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深圳多个楼盘业主信息泄露 谁来保护公民信息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08日18:09
  新华网深圳2月8日专电题:深圳众多个楼盘业主信息泄露谁来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

  记者吴俊

  网民热议

  皇御苑“业主入伙登记表”、彩田村“整转用户清单”……大量包含业主信息的资料被公开出售,深圳400多个楼盘个人信息一览无余,500元钱就可买到一个小区所有业主的详细资料。是谁在出售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记者日前跟踪采访了深圳业主信息泄露事件,发现个人信息保护存在诸多漏洞。专家呼吁,应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400多个楼盘业主信息被公开出售

  “我才刚刚入住皇御苑,怎么推销公司的人就知道了我的姓名和家庭电话?”深圳市福田区皇御苑三期业主刘松对自己频频受到电话骚扰十分不解。

  直到一份被不法分子用于交易的《皇御苑1栋入伙登记表》呈现在刘松面前,他才找到了答案。但这份登记表显然只是复印件,想到自己的个人信息有可能已被复制成千千万万个版本在市面上流传,刘松有些不寒而栗。

  记者日前看到了深圳地方媒体通过暗访从不法分子手中买来的业主信息资料,这些资料涵盖了深圳400多个小区,涉及深圳各大楼盘,其中以深圳市福田区的楼盘为主。此外,记者还在业主名单中找到了深圳市卫生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信息。

  记者看到,这些资料不仅清晰地记载了业主的房号、多个联系方式,有的还反映了业主的部分资产状况。出售这些信息的人表示,一个住宅小区的业主资料售价500元,“如果多买还可以便宜”。经记者核实验证,这些信息的准确率超过80%。

  贩卖信息的“幕后老板”浮出水面

  这些准确得令人惊愕的信息究竟来自哪里?究竟是谁在贩卖这些信息?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区分局日前抓获了涉嫌出售业主信息牟利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和廖某。陈某是深圳一家装饰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利用公司所掌握的业主资料,临时招募彭某、廖某作为中间人帮他销售业主资料,从中牟利。

  今年1月27日下午,廖某带着装有400多个楼盘业主信息的U盘和前来暗访的《深圳商报》记者会面,在不知记者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廖某约定以1.8万元的价格将这些业主信息出售。记者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廖某控制,当场搜出存有400多个楼盘业主资料的U盘,并将廖某带回调查。随后,廖某的老板陈某到公安局自首。目前警方正在对廖某、陈某进行调查。

  据陈某交代,他本人并未直接从他人手中购得资料,而是从公司内部的电脑中发现有大量业主资料。后来,陈某在网上发现有人求购业主资料,觉得这是个生财之道,因此拿这些资料到市场上倒卖。陈某发现很多同行都掌握部分业主信息,于是和同行交换信息,其所掌握的资料越来越齐全。陈某还找到彭某和廖某,对外销售其所掌握的业主资料。

  那么,这些信息当初是如何流落到这家公司的呢?警方目前仍在作进一步调查,谜底仍未揭晓。

  记者看到,这些用于交易的业主资料当中有一份名称为“福田”的文件。该文件包含7个工作表,涵盖了深圳骏皇名居、共和世家、云顶翠峰等数十个小区逾十万业主、住户的详细信息。工作表最后落款是“国土局2006.9.20制表”。难道这些资料是从国土部门泄露的?

  但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坚决否认。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进行核查,发现媒体披露的含有业主信息的表格并非国土部门所制报表,该部门的房地产产权登记数据库中根本没有“用户编码、家庭电话、银行名称、欠费金额”等数据项。

  专家呼吁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深圳业主信息泄露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邹平学指出,此次事件凸显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漏洞,应通过立法等方式,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

  邹平学认为,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还存在很多漏洞,例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原本是为保障交易安全而设置,但作为搜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如果没有保护好这些信息,反而使人身、财产、个人隐私都不安全了。法律应该对信息搜集作出规定,比如酒店、银行、房地产公司,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在要求客户登记信息时,哪些信息是应该提供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应该作出相应规范。

  邹平学告诉记者,澳门、香港都有隐私权相关立法以及专门的办公室,而内地目前只有《刑法》作出相关规定,行政立法对此也是空白。邹平学建议,应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谁有权获取信息、信息使用权限、使用目的、泄露的后果谁来承担”等作出具体规定。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祝建军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对业主信息泄露案件也并非束手无策。例如此案当中,可从民法规定的“公民的生活安宁权益”应受到保护出发,确定业主为原告,贩卖业主信息的个人和公司、泄露信息的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等单位作为被告,从民事途径提起诉讼。公安机关也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泄露信息的当事人进行处罚。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