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春节的变迁:中国年走向世界 “恐归族”引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9日14:46
  中新网2月9日电 虎年春节即将到来,相关话题也日渐升温。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穿越千年岁月,被赋予了新的年俗内容。“回家过年”仍然是主旋律,但也出现了“恐归”一族。年夜饭依旧温馨,只是有人把地点选在了饭店。发掘传统内涵与提取当代价值如何平衡,成了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的“中国年”,而今已随国家实力的提升走向了世界,形式上虽有变化,“祈福”的内涵却永远不变。

  “恐归族”:什么阻碍了你回家过年的脚步

  临近春节,各大媒体在传播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了这样一个群体:熙熙攘攘的春运人群中,见不到他们的身影。热闹欢乐的年夜饭桌上,也将见不到他们举杯……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

  据报道,当许多离乡在外的游子捆好行囊、备齐礼物准备回家团圆之时,在中国一些城市里却存在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但又顾虑重重,这群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年轻人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称谓“春节恐归族”。

  一项针对此现象的调查显示,“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怕春运压力大、怕父母逼婚事、怕往来人情债、怕饭局等是“恐归族”不敢回家的主要原因。

  面对部分年轻人的各种“恐归”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虽然时代变了,春节一家团聚的传统不会变。”已为人父母的陆士桢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

  学者孔国保则分析说,春节的传统精髓就是合家团圆。而“恐归”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方式并不可取。要调整心态,理解父母及关心自己的人。他建议,票实在难买就换个时间回去看父母,既节省了成本,又实现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争议中的春晚:已成“新民俗”还是日益老化

  提到春节,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春晚”。这样一台在特殊时刻集合各界文艺精英的大型演出,让人又爱又恨。支持者称春晚已成不可获取“新民俗”,反对者则直斥其日渐“低俗和老化”。

  有报道称,首创于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本是偶然因素的产物。但是,由于连续播出了27个除夕夜,并且是当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如今这台晚会已经被称做中国人的“新民俗”。一些出自春晚的台词,如“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不差钱”等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除夕之夜,一家人守在电视旁看春晚,已经成为很多人过年的主要内容之一。

  与春晚的巨大关注度相比,来自各界的批评声音同样引人瞩目。学者蔡子君认为,春晚冲淡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春节习俗和传统年文化。还带走了节目创新的动力和勇气。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多次撰文,批评春晚的“赵本山现象”。在他看来,赵本山及其弟子小沈阳等人所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二人转”,而是低俗的灰色“二人秀”。他表示,今年绝对不看央视春晚,“央视春晚的演员严重老化,早该换了。”

  不管外界如何评论,“春晚”仍然是春节期间中国最受关注的文化大事。而由其衍生出的“山寨春晚”等,也备受瞩目。近年来,各个公司、单位自身的联欢会,也被冠以“XX春晚”的名义,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炙手可热,其中不乏相当雷人的桥段,来自民间的创意,将“山寨”的娱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短信拜年:便利同时也有烦恼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祝福是过年的惯例。而今,在传统的登门拜年方式之外,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短信拜年、视频拜年、电邮拜年等新方式。

  据报道,去年春节假期,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180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约30条。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选择发短信拜年。短信拜年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项目,与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并列为春节三件大事。

  但科技发达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意外的烦恼。

  许多人也都会面临这样的尴尬:收到别人的短信,不回,是怠慢;认认真真地一条一条回,太烦太累;敷衍一下,又了无生趣;原创短信,诚意足够但文采不足;上网查或转发别人的精彩短信,轻松但是多有重复。小小短信,带来不少烦恼。

  有人表示,“每年都收到很多祝福短信,文字都挺好,但大家互相发的都差不多,到后来都不愿意仔细看了,只记得这个人给我发过祝福就行了,再到后来,太多了都记不得谁发谁没发了,自己发了多少也搞不清了。”

