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绿色转型林业崛起生态兴省——“实施生态兴省大战略、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高层论坛专家观点摘要(组图)

来源:山西日报
2010年01月20日04:44
蒋有绪

王祝雄

吕日周

刘世荣

潘云

郑延涛

王亦兵

张保

杨小宁

牛西午

吴潭龙

牛芳

  山西林业生态省主要关系到三个层面的定位:

  首先,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建设体系。这既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更是重大的战略部署。山西的林业生态省建设,是推进五大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挑大梁唱主角。

  其次,发展中的目标定位。我觉得山西林业生态省建设大体要设定10项目标:(1)森林覆盖率,未来5年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10年后超过26%,森林面积达6000万亩以上。(2)森林活立木积蓄量,10年提高50%,达到1.5亿立方米,森林固碳量增加1亿吨。(3)水土流失治理率,5年达到55%,10年达到65%。(4)铁路公路通道和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5年达到90%以上,10年达到95%以上。(5)村镇绿化覆盖率,5年达到30%,10年达到40%。(6)村庄绿化覆盖率,5年达到20%,10年达到25%。(7)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5年达到8%,10年接近10%。(8)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比例,5年超过5%,10年超过6%。(9)经济林面积,5年达到2800万亩以上,10年达到3200万亩以上,实现全省农民人均2亩经济林。(10)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5年完成造林面积6200平方公里,10年矿区宜林地绿化率达90%以上。这10项目标还要做进一步测算和分解,使之科学可行,更具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我认为,现代林业具有鲜明的多功能性,最重要的功能是生态功能,最需要强化的功能是富民功能。林业生态省建设要以汾河两岸为中轴线,以太行山和吕梁山为重点,采取条块式、网络式、组团式林业生态建设布局,打造多层次、多样性、多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集中建设五大林业生态体系。一是在黄河流域,建设以治理水土流失、降低土壤侵蚀模式为主要功能的防护林体系。二是在雁北地区,建设以防风治沙为主要功能的乔灌草防护体系。三是在东部土石山区,建设以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的防护林体系。四是在六大盆地和通道沿线,建设以农田保护、美化城乡为主要功能的防护林体系。五是在东西两山及适宜地区,建设以兴林富民为主要功能的干鲜果经济林、速生商品林体系。

  我认为,推进山西的林业生态省建设,一是规划先行,抓紧编制建设规划。二是项目推进,切实把工程做大做强。三是改革开路,全面启动林权制度改革。四是榜样引领,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太行精神”。五是强化领导,构建林业生态省建设新机制。

  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

  出场嘉宾

  刘维佳山西省副省长蒋有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

  王祝雄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

  刘世荣中国林科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

  吕日周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

  张保长治市市长、研究员牛西午省人大常委、农工委副主任、研究员

  杨小宁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

  王亦兵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潭龙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潘云省社科院副院长、农业经济专家

  郑延涛山西省委党校教授

  牛芳山西省委党校教授
山西应先行建设林业生态省

  山西应先行建设林业生态省。山西具备先行建成林业生态省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良好基础,而作为能源大省,短期内追求产业和民居的无污染、清洁化、低碳化极其复杂和困难,不妨作为未来下一步的目标。当前,首先要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围绕提高城镇品位和改善农村面貌推动造林绿化,城镇要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遇土播绿,积极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和“绿化模范县”,大力争创“林业生态市”、“林业生态县”、“林业生态乡(镇)”、“林业生态村”。其次要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多元开发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修复生态与兴林富民同步推进。每年新发展干果经济林70万亩以上,力争到2015年达到1800万亩,基本实现农民人均一亩干果经济林的目标。同时要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为保障,统筹推进营林造林和管林护林。并且要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推进生态省建设注入新动力。
山西林业建设面临何种挑战

  山西省委、省政府结合省情,提出了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我认为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实践,是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实现山川秀美新山西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山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全省森林面积已达到3316万亩,较新中国成了之初增加了6倍,是全国森林资源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森林覆盖率达到14.12%,较新中国成了之初提高近12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总量达8847万立方米,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加了7倍。森林资源实现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所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山西“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是名副其实的。

  但山西林业建设仍面临许多挑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面上改善与局部恶化同时并存;三是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林业建设成果的巩固,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发展林业碳汇从我做起

  植树造林不仅对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能够有效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优化水质、改善气候。我们要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力争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8%,2020年达到26%的目标,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开展碳汇林业。开展碳汇项目将为我省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引进资金,增加新的资金来源,并通过这一机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我省生态建设步伐,从而为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我省的碳汇基金已达3300多万元,林业碳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在全省大力宣传林业碳汇,让更多的企业、个人了解、参与到碳汇中,掀起碳汇工作的再一个高潮。

  发展碳汇林业,要从我做起。去年,我们改革发展研究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省林业厅的安排,组织10个社团捐款11万元造林碳汇。近三年来,我会义务造林15次,捐款70余万元。我们的口号是:“为实现低碳中国,每年会捐一万元,人捐一百元;只有起点年,没有终点年。碳汇林业好,活到老捐到老。”
在山西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尤为迫切

