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教育界人士为《教育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3月10日09:13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江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近日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首都教育界人士纷纷就学前教育、研究生培养、教育改革等问题为《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庞丽娟长期关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她提出,为从根本上保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稳定性与力度,应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推进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保障机制的制度化建设。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督学,庞丽娟每年都深入基层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开展调研。针对目前县级财政普遍较为薄弱,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她建议:应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单项列支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央、省、市、县等各级财政应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进一步明确东部和发达地区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应提高投入重心,建立中央和省级政府对贫困、民族地区等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支持与转移支付制度。同时,政府应积极研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的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并抓紧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困难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
对于《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农村教育、学校办学自主权等多个问题,清华大学唐凯和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袁桂林等教师认为,农村教育方面,应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但对于寄宿制学校的推广也应该视具体情况而言,不能一刀切;应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大对教育家办学的扶持力度。
《规划纲要》同样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关注。北京大学08级硕士生赵琬微说,《规划纲要》中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部分引起自己的共鸣。她认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仅是“僧多粥少”的供需关系所迫,还同教育与社会脱节导致的“学非所用”有关。《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这样,学生可以一边学理论,一边在相应的行业实践,更早地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科研型和应用型的分流。
对于《规划纲要》涉及的高校管理改革,赵琬微表示赞成。“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使高校缺少活力、僵化,不仅影响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更妨碍了大学发挥其"独立之精神"的功能。”她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令人期待。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