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7月11日上午,江丙坤夫妇在山塘参观。 |
在台湾担任公职50 余载,从一个南投县政府小科员,一路做到台湾“经济部长”、“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副主席,到如今的海基会董事长。连民进党人士也称赞他为“最负责任的公务员”,连战更盛赞其为真正的“台湾之子”。自2008 年赴任海基会董事长这个“没有薪水、没有健保”的职务后,重新开启中断9 年之久的海基会与海协会的协商。江丙坤告诉记者,退休后,他会把时间留给高尔夫、旅行和文学。他钟情中国诗词,“那些都很美,只是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去学。”
文/刘牧洋 摄影/杨少帆
“请到民生东路3段156号。”
“是去海基会吗?”计程车司机回过头来问道。
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海基会”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词。1月22日,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湾民生东路的办公室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此时,距离第四次“陈江会”过去整整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有关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话题在台湾被炒得沸沸扬扬。打开电视,新闻里是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口水战;打开报纸,充斥的也是各路人马的多方说法。江丙坤也一刻不得闲,他需要不停地出面解释,打消人们心中的各种各样的疑虑,来保证ECFA能在第五次“陈江会”时顺利签署。
“这纯粹是个经济的议题,纯粹是为台湾找出路的议题,却变成了在野党(民进党)操作的工具,这就是政治。”江丙坤平静地对《外滩画报》记者说道。
这个78岁的长者,看透了台湾的政治生态,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台湾经济的坚持。江丙坤在台湾担任公职五十余载,从一个南投县政府小科员,一路做到台湾经济部长、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副主席,到如今的海基会董事长。去年5月,这个连民进党官员也称赞为“最负责任的公务员”,一度悲愤请辞海基会董事长,但最后,还是选择继续坚守这个“没有薪水、没有健保”的岗位。身为本省人,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公职上,连战曾盛赞其为真正的“台湾之子”。
尽管已近耄耋之年,江丙坤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他身形高大硬朗,思路清晰,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里,话语间有很强的逻辑性。
“我们讲话可以随便说的,不用稿子。”他记得,刚去大陆时看到官员都用讲稿才发言,还有点惊讶。
当摄影师在他面前架起灯时,他笑了起来,“还要拍照啊?我拍出来的照都不好看!”尽管这几年来,他频繁地曝光在镁光灯下,他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的每一次合影,都会见证大陆和台湾一个历史时刻。
但单独坐在镜头前的江丙坤,却不太习惯,像是家里春节时才被要求拍张留影照的某个长辈,变换着动作和表情,带着几分拘束,又有几分新鲜。我们鼓励他自己发挥,他很高兴,“原来我以前拍照都不是做自己啊。”
在海基会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了两岸各大航空公司送给他的飞机模型。这几年,江丙坤就搭乘这些飞机往返于两岸之间。“总有一天,我会恢复自由之身,做我喜欢的事情。”谈起退休后“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江丙坤一脸向往。
“他是海基会董事长最合适的人选”
2008年4月14日,马英九宣布江丙坤出任海基会董事长;
6月,第一次“陈江会”在北京举行,中断9年的两会协商谈判重新开启;
11月,第二次“陈江会”在台北签署了四项协议,开放了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基本实现两岸全面“三通”;
2009年4月,第三次“陈江会”在南京举行,就共同打击犯罪、金融合作、定期航班、双向投资四项议题达成共识;
12月,第四次“陈江会”在台中讨论了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两岸避免双重征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四项议题;
而接下来将在今年举行的第五次“陈江会”,将完成ECFA的协商。
提起这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江丙坤很高兴。他的前任是辜振甫——台湾著名的“红顶商人”。1993年,辜曾和汪道涵召开了著名的“汪辜会谈”,开启了两岸高层的第一次对谈。2005年,在辜振甫去世前,曾遗憾“两岸关系没能获得实质进展”。而这一切,都在江丙坤手里实现了。
正如陈云林曾感慨的那样,“我们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做了过去10年、20年、30年,以至一甲子我们期待做的事情……”
“辜先生和我不一样,在他的那个时期有很多政治的敏感议题,他本人之前又是台湾非常知名的企业家,所以他做的事和我有所不同。”江丙坤说,他肩负的使命,是开启一个新的两岸关系时代。
“我们都认为他是海基会董事长最合适的人选,他在经济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对两岸经济的合作非常了解,我们台商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上海台商协会的会长李茂盛说。