  还有人预计,今年短信拜年将有所回落,因为又有3G手机视频拜年、播客拜年、微博拜年等新兴手段冒了出来。包含美好祝福的新生拜年方式,能否长久留存在春节年俗的行列中,尚需时间检验。

  庙会经济:不能丢了“文化”

  虎年将至,各种各样的庙会也相继出炉。

  据《中国艺术报》报道,近年来,曾在历史上消失过一段时期的庙会,成为吸引人在春节期间走出家门的一大看点。1985年由北京市东城区率先举办了第一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开创了全国大规模举办春节庙会的先河。据专家介绍,如今在北京过春节,除了有地坛、白云观、厂甸、龙潭湖等传统庙会外,在颐和园、天坛、大观园还有大大小小庙会数十家。除了传统庙会,现在还有室内庙会与洋庙会等。和过去相比,现在庙会的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安全性也有基本的保障,文艺活动也有所丰富。

  苏州轧神仙庙会历经800余年仍保持着传统样式和道教在民间的基本形态,每年有近百万人参加,几乎每个苏州人都要在庙会期间来挤一挤、轧一轧,祭祀祈福,买到的花和糕都被称为神仙花和神仙糕,表达了广大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专家认为,庙会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当前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庙会发展提供了两大动力。但在考虑成本的同时,政府和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公益,不能抓了“经济”丢了“文化”。

  民俗专家胡小伟认为,“在古代,违反行业道德的商人会被罚演关公戏,为的是在商界弘扬关公的信与义,而我们今天有些庙会太强调"商业"了,吸金再多,却没有保存和传达更多的文化价值。”

  “年夜饭”预定火爆“年午饭”行情见长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除夕这一天的全家聚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古代,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可见其重要性。按照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生活在都市居民选择在饭店全家聚餐。提前在饭店预订年夜饭,年节期间一家老少去饭店团聚,花上几百甚至几千元,已经并不稀罕。现在城市大中饭店、商场、超市过年不关张,正是适应了人们这种生活理念和风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城市商业经济的黄金时段。

  据媒体报道,不少餐厅的“年夜饭”在春节前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就已经被预定满了。“年夜饭”的火爆同时还带火了“年午饭”的行情。

  春节假期带火旅游过年“离家出走”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亲戚朋友间互相拜年祝福也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但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过春节串门拜年更像是一种累赘,他们把“离家出走”作为了自己过年的方式。大年初一起也不再陪父母串门,而是选择了和同事朋友们一起出去烧烤、唱歌等。

  春节七天假期对于埋头于工作的上班族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放松机会。近年来,不少人选择外出旅游来度过春节。

  据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约1/3以上的中国城镇居民春节有旅游出行意愿。在出国游方面,中国居民热情不减,今年出国游的热点地区是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预计,今年春节长假全国将接待游客1.2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都近2成左右。

  清新之风:锻炼身体健康过年

  据报道,传统的过年习俗正在悄然改变,7天中人们不再单纯忙于安排吃喝、走亲访友,健身、K歌等流行元素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一些新的年俗引领着新的时尚,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许多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喜欢运动健身这种健康的过年方式。“平常工作忙,总是没时间,趁着假期运动一下很惬意。”新的年俗引领着新的时尚,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国年”走向世界

  民间文化专家陈旭霞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春节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喜爱的节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至今保留着许多中国春节的风俗。在美国,中国春节被定为“合法节日”,每年春节,洛杉矶唐人街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舞狮舞龙表演,吸引着大批美国人观看,有的美国人还加入到舞狮舞龙的队列中,体验节日的乐趣。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发行中国生肖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一些国家首脑和官员在春节期间向中国人民和华人拜年、致新年贺词。联合国秘书处还举办中国春节文艺晚会。在巴西,有些人学中国人贴“福”字,以求新年好运。

  正如英国前任首相布莱尔所说:“春节已经远远超出了华人社团,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庆祝的节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