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任期仅次于法国人顾拜旦、五次主持夏季奥运会开幕。萨马兰奇在任期间,访问了国际奥委会所有会员组织,乘坐航班2700多次,行程达4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14圈。他说:“最重要的是国际奥委会一天天在不断进步,不断地去改变一些事情,成为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魏纪中:有一种难言的遗憾和哀伤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因病去世的消息,通过网络迅速传遍全球。晶报第一时间联系了远在多米尼加公干的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老先生,作为“萨翁在中国的最好朋友”,魏老所言的字字句句,无不透露出遗憾和哀伤。
“他是当代体育之父”
如果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会有各自情绪,那么在“萨马兰奇”这个字眼中,魏老所能传达的,是无尽的遗憾和难言的哀思。
晶报:相信您也知道了萨马兰奇去世的消息?
魏老:是的。这两天,由于国际排联的事情,我在多米尼加公干。但我一直关注着萨马兰奇的病情进展,也和他身边的人保持联系。现在我所能表达的,只有遗憾,还有哀伤。
晶报:您和萨马兰奇有着多年的交情,如何评价他?
魏老:一个事业杰出的领导人,为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贡献。正是1980年,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奥运会才渐渐被打造成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政治冲突、意识形态冲突、经济利益冲突的平等大舞台。奥运会现在成为一个经典品牌,国际奥委会成为世界体育公认的核心组织——没有萨马兰奇,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
晶报:您的意思说,他堪称现代的顾拜旦?
魏老:顾拜旦恢复了现代奥运会,但萨马兰奇的贡献要超出体育范畴,他改变的不仅仅是体育,不仅仅是奥运会,在我看来,他是“当代体育之父”。
“他深谙儒家之道”
炙热耀眼的声名,以及那些激情澎湃所成就的刹那芳华,从此刻起,只能成为旧照片中难以抹去的记忆。而对于中国现代体育来说,萨马兰奇的故事不能忘,他留下的情缘永在我心。
晶报:萨马兰奇和中国体育的情缘之深,众所周知。您如何看待?
魏老:萨马兰奇对中国体育有两大贡献: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的合法席位,以及北京奥运会举行。但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其实他的智慧、策略,也使得中国体育受益匪浅。
晶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魏老: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时候,我曾在他手下“打过杂”。他从来不会明确表示要支持谁,支持哪个国家,但他总能用思想引导的方式去影响你的选择。这一点,他具备我们中国传统的智慧,深谙儒家之道。
晶报:你的意思是,一个欧洲人的儒家之道?
魏老:是的。1993年,中国申奥那一年,萨马兰奇在公开场合说:“奥运会如果从来没有被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举办,世界性又体现在哪里”;等到后来北京拿到了奥运会举办权,他又提出:“奥运会不该仅是体育盛会,它更应该作为一种遗产存在”……
听出来了吧,他这种的思维方式无限接近我们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偏不歪,走中间路线。而他这种思维,后面反过来又被中国体育借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也得益于此。
“我一生都在向他请教”
岁月和人总会老去,往事最终被刻进皱纹。和萨马兰奇共处的岁月,如旋律般轻柔,让魏老时不时沉湎其中;但同时,这段从时光中积淀下来的友谊,又如一道极其浓厚的笔墨,力透纸背。
晶报:回顾下您和萨马兰奇的交情,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魏老:我第一次见他,看到他的眼睛,就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果不其然,这种大智慧在于他既坚持了奥林匹克的大原则,又让现代体育适应了时代的潮流。比如在他上任之后,允许了职业选手参加奥运会,使得竞技水平大幅提高;又比如他向经济界开放,有条件地吸纳赞助商等等。
晶报:私底下,您和萨马兰奇接触多不多,见面时又会做什么?
魏老:几乎每一次见面,我都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他也总是很耐心地回答我,为我提供很多好的方法。在我看来,我一直都是他的学生,永远都是。
晶报:那么,您有没有计划去西班牙吊唁?