  山西实施生态省建设十分必要。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整个地貌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地形较为复杂。境内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5.6万km2)的80.1%,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500m以上,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即干旱的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00—650mm,大风天气较多,山西南部、东南部以次生落叶灌木丛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中部以中旱生的落叶灌木丛和针叶林为主;北部和西部是暖温带及温带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受沙质荒漠化危害的土地面积高达100.6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并且荒漠化以10m/年的速度向南扩展,沙尘暴和扬尘天气频频发生。

  山西退化草地面积约占全省草地总面积(376.4万hm2)的95%以上,生产能力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类草地1/10—1/20,其中30%的草地退化到了4—5级水平,直接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为全国产煤大省,大规模的煤炭开发造成累积塌陷、破坏、压占土地已达75.6万hm2,并以每年5000hm2的速度递增。

  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尤为迫切和重要的。
要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的理念

  实施生态兴省,一定要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要让全社会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更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促进我省的转型发展。我省是一个资源大省,但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同时也是一个生态脆弱、环境问题突出的省份,我省的经济社会未来应当如何发展呢?我个人认为,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新型有机产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生态友好为依托,构筑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全省经济的绿色转型。要大力强化生态建设。要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大规模林业生态建设,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省的生态环境出现明显的改观,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依托和保障,为全省人民的生活提供山川秀美的生存环境。
生态兴省应与“三个发展”衔接

  实施生态兴省大战略,应与“三个发展”衔接、协调,使之相互推动和促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是推进“三个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有之义。转型发展不但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而且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而林业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应。此外,现代生态概念也已超越了以环境状况为代表的单纯自然生态范畴,进一步发展和演绎出了以产业结构合理、产能与需求及资源供给均衡等为代表的经济生态;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等为特征的社会生态观念。那么,从我省实现“三个发展”的目标指向和进取趋势来看:转型发展、安全发展有助于我们改变山西能源产业独撑经济大局、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压力沉重的局面,建立起多元化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结构,摆脱对资源产业的倚重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困局。和谐发展则可以缓解以往发展模式下不可避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及阶层分化、利益对立,推动社会生态的改善与良性演化。
形成生态建设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其核心是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同时,生态建设又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单靠林业生态建设单兵突进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各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和参与。必须建立部门、地区协调联动机制,要将生态建设各个领域的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类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服从生态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布局都要与生态建设有机衔接。生态建设要做到与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消费、污染治理、重要流域生态综合修复、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协调互动,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多赢,形成强大合力。
建设低碳长治绿色长治

  未来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低碳长治、绿色长治。要大力发展具有长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努力建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加速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加强焦炭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提档升级,加紧培育煤化工循环经济,突出抓好一批向上向下延伸产业产品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农业。深度挖掘太行风光、炎帝文化、革命纪念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依托长治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业,提高绿色农业比重。要积极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各个环节建设低碳城市,用低碳理念指导建筑设计,对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低碳经济、主动建设低碳社会的良好氛围。
加大生态科技支撑力度

  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必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应该在社会各领域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生态产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适用技术,予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相结合,引导全社会从我做起,选择低排放、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推动环保科技的运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让“生态利益至上”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企业、每个家庭。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生态建设的关键,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生态兴省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来落实,切实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造就一支能够担当建设生态省重任的高素质科技队伍。
发展林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林业为人类提供生存支撑和生态服务。面对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威胁,我们必须求助于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为人类福利作出巨大贡献:

  其一,林业发挥着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供给功能。即人类从森林生态系统获得木材及果实为主的各种产品。

  其二,林业发挥着遏制气候变暖的支持服务功能。高大的树干、繁茂的枝叶、庞大的根系及人工无法制造的枯枝落叶层,碳汇能力极其强大。目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已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高效的吸碳器,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的国际制度框架下,林业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

  其三,社会经济发展从林业的调节作用中获得多方面的生态服务和各种非物质收益。
抓住机遇振兴核桃产业

  振兴我省核桃产业,必须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林业兴省的大好时机,把核桃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途径,借鉴云南、河北等地核桃产业发展的经验,在我省适宜种植核桃的区域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财政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实现核桃栽培总量大幅度提高,推动核桃产业快速发展。二是要建立良种核桃繁育基地,通过先进育种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使核桃品种、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三是要在核桃产区的乡镇、村组建立核桃专业协会,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经纪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果农和市场搭起桥梁。四是要培育和发展核桃生产、贮藏、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搞好核桃系列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使核桃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山西如何防范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是指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生态自平衡系统严重失衡,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山西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逆性,承担风险能力小的特征,因此预防生态风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方法。应采取一系列特定的策略、方法将生态风险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是强化“生态兴省”理念。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三是构造“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型生态城镇。四是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五是预防、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六是规避建设性生态风险与保护性生态风险。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合理规避在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风险才能够建成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只有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得“经济—社会—生态”系统风险降到最低。

  刘维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