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反恐策略分化 国务院国防部“内讧”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9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对恐怖主义嫌犯的羁押措施一直是外界争论的话题,关塔那摩监狱的各种消息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如今,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恐怖主义嫌犯的处理以及总统在这一问题上的权力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和争议。
文章指出,奥巴马政府内的法律界高层在反恐问题上的权力限制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突出表现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法律专家之间,此外,在司法部和国家安全机构中也同样存在。争论集中在如何定义那些可能不经审判即可关押的恐怖主义嫌疑人,这一争论的结果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产生重要影响,范围涉及到关押恐怖嫌犯数量,以及无人机定点清除等。
“9·11”袭击事件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实际上拥有了不受限制的权力,可以将任何被其认为具有恐怖威胁的人投入监狱,以至美司法部曾表示,总统有权力关押所有敌对人员,哪怕只是一个在不知情情况下捐助基地的“瑞士老妇人”。奥巴马和他的团队认为这一做法过了头,他们认为在战争的同时可以依照法律原则对总统权力加以限制。
2009年3月,奥巴马法律团队在关押恐怖嫌犯的问题上采取了新的立场,包括日内瓦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得到了更大的尊重。白宫法律顾问克雷格认为这是与布什时代划清界限的重要时机。而在白宫一次会议上,奥巴马声称不希望在羁押问题上使用无限制的权力。
2009年3月,司法部的立场较布什时代温和了许多,表示可不经审判羁押的人员仅限基地或其分支成员,或其“实质”上的支持者。然而,当双方关起门来讨论时,争议在去年夏天再次爆发,起因是阿尔及利亚男子本萨亚在波斯尼亚被捕后未经审判就关进了关塔那摩,他被指控帮助运送人员前往阿富汗参加基地组织。普遍认为,武装冲突法允许美国将基地成员作为战争罪犯羁押。但有批评认为,这一政策可能会被滥用。
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法律人士们决定在技术上回避这一难题。他们改变了策略,要求法院认可本萨亚等人的确在恐怖主义组织中发挥作用,这样一来自然就有了羁押的理由。虽然法院尚未就案件做出裁决,但不管有关各方在这一问题上如何费时费力的争论。
正如布什时代国务院律师约翰-贝尔林格所说,“言论上的变化在国际上有些作用,但法律上的变化基本上是装点门面的,至今在结果上没有什么改变。”
哈罗德最近表示,政府将采取一些变化,包括要求严格遵守反酷刑规定等。他表示,美国现在可以在遵循国内和国际法律的前提下推行其国家安全政策,采取“共同和普遍的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他还就美国使用无人机发动空袭打击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这一问题的法理依据也饱受一些学者批评。费尔德曼表示,有关羁押的辩论也会给定点清除政策带来严重后果,因为“如果我们与你作战,那么我们可以拘押你,但我们也可以试着杀了你”。看起来这场争论还将持续下去。(特约记者李雪)
-->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