魏老:是这样的,这个周六我才能把这边多米尼加的工作结束。到时,我会立即飞往欧洲,有机会一定会去巴塞罗那。
晶报首席记者 朱健
晶报记者与萨翁的三面之缘
最近这四年里,晶报记者与萨马兰奇先生有过三面之缘,分别见识到了萨翁可爱、热情与随和的三种不同风格。
●时间:2006年12月14日 ●地点:卡塔尔多哈亚运会 ●可爱:吃着坚果观看比赛
2006年12月14日,多哈亚运会网球决赛在卡塔尔哈里发网球场上演。郑洁/晏紫配对进入女双决赛,对手是中华台北的詹咏然/庄佳容。
晶报记者提前1个小时来到哈里发网球场。距离开赛还有20分钟,一群身穿白色长袍的贵宾突然簇拥着一位老者走上贵宾席。记者定睛一看,这位老者居然是萨马兰奇先生。时年85岁的萨马兰奇当时穿着深蓝色西装上衣、黑色西裤,打着蓝色领带,看上去气色不错。
网球是萨马兰奇很喜欢的项目,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双决赛,萨翁也曾到场观看了孙甜甜/李婷夺冠的比赛。这次来到哈里发网球场,萨翁一边观看比赛,一边从身边的一个金色托盘中抓起坚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郑洁/晏紫在第一盘轻松胜出。第二盘,郑洁与晏紫被对手连下三局,萨翁马上停下品尝坚果,身体前倾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进入抢七,萨翁将双手抱在胸前,面带微笑观看了双方的最后决战。
赛后,亚组委官员走上前去,邀请萨翁为选手颁奖。萨翁轻松地自己站起身来,摘掉茶色眼镜,迈着缓慢的步伐走进场地,把奖牌挂在冠亚军选手的脖子上。颁奖之后,记者挤到场地边上对萨翁进行采访,萨翁微笑着说了句:“比赛很精彩,两队选手的发挥都不错。”
留在场内的郑洁和晏紫停留在亢奋状态,因为她们居然能由萨翁颁奖。郑洁说:“比赛时因为精力都在场上,所以没看到萨马兰奇先生来了。我在雅典的时候就见过他,只不过当时没机会说话。他给我们颁奖,我觉得这是奥运会冠军的待遇。
●时间:2008年8月1日 ●地点:北京奥运村 ●热情:与邓亚萍看奥运村
2008年8月1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剩7天,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陪同下前来视察奥运村。11点30分,一辆奥运大巴驶达奥运村大门,车上坐了20多人。罗格率先走下车来,萨马兰奇紧随其后。前来欢迎他们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北京奥运村村长陈至立。尽管当时北京天气较热,萨翁还是遵循礼节穿着蓝色衬衫和黑色西服,只是没有打领带。
罗格和萨马兰奇一前一后走进奥运村。进村后,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邓亚萍早已恭候多时,萨马兰奇欢笑着热情拥抱邓亚萍,还亲昵地拍了拍她的脸颊。在随后的大多数时间里,萨马兰奇都和邓亚萍在一起聊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萨马兰奇与邓亚萍有着十多年的深厚友谊,大家都没有上前打扰。巡视过程中,邓亚萍详细向萨马兰奇介绍奥运村的各种情况,萨马兰奇边听边频频点头。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罗格和萨马兰奇直接赶到国际区的汉语屋和工艺屋,这里是外国运动员学习汉语的地方。在那里,一位志愿者鼓足勇气邀请萨翁在北京奥运会明信片上签名,萨翁微笑着俯下身去,在垫着红色绒布的长椅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逗留短短几分钟后,罗格和萨马兰奇一行来到奥运村的村长办公室。应陈至立同志的邀请,萨马兰奇在签名墙上留下签名。
●时间:2008年8月12日上午 ●地点:北京国家体育馆 ●随和:与老布什一起看体操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开始后,萨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现场观看了部分赛事。2008年8月12日上午,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中国队夺得体操项目开赛后的第一块金牌。
比赛进行到吊环阶段,萨马兰奇悄然出现在体操场边,全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萨翁走上主席台,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聊了起来。实际上,萨马兰奇与中国体操缘分很深。在1997年举行的洛桑第33届体操世锦赛,李小鹏凭借优异的表现获金、银、铜牌大满贯,成为中国体操男队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在颁奖仪式上,萨马兰奇拍着李小鹏那张娃娃脸,亲手把金牌挂在他的脖子上。对于新生代的陈一冰,萨翁也曾称赞他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中国男人”。
看到李小鹏和队友杨威、黄旭、肖钦、陈一冰、邹凯携手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团金牌,萨马兰奇痛快地答应为他们颁奖。颁奖典礼前,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及多位官员都聚拢过来与萨翁握手合影,萨翁很随和地满足了他们的请求。在现场观众的掌声中,萨翁迈着缓慢的脚步离开国家体育场。晶报首席记者 吴邦
罗格:
他一生都贡献给奥林匹克
新华社洛桑4月21日体育专电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2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逝世,享年89岁,国际奥委会第一时间在其官方网站上对萨马兰奇的逝世表示哀悼。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我难以用语言形容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悲伤。萨马兰奇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很大启发;他对于体育的了解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个人对于萨马兰奇的逝世感到万分悲伤。我谨向萨马兰奇取得的伟大成就致敬,同时也感谢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奥林匹克,我们却在今天失去了这位伟人、导师和朋友。”国际奥委会同时向萨马兰奇的家人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何振梁:
