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由输血式转向内生型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08日10:31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西部如何开启新十年?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强调,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观察家认为,突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是西部新十年政策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标志着中央寄望西部在新十年走上由输血式转向内生型发展道路。

  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抓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明确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任务,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满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期待,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财政部门运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改善西部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重点加大对西部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书写新的篇章,百姓生活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二要坚持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五家乡农民在蔬菜大棚里管理西红柿(2010年1月5日摄)。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大产业调整力度,通过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建设,提高设施农业的比例。进入冬季以来,临夏州的4万亩温棚蔬菜长势良好,设施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贫困的“三西”地区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优势资源不断得以开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从中受益,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受益于国家支农政策和一系列“增收工程”,陕西农民收入增长逐步进入“快车道”,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2009年首次缩小。三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

  图为2006年6月17日,西藏当雄县藏族群众在观看火车驶过。新华社发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9年到2009年,随着一批批涵盖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站等重要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成为带动西部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使西部资源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中东部地区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青藏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铁路、公路、民航线路像一条条巨龙,将西部地区与中东部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四要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区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所有新上项目都要严把生态环境关。
  西部大开发10年来,滇池边的湿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这是海菜花在水中摇曳(摄于2009年)。新华社发

  黄土风沙不再是西部的代名词,昔日的荒岭如今重披绿装。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到退田还湖……西部大开发的十年进程中,我国用一个“退”字,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绘制出一幅青山秀水的新画卷。

  中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间,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力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43%以上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生态建设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投资重点。五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能源工业,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甘肃酒泉风电基地自2009年8月8日一期工程开工以来,风电基地各项建设进展顺利,预计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00万千瓦。新华社发(朱师良摄)

  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从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域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储藏着大量煤炭、油气、稀土、钾盐等矿产资源,是我国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西部一些资源富集地区曾经把“有水快流”挖掘资源视作发展法宝。在付出惨痛代价后,西部开始反思,寻求“眼前账”和“长远账”的新平衡,求解科学发展新等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城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地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产业,亮出了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新名片”。

  六要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在西部大开发之初,我国提出“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战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10年来,地处西部地区的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三大经济板块已逐步成型,有望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了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两个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加快发展的重点经济区,正在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金融危机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外部市场的萎缩而陷入困境,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正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吸引企业投资,开拓内需市场,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逆势隆起“战略高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其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高出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7.2个百分点。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相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属于“后起之秀”。自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破浪前行,在区域经济的大潮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陕西、甘肃两省迅速行动起来,在原来的老工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地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整体快速发展,但还有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它们与东部甚至西部整体的差距没有缩小。专家认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应从过去的整体推进转变为对特殊区域的重点扶持,核心是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让这些地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取得了大发展,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而到了全国基本实现小康之时,则要拿出更大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就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十年光辉历程,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庆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奇帆在新起点上谋划西部直辖市科学发展新蓝图。

  向西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得新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过10多年发展,新疆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 (来源:新华网综合)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