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进入第6天,离地震发生140多小时,疫情爆发的风险逐渐增大。青海省卫生官员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除继续救治地震伤员外,灾区医疗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卫生防疫。
受灾群众安置点人口密集,人疫防范难度大,在赛马场安置点一万多人于此衣食住。除此,近几年当地的动物间鼠疫疫情处于活跃期———每年4月,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将陆续结束冬眠出蛰,鼠疫会在动物间传播,人如果被携带疫菌跳蚤叮咬,很可能感染鼠疫。
“灾区防疫工作任务紧迫,需要加强。”昨日,在玉树州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呼吸科博士樊豪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每天最少两次消毒
昨日下午,该中心主任李光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高原气候多风,赛马场里经常尘沙飞扬,巨大沙团可达10米高,防疫难度很大。“每次喷洒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药水浓度也很高,但效果并不好。”
李光清说,9名防疫队员,每天使用两种药水对赛马场,进行少则两次多则四次的喷洒,区域既包括帐篷,也包括场内的裸露地表。“但不到10分钟,消毒药水就被吹散。”为了避免发生流感、痢疾、鼠疫等传染病的聚集爆发,四川省甘孜县卫生局原本也承担赛马场的消毒工作,但两台喷雾器均已损坏。
加紧防范动物疫情
昨日下午,记者走在玉树县街头,恰好碰到玉树县动物防疫检定所的工作人员嘎松正在喷洒消毒水。他告诉记者,每天要对几万平方米的灾区进行消毒。昨日上午,防疫队已发现了十多只死亡的动物,他们将把这些动物尸体运到垃圾场,集中焚烧处理。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副队长、呼吸科博士樊豪军告诉记者,他们对灾区的防疫工作格外重视,在日常的救治中非常注意灾民是否会出现发热情况。另外,通过发放传单等多种方式加强防疫宣传。“目前,灾区还没有发现疫情和传染病。”
“受灾群众数量正在减少,但是救援人员、记者的数量在增加,主要还是集中在高原反应。”樊豪军说,地震过去6天,医疗点救治工作逐步扩大到四个方面:第一,常规工作保持不变,继续接治受伤群众;第二,为附近医疗点和医院提供药品和人员帮助;第三,进一步开展巡诊工作;第四,加强防疫力度。
力争大灾后无大疫
另据卫生部信息,为了防控鼠疫和其他传染病发生流行,卫生部门制定出《玉树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并于4月14日派出首批7人卫生防疫队赴灾区,至16日已向灾区派遣16人的卫生防疫队员和10名鼠防专家,破伤风疫苗1.5万人份以及水质检测设备等,指导和开展鼠疫防治和灾区消杀灭、疫苗接种、饮用水水质和传染病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工作。
青海省卫生厅官员表示,近期将进一步充实卫生防疫力量,科学处置遇难人员遗体和动物尸体,并积极协调卫生部派遣卫生防疫专家组,赴灾区指导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力争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赵洪杰杨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