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西部大开发10周年 > 09西部大开发评论

“大西安”隆起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02月15日22:09

  《瞭望》文章:“大西安”隆起

  广大西部地区和西安目前一样,大城市没有做大,中等城市没有做好,小城镇没做起来,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勇梁娟

  西部大开发走过十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城乡统筹发展之际,位于西北区域中心的西安市,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筹划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

  “大西安”建设加速

  在2月初西安市“两会”上,“大西安”建设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也是省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三线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为西部地区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西安成为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西安还没真正强大到足够带动和辐射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和推动辖区城镇城市化、村镇城镇化的进程。

  虽然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化大都市的条件,但西安正在筹划成为国内最有影响、最具开放度的内陆港口和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早在2005年,时任西安市委书记的袁纯清,首次对西安的发展明确提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四化”发展理念。2006年,陕西省提出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加速了西安大都市的进程。

  市长陈宝根说,2009年6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见》,提出把关中建设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把西安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高地。

  西安市发改委主任王学东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经济总量扩张期。西部大开发伊始,西安GDP仅577.29亿元,2009年到了2719.10亿元,10年时间内GDP翻了两番。

  同时西安正处于资源兑现期,历史、文化、旅游等世界能量级和科技、教育、制造等国家能量级的资源正处在资源兑现期。西安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产业体系。

  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殿钟介绍,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是在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到2020年“大西安”的总面积将增加到903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1280平方公里,西安的总人口将达到1280万人。

  5年25亿投向小城镇

  西安市在拉开帷幕建设“大西安”的同时,于2010年1月出台了《西安市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和《西安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施方案》。

  王学东介绍,到2013年,西安市小城镇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5%以上。街办、建制镇、村庄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在重点小城镇推广建设生物污水处理等简单、低耗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同时,不断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小城镇为基础,带动新农村建设,中心市区、县城、重点镇相互衔接、功能协调、服务基本完善的县域城镇化建设体系。

  西安市将根据每个小城镇的不同特点,分类确定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对具有工业产业优势的,打造工业综合型小城镇;对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居住型小城镇;对商贸流通较为发达的,围绕物流商贸做好配套建设,打造商贸型小城镇;对以农业为主的,抓好特色农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打造农工商特色小城镇。

  此外,在农村逐步开展农民房产权办证工作,首先在优先建设发展镇推行。鼓励长期在城镇经商务工的农民利用宅基地在城镇换房,鼓励农村分散居住的自然村组农民以其拥有的宅基地换房,直接进入小城镇定居。

  《西安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施方案》规划,2009年开始在5年内,西安市将设法融资25亿元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市级60个重点镇以及优先发展镇和区县46个发展镇的基础设施项目分别进行整体包装,项目主要包括新建改造道路、人行道、给排水、路灯、绿化、街区环境改造整治、出入口整治、污水处理、名镇保护等。在多渠道筹集资本金后,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合作筹措更多资金投向小城镇建设。

  规避无序发展浪费资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城市的政治、经济、交通、人才等有利因素,导致产业向大城市尤其是省会等特大城市聚集,产业带动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使特大城市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大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大部分地区仍然是村子还是那小村,城镇还是农村小镇。下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必然要解决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在城镇化发展中提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应该优先向大中城市聚集。另一种认为,应该走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发展模式。身为城市经济学专家的王学东说,这两种学派都太理想化。各地在推进城市化中应该根据所处区域有区别地选择走适合自己特色的模式,突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地效仿。

  王学东说,广大西部地区和西安一样,目前的现状是大城市没有做大,中等城市没有做好,小城镇没做起来,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

  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看,大部分小城镇已基本具备现代城市功能。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地方小城镇发展由于没有整体战略规划,产业没有规划好,城镇功能不配套,付出了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的巨大代价,产生了工业废墟。部分地区后来经历了重新规划,拆旧建新。

  “西部地区城镇化应该规避这种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城市化进程,做好城镇化整体战略规划。”王学东说这种规划不是物理规划,而是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整体规划。

  要规划好城镇的产业。城市化进程中要培育好产业,城镇没有产业,就没有办法留住当地人就地就业和创业,人们仍然向产业聚集的大城市流动,城镇化就成为空中楼阁。小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吸引农村人口,同样重要地是规划好产业,在一个区域内要做好小城市、小城镇整体规划,使它们在一个区域内在产业和城镇服务功能等方面各有特色,又能互相补充。

  在上世纪日本城市化进程中,曾出现了一个村庄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现象,大量基础设施完备的村庄,因为年轻人向往都市生活而逐渐衰落并最终灭亡,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被闲置浪费。在我国西部农村,也已经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的现象,随着孩子逐步进城读书,老人逐渐离世,农村人口将锐减,目前农村已出现了大量的宅基地闲置现象。因此,政府应该统筹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不要造成资源浪费。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小城镇水、电、路、给排水、环境卫生、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善小城市、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只有舒适宜居,农民经过土地流转就会自然而然选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定居,而不是像现在都选择流向大城市。

  还要取消当前“城乡二元化”、“城市二元化”政策,对进城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均等的公民等遇。只有无论生活在农村、小城镇还是大中小城市,都能得到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的社会保障,只有不断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城市人到农村创业、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口流动才能活起来,才能刺激经济和城乡同步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