大家都没有看错。在2008年之前,台湾各界曾纷纷猜测谁会成为辜振甫的接班人,人选中除了江丙坤,还有连战、宋楚瑜和陈常温等人,都是当时声名赫赫的大佬。最终,当江丙坤的任命下来,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没有人提出异议,现任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评价江丙坤是“适才适所”。
当时提到在台湾经济领域的人才,首屈一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萧万长,一个就是江丙坤。两者曾是长期合作的伙伴,上世纪90年代,他们是台湾经贸的两大掌门人,几乎所有萧万长担任的职位,下一位继任者就是江丙坤,“萧规江随”,成为台湾政坛一则佳话。
“我一直做他的副手,帮他主持一些事情,同时也在一边学习。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我累积最多,所以到后来接替他的工作时,就可以很自然地处理很多事情。” 江丙坤回忆道。
2000年,台湾知名商人温世仁来大陆演讲,江丙坤作陪而行。那是他第一次前往大陆,所到的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北京、上海、苏州。而他的第二次前往,是五年之后为连战的“和平之旅”破冰。之后,他多次以国民党副主席的身份到访大陆,等到2008年出任海基会董事长一职时,他已经和大陆台商取得了紧密的联系,并对大陆的各行各业了如指掌。这些台商,后来都变成国民党坚定的支持者。
上任董事长的一年多时间里,江丙坤已经往返两岸30多趟。大陆几乎所有的台商,都和他打过照面。李茂盛已经把公司移到上海15年,这些年,作为上海台商协会会的会长,他经常有机会和江丙坤接触,“他是个很直率的人,不拐弯抹角,如果能解决的问题,他会尽量当场解决掉,如果实在有困难,他会说,‘哎呀,这个可能有问题。’然后告诉台商问题出在哪,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回去之后,他会再和海基会的顾问和专家研究。”
“台湾的未来在大陆”
“辜老当然德高望重,但他以前和汪道涵开会时,两岸还只是一些表面的接触,牵涉到实质的东西少之又少,讨论的重点多半是在对文法等小细节上。而现在两岸的关系飞速发展,经济的交往日益密切,就需要一个对经济了解很深的专家来坐这个位子。”李茂盛说。
在两会会谈时,双方的地位一直是个敏感问题。“过去要求对等,觉得全世界都在看。”在这点上,江丙坤很谨慎,在迎接陈云林会长来台湾时,他要求“所有每一个场合都有剧本,每一个剧本都要练一次,每一个动作都要很顺利。我们看到大陆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完善,希望不要出差错。” 甚至在座位上,也会计较一番,“我和陈会长都会推让一下,你去坐右边。”
但随着四次“陈江会”的成功举办,表面化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务实,越来越重视实质的内容,而不是只看形式。”
在去掉严肃的政治外衣后,江丙坤展现了他的幽默感。在台湾,“陈江会”被叫做“江陈会”,他曾和记者打趣道,他家里每天都在开“陈江会”,因为他的太太、女婿和媳妇都姓陈。
于是他向海协会长陈云林建议道,“我年龄比你大,所以应该是‘江陈会’,而且家里已经是‘陈氏天下’,你就让我有坐天下的机会吧﹗”
江丙坤说,他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眼前的ECFA,“ECFA很重要,我希望把这些完成。”ECFA最核心的内容,是让两岸形成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关系。
“我一直在强调,台湾要避免边缘化,一定要和大陆走在一起。”说这话的时候,江丙坤斩钉截铁,没有丝毫游移。
江丙坤对大陆的了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1994年,江丙坤就看好大陆市场,率先提出台湾要做境外转运中心,承接大陆出口货物,要做货物转运枢纽,主张开放三通,放开管制,抢滩大陆,可惜因为当时敏感的政治局势,他的提议没被接受。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当时已看出“台湾的未来在大陆”时,他慢条斯理地用他最擅长的经济原理分析起来,“这个很简单,台湾是海岛经济,仰赖出口,有了出口才有生产。台湾过去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但慢慢地大陆也变成最重要的市场。WTO规范允许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整个欧盟自由贸易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东协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还有东协和大陆、韩国、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对我们这种专门负责经济发展、贸易推广的人来看,是个很大的挑战。”
很多人担心,在经济上和大陆绑得如此之紧,台湾会失去主动。“任何一个经济模式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有利的,尤其是贸易这块。我们过去两会讨论直航,双方都受惠,没有我赢你输的问题,也没有利大于弊的问题,因为都是共同的利益,但是ECFA就牵涉到市场的开放,也是贸易自由化,对出口导向的产业当然有利,对进口内需的产业当然会有冲击。假如没有这个协议,大家都是受害者,利大于弊,而对于,也有办法来降低带来的冲击。”
相较之下,江丙坤很是感慨大陆的经济环境,“每一个人坐下来就和你谈经济,每一个人都在招商,无论是政协人大,不管担任任何职务。大陆的进步太快,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陆政府的效率高,决策很快,执行力很高,本身也敢大胆启用人才,对招商很努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