怎么看两岸关系中国际因素的交互作用?

  郑必坚:从世界范围来看,两岸关系的由来与其后复杂深刻的发展,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之而起的东西方冷战密切相关。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出兵台湾海峡直接干预中国的内政,无疑是导致两岸分隔的最重要外部因素。

  多年来,美国一直将台湾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使之成为西方对中国大陆实施围堵战略的重要一环。直到今天,尽管冷战格局早已崩溃,但台湾还没有真正摆脱对旧格局的依附,冷战思维依然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影响着台海局势。

  新型的两岸关系正加速形成

  《瞭望》:60年来,两岸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大陆发展有什么经验?

  郑必坚:对大陆来说,这是历经艰辛探索而开创出一条全新发展道路的60年。特别是近30年来,由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由于持续推进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由于开启了实践基础上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全社会焕发出空前的生机与活力。

  正因为这样,大陆才能够实现世界近代以来后起大国发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30年GDP年均增速接近10%的快速增长,全社会由温饱不足变为总体进入小康。中国以自身的实力壮大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而赢得了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大陆的面貌,而且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结论就是:当代中国必须走也一定能够走通一条和平崛起即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这条道路才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锦绣前程的必由之路。

  毋庸讳言,30年来大陆在后发现代化进程中,在世所罕见的困难和挑战中也曾经有过一些失误。但幸运的是,由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此总体上还是呈现发展进步的势头,国势不断提升,人民充满希望。

  《瞭望》:面向未来大陆还面临哪些发展挑战?

  郑必坚:当前正处在发展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大陆,面临“五大挑战”:一是能源资源短缺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不平衡问题的挑战;四是巨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挑战;五是国际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的种种压力以及世界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危机带来的挑战。

  在如此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国大陆坚持谋求“三个超越”:一是要超越西方大国近代以来依靠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资源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老路;二是要超越当年的德国、日本等军国主义依靠发动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的老路;三是要超越前苏联霸权主义搞超级大国争霸和争夺势力范围的老路。总之,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及对外求和平、对内求和谐、两岸求和解为特征的和平发展、文明发展道路。

  《瞭望》:您如何看待台湾60年来的变革和发展?

  郑必坚:60年来,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尽管台湾的资源相当有限,但台湾同胞通过辛勤努力,创造了使台湾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值得所有中华儿女骄傲。

  同时我们也看到,面对第三次“历史大变局”,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各种思潮交相激荡又相互影响,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和彼此消长,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交织,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两岸关系的起伏跌宕。可以说,过去30年间,台湾也经历了一个小小的“诸子百家”时期。这是转型期社会必然具有的特征。

  这其中,经济力量率先对大变局作出灵敏反应。30年来,台湾经济在转型升级进程中积极寻求与大陆经济重新联结,以赢得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广阔空间并彼此构成紧密关系,是适应新的潮流、符合客观规律的明智选择。

  《瞭望》:台湾社会的转型升级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冲击?

  郑必坚:台湾社会面对“历史大变局”的整体转型至今尚未完成。尤其是近20年来,岛内“台独”与反“台独”这两种思想、力量和道路选择的激烈冲撞,对台湾的社会意识、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冲突对立固然不是台湾社会矛盾的全部,却攸关台湾的命运前途。这一较量虽然至今没有完全结束,但台湾主流民意否定“台独”和期待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走向是十分清楚的,“台独”的没落与衰败也是必然的。

  《瞭望》:您认为60年来,两岸关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郑必坚:6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深刻的变化,最鲜明的特点是由军事对峙、隔绝对立走向交流合作、对话协商。这种转折尽管历经曲折坎坷,但毕竟取得了重大进展,一种新型的两岸关系正在逐步加速形成。在此过程中,双方政策的不断调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30年前大陆方面作出重大政策调整,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致力于和平统一,就是要力争以和平的方式,用对话、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

  搞“一国两制”,就意味着在两岸之间不再搞意识形态之争、社会制度之争,而是谋求双方和平相处、两岸共同发展。归结起来,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从而进一步指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方向。

  消弭悲情与隔阂

  《瞭望》:您认为是什么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

  郑必坚:事实证明,30年前中国大陆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以及伴随而来的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调整,决定性地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回顾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四次重大转变。

  先是宝岛台湾在1895年被割让给日本。尔后是相隔50年迎来了台湾光复;继而在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大陆隔绝、两岸对峙长达38年。直到1979年大陆向台湾伸出和解的双手、敞开交流合作的大门,台湾方面才在1987年开启了与大陆的民间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20多年来,交流往来、对话协商让海峡两岸重新建构起新型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各项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

  《瞭望》:对两岸隔绝中发生的一些变化怎样把握?

  郑必坚:屈指算来,自1895年以来的115年间,两岸同胞真正有着密切的往来,只有不到25年。近百年来两岸间曲折的分分合合、历史造成的恩怨与隔阂,使台湾社会形成某种“悲情意识”或特殊的“台湾意识”,一些台湾同胞对大陆缺乏了解、存在误解,或者怀有复杂感情甚至抱有一些敌意。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以包容的心态加以面对并要以最大的耐心予以化解的。

  “台独”路线我们要坚决反对,但台湾民众爱土爱乡和要求当家作主的台湾意识,绝不等于“台独”意识。两岸关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历史造成的这些悲情与隔阂,是完全可以也能够在两岸同胞共同开辟两岸关系前进道路的进程中得到消弭的。只要我们不间断地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就能够逐步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彼此的感情,扩大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而形成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把握和共同开拓。

  《瞭望》:您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郑必坚:我以为,两岸关系30年发展积累的全部成果,最重要也最宝贵的是,两岸同胞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有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携手合作,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共同奋斗。两岸长期以来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全新的交集,面临着汇聚到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大道上来的重要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力量

  《瞭望》: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如何看讲话的历史意义?

  郑必坚:这次讲话首次鲜明、系统地阐发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对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他说:“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从全民族根本利益出发看待和处理两岸关系的全新思维,超越了历史恩怨、党派利益和双方的固有矛盾,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精神,展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未来的豁达境界。这一番话既表明中共领导集体的“眼界决定境界”,同时也预示着两岸关系的“思路决定出路”,着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开辟两岸关系崭新格局的重要时刻即将到来。

  《瞭望》:两岸关系如何发展才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郑必坚: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几代人的处境和心态是深重的危机感和争取生存、发展权利不受侵害,谋求的一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发展和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性追求。投身并致力于这两大追求的,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和有前途的;否则就注定没有力量和没有前途。

  60年过去了,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了新的发展,两岸关系也有了新的进展。实现这两大历史性追求的基础更加坚实,路径更加清晰,更大的希望和机遇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只要两岸同胞共同奋斗,在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开辟更加广阔的实践和认识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更加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