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的圈子运动
■文/张华强
《人民日报》和人民论坛在一次联合调查中发现,不少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与“小圈子”、“小兄弟”、“小爱好”这三个“小”息息相关,而且“三小”现象相当普遍。其实,这种调查结果算不得什么新发现,“三小”说的都是圈子。
“小圈子”是官场积俗,与我等百姓似乎无直接关系。但当我们看到,它已经成为体制改革的潜规则时,大家都难以置身事外。
在既定的利益格局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冲破利益羁绊,原本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吧?可是大大小小的圈子运动却能够将其变成小菜一碟。用我故乡的一句俗话点破,那就是“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人多好干活”,就是需要将事情推给大圈子;“人少好吃馍”呢,就是利益分配时就需要搞小圈子了。在两者之间趋利避害,效率、效益自然就有了。一些行业和地方的体制改革屡屡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种圈子运动,于是他们的体制改革便成了圈子运动的代名词。
就拿前不久的例子来说吧,教育部宣布将“清退”44.8万代课教师,表现出相当的“刚性”。其正当性勿庸质疑。那么,这44.8万代课教师的阵容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因为出于当初“人多好干活”的需要。教育要发展,正式教师不够用,或者穷乡僻壤人家正式教师不愿意去,姑且由代课老师充任。既然诸多代课老师能够胜任,且担负的就是教师职责,为什么非要打上代课的身份印记?就是因为“人少好吃馍”。这一回,是有政策要求给教师增加工资,落实“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精神,犯了“人少好吃馍”的大忌,于是需要将代课老师划出圈子之外。
年初河南省南阳市九中全体教师向南阳市政府请了一次愿,便是因为陷入了圈子的漩涡。一方面,教师们要想迈入“公务员工资”的圈子不容易,当地政府拒不执行国务院关于“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队伍里,也是圈子里还有圈子——和市直学校教师相比,同等条件下,区属学校教师工资相差约700元。
代课老师的待遇本来更低,但是考虑到潜在的影响,有关方面还是选择将他们“清退”出教师圈子。
这种现象绝非个别,据国资委一位负责人介绍,某央企经过减员增效的改制,只剩下了200名正式职工,却吸纳了1800个农民工。这一组数字是作为政绩披露的。可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农民工是进不了正式职工圈子的,两者的工资待遇可是有天壤之别。一方面是央企高管的天价年薪,另一方面是农民工的微薄报酬。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以及由此产生的两极分化的利益冲突。
所谓“人多好干活”,就是将大众推向劳动力市场,在给农民生产自由的同时,解除集体对于农民个人的责任,城市在打破“铁饭碗”的同时,取消单位对于职工的福利负担,从而为“人少好吃馍”留下了伏笔。在“人少好吃馍”的圈子利益得到保证之后,要想扩大既定“吃馍”的圈子,当然不是一件易事。
应当承认,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圈子无论扩大还是缩小,还有一定的合理性,“分灶吃饭”值得探索。当贫富差距扩大的利益格局形成,人们的收入日益与圈子息息相关后,圈子事实上成为各自所在的“封地”,如同历史上存在的“官无封建吏有封建”一样。为了体现社会公平,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圈子而言,应当多关心圈子之外的弱势群体才对。尤其当扩大内需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时,将现有的圈子分出个三六九等之余,还要试图将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圈子缩得越小越好,显然与时代要求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