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铭记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消息

震后两年重访美丽虹口 大联建推进农民安居乐业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5月12日10:20
  中广网都江堰5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9时15分报道,都江堰市虹口乡是一个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绿意盎然,秀丽无比的美丽乡镇。因为距离成都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距离,所以这里一直被称作是成都人的后花园。然而,这美丽的后花园却在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中几乎被完全颠覆。因为距离镇中汶川只有10公里的直线距离,这里95%的房屋已经完全坍塌,因为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当地人甚至曾一度以为这里就是震中。

  当年的5月14日,中央台记者王磊和同事第一次来到这里进行采访。两年后的今天,王磊再次回到了虹口乡。那么如今,这座后花园是否又重新绽放了呢?我们马上连线正在虹口的记者王磊。

  主持人:王磊,两年后再回虹口,相信一定会有不少感触。

  王磊:的确是这样。在得知要前往虹口后,我就反复想今天的虹口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当年第一眼见到虹口的,根本没有办法把泥泞的山路、倒塌的房屋和整个滑坡的山体和成都人的后花园联系起来。两年后的今天,虹口美丽的样子,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现在我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和同事到达虹口时连线报道的地方。这是虹口一个叫齐镇的地方,当时这个地方是一堆瓦砾,我们磕磕绊绊地在瓦砾上做完了连线。而现在这里已经建立起了漂亮的欧式小楼房,整个楼房的颜色是红黄相间的鲜亮颜色。楼下一片草坪上面栽着竹子,而且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径在里头。

  这是当地群众集中的安置点。我所在的正是其中一个单元4楼的屋子,从阳台望出去,是一条非常新的柏油马路。沿着马路往前走,路的一边是奔腾的白沙河,另一边每隔一段都能够看到楼房。楼房很有特点,也非常漂亮。道路两边明显会有规划过的痕迹,路边种有绿地,根本看不出以前地震的痕迹。我真的觉得自己走进了一片花园小镇。

  主持人:这些楼房都是为灾区群众建设的永久性的安置房吧?

  王:是的。很多人以为安置房和以前的平板房是一样的概念,但不是的,这些安置得小楼房就是灾区群众永久性的住房。

  主持人:群众是不是已经住进漂亮的楼房里了?

  记者:大部分的群众的房子已经分好了,除了一些还在做收尾工作还未住进去。现在很多群众都已经开始装修了,现在我所在的屋子已经装修了一半。这个楼房的主人朱晓勤就在我的身边,朱小琴在当年地震的时候被压在废墟下面,她的丈夫把她拉了出来,逃过一劫。 记者: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地方。

  朱小琴:现在我住的是个三居室。三个卧室一个主卧,两个小卧室,还有一个很大的客厅。

  记者:你是4月20日刚刚拿的钥匙,看到的房子和你想象的有什么区别?

  朱小琴:区别很大,以前我觉得安置房和一般的平房没什么区别,没想到我们的安置房这么漂亮,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记者:是不是天天过来看?

  朱小琴:对,因为所有的邻居都盼望着新房,刚开始修建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来看。

  记者:也就是从开始建到最后拿到房子钥匙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当时你心里预计要多长时间?

  朱小琴:可能两三年吧,因为这次地震涉及的面特别广,也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虹口所有的人都等着房屋。

  记者:进度是24小时不停工?

  朱小琴:对,24小时都在修建,没有停工的时候。

  记者: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朱小琴:有了固定的住所,也有了自己的小生意,收入也比较稳定,应该是安居乐业了。

  记者:据了解,这样好的房子,他们是没有花一分钱就住进来的,这和我们整个虹口镇灾后援建的政策是有关的。现在我也请到了虹口乡的党委书记马远见。

  记者:当时国家援助资金平摊到每户人均上大约是两万多元,买这个房子基本不太可能,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为什么不用老百姓出一分钱?

  马远见:地震以后,整个虹口镇95%的房屋倒塌,当时我们压力比较大。农民的房子怎么建,怎么得到安居,党委非常着急。随后我们想出一个办法——节约钱,改建,我们开始搞得小一点。

  记者:我听说这个原先叫“联建超市”。

  马远见:我们办的这个“联建超市”。重建一年的时候,我们感到,虹口未来的发展不仅使农民安居还要有收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到,不能搞小联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引进了大的投资商,推进整村整村的大联建。 记者:不是原来的一户一户结对子建房子,而是由开发商来进驻做大的联建,不是小联建了。小联建不足在什么地方?

  马远见:主要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基础设施配套的有些方面存在问题。而大联建是群众集中居住以后,配套完善,而且我们这里以后的资源已经腾出来了,可以做一些比较好的旅游项目,下一步统一发展虹口整体的打造。

  记者:大联建引进大的资金建设房子,资金从何处来,有什么政策?

  马远见:我们灾后重建过程当中,整个成都搞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民集中以后,每一户农民的宅基地交给投资商,然后用于旅游项目的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虹口的大部分农民不花一分钱住进小洋楼和小别墅,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腾出的空间还有一定的资金,虹口的未来应该是非常好。

  记者:既对开发商有利也对农民有利,因为农民可以不花一分钱住这个房子。对开发商来讲,可以利用闲置的土地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而这个又能整个促进虹口乡经济的发展。

  虹口的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灾区的重建不是看作简单的重复,而是当作一种机遇和提升,把政策用足用活,全面打开了思路,吸引社会资本来带动灾区的重建。安居只是灾区重建的第一步,对百姓来讲他们还有将来的生活问题。只有看到脚下的道路,看到未来的曙光,经过打拼后的信心才会真正的树立起来。虹口又是怎么做的?我们将持续关注地震两年后的虹口。

  热搜词: 汶川 两周年 芙蓉上教材 南澳一号 电视版《手机》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