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了32年 没被投诉过一次
湖北资历最老空姐昨退役
施锦娟最后一飞:97名旅客写下祝福
空姐生涯:没和家人吃过一顿除夕饭
昨日下午5时15分,大连—武汉CZ6652航班在天河机场降落,50岁的南航乘务长施锦娟,将所有旅客送下机,缓缓走下舷梯。当了32年空姐,这是她最后一次飞行。
1978年,18岁的施锦娟一心想当兵,离别上海的父母,成为一名空降兵,南下广州,成为民航广州管理局第六飞行大队的乘务员,是民航最后一批通过征兵录用的空乘人员,也是最后一批“军装空姐”。此后,新中国民航招收的空姐,转为地方招收。
随后,她又与新中国第一批地方招收的空姐,来到武汉运输飞行独立中队(南航湖北分公司前身)担当空姐,是湖北民航空姐中资历最老的。
粗略统计,施锦娟32年空姐生涯里累计飞行里程超过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她也见证了湖北民航发展史,机型包括安24、伊尔14、运七、波音、空客等所有民航机型。
在舱门口鞠躬问候、引导旅客入座、帮旅客提行李……昨日早晨7时55分,武汉—大连CZ6651航班上,50岁的施锦娟一如既往地为旅客服务,当空姐32年,与数万旅客打过交道,却从来没被投诉过。
“各位旅客,客舱上有一名特殊的人,她就是乘务长施锦娟,今天是她32年空姐生涯的最后一班……”当乘务员杨珂丽薇通过客舱广播说出后,全机旅客顿时鼓掌祝贺。
乘务组瞒着施锦娟,在每个旅客座位上放了一张空白贺卡,希望与旅客共同分享她退役的时刻。
97名素不相识的旅客在贺卡上留言。“感谢您32年对无数乘客的关怀与照顾,谢谢。12E旅客”、“感谢您三十多年为中国航空做出的贡献,28E旅客汤志明。”
施锦娟流下热泪:“从来都是微笑面对旅客,今天第一次当着大家流泪,太感动了。”
18岁当上空姐,穿着军装;19岁到武汉,当民航空姐,第一次穿上短裙;50岁当上南航湖北公司客舱部经理,管理上百名空姐,她依旧穿空姐服为旅客端茶送水。每天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
“上下班没有规律,吃饭、睡觉没有固定的时间,节假日不能休息,到了饭点,只有飞机落地送完旅客,才能吃上几口。”施锦娟说,空姐光鲜背后是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
施锦娟就这样工作了32年,一直保持着微笑。在遇到航班延误时,有的旅客霸机、有的旅客要赔偿金,施锦娟依然笑脸相迎,站在旅客角度说话,一步一步化解矛盾。
今年1月16日,因航路原因,她执行航班延误达7小时,有部分旅客在候机室拒绝登机。施锦娟不仅在机上跟已经登机的旅客面对面沟通,又多次亲自到候机室劝导旅客登机,甚至从客舱倒好茶、备好点心送过去,逐个耐心解释。已经登机的旅客也被施锦娟深深感动了,跟随她一起到候机室劝说其他的旅客。最后,旅客全部登机,航班顺利起飞。
回到家,她工作时间累计达25个小时。
在空姐生涯里,施锦娟除夕夜大都在蓝天上与旅客共度,她不仅放弃了探亲、公休、疗养假共计600多天假期,更是未曾请过一天事假,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执行任务。
20岁儿子张啸说:“我这么大了,从来没有和妈妈在除夕夜里吃过年夜饭,现在妈妈退役了,我为她感到光荣,也感到高兴,毕竟明年除夕夜,我能和妈妈一起吃上年夜饭了!”
施锦娟回忆原来当空姐的时光,感慨颇多。
坐飞机要看级别批条子
上个世纪70年代,坐飞机是奢侈,手续很严格,买机票要单位开介绍信,坐飞机显得很有地位,旅客以政府官员居多。
施锦娟说,当时,坐飞机是看级别的,一般处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乘坐飞机。
现在,坐飞机成了大众消费,特价比火车、汽车还便宜,旅客也不用外出排队购票,打个电话就能预订了。
最早穿小短裙职业装
上世纪70年代末,满街人的着装都是灰、黑、蓝,姑娘们也不例外。新中国的民航班机最早是空军执飞,空乘人员穿军装。1979年,民航在地方招收空姐后,空姐服装才稍微放宽,大家脱下军装,穿上两个兜的西服和裁剪得体的小短裙,这是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制服,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带开水瓶上飞机
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拎着开水瓶倒水,这样一幕发生在几千米高空上。 施锦娟回忆,上世纪80年代前机型是48座以下的小飞机,没有热水壶、烤箱等加热设备,只能带着开水瓶、盒饭、面包、饼干上飞机。
飞机起飞后,拎着开水瓶轮流倒开水。
高空客舱发香烟随便抽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空姐给旅客除了食品,还有香烟。
当时,飞机机型较小,飞行高度不超过4000米,没有密封舱,是允许吸烟的,旅客可在客舱里划燃火柴点燃香烟。
现在,波音、空客的民航客机运营高度在8000米—1万米,客舱是密封加压舱,时速可比低空飞行小客机快多了,所以全程禁烟。
去趟香港连冰箱都托运
施锦娟是武汉至香港航班的首批空姐。
在上世纪90年代,武汉人能去趟香港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许多人借这个机会采购大批的家用商品。施锦娟说,刚刚开航,有的旅客坐香港航班运些家电,还有连冰箱都运,让她都吃了一惊。
文/记者 左洋 通讯员 沈蕾 杨宁 杨珂丽薇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