他中领导世界体育的巨星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体育专电 国际奥委会名誉委员何振梁获悉萨马兰奇去世的消息后心情无比悲痛,他表示,萨马兰奇的去世标志着一颗领导世界体育的巨星陨落。何振梁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中国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我个人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同事和兄长。”
何振梁特别提到了萨马兰奇对中国的深厚友情。他说:“当年,萨马兰奇积极支持我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主张中国应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他热情赞扬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并以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自豪。”
何振梁深情地表示:“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也相信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将沿着他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为各国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世界和平取得更大的成绩。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和他所热爱的奥林匹克事业中。”
21年·始·终
1980年7月16日,萨马兰奇在莫斯科接替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到2001年萨马兰奇宣布罗格成为自己的继任者,在萨马兰奇在位的21年间,奥林匹克运动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萨马兰奇生平
姓名: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托列略 生卒:1920.7.17-2010.4.21 国籍:西班牙 职务: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七任主席,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热爱体育
●萨马兰奇于1920年7月17日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毕业于德语学院和巴塞罗那高级商业研究院。他热爱体育运动,喜爱射击、拳击、足球和骑马等运动,还特别喜爱集邮。
●萨马兰奇年轻时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退役后任过西班牙国家冰球队教练,并从1951年起任西班牙冰球联合会会长。
●萨马兰奇与玛丽亚·特雷莎·萨利萨其斯在1955年结婚,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夫人在2000年9月逝世。萨马兰奇的儿子胡安·安东尼奥目前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
奥运生涯
●萨马兰奇从1954年起任西班牙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随后从1967—1970年开始担任西班牙奥委会主席。
●1966年,萨马兰奇在罗马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在1974—1978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1980年7月16日(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1989年连任,1993年9月再次当选奥委会主席。
●1997年9月4日,他再次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1998年12月,盐湖城申办贿赂丑闻爆发,萨马兰奇经历了信任危机。他带领国际奥委会迅速反应,开除了受贿的委员,制定奥委会委员不能参观竞选城市等一系列举措,使国际奥委会迅速走出危机。
●2001年7月16日,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正式卸任,不再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比利时的罗格向他颁发了金质奥林匹克勋章,他还被授予了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的称号。退休后他将担任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基金会的主席。
国际影响
●1992年8月荣获第一届杰西·欧文斯国际奖。
●1999年12月17日,获得由《奥林匹克杂志》评选的“世纪体育领导人”称号。
●2000年8月2日,国际排联向他颁发了“国际排联金质奖章”,以奖励他为排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普及、沙滩排球成为奥运会项目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排球运动所作出的贡献。
●2000年12月29日,被《中国体育报》评为20世纪体育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2001年1月5日,被德国奥委会期刊《国际体育》评为“二十世纪体育名人”。
中国人民的朋友
●1978年,当时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首次访问中国。
●1997年10月12日访问中国,并参加了中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
●萨马兰奇始终坚持中国应该举办奥运会,他退休前的最大希望是奥运圣火能在北京点燃。2001年7月13日,北京如愿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萨马兰奇的心愿得以实现。
●2008年8月8日,88岁高龄的萨马兰奇如愿出席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