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铭记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 > 汶川地震震后援建消息

吉林省对口援建四川黑水县:白山黑水 见证大爱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5月12日11:19

布多村主任康珠基:“这就是吉林给我村修的水泥公路。”

  4月23日下午,阳光灿烂,群峰耸翠,猛河岸边吉林援建的黑水县的文体广场上彩旗飞舞,鼓乐喧腾。吉林援建黑水县的首批竣工项目整体移交仪式在这里举行。

  3点30分,在一片欢呼声中,吉林省对口援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省长助理赵振起,将一把象征工程胜利竣工的“金钥匙”交到黑水县委书记张培云手中。这标志着吉林省对口援建黑水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两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援建人员怀着对黑水灾区人民的大爱深情,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全力以赴进行援建攻坚战。在“5.12”四川地震两周年前夕,援建任务已基本完成,首批援建项目已完成182个,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

  高层推动,协同作战,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2008年6月13日,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吉林对口援建黑水县。吉林省委、省政府闻风而动,立即召开常委会和全省动员大会,响亮提出“举全省之力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同时,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和30多个省直有关部门、9个市州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援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展开了紧锣密鼓地援建前期工作。

  6月19日,副省长王祖继带领发改委、建设厅等10多个部门负责人急赴黑水,深入各乡镇调查了解灾情,并与黑水县洽商援建项目;

  7月2日,省长助理赵振起一行又赴黑水,就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及时对接;

  7月8日,时任省委书记的王珉、省长韩长赋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在充分尊重灾区干部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签定了首批对口援助协议。

  随后,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的援建人员纷纷赶赴黑水,援建攻坚战就此全面展开。

  特别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对口援建工作“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9月1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率领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再赴黑水督察援建工作,明确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确保提前完成援建任务。吉林省援建办立即将工作重心前移、实施靠前指挥,并再次抽调精干人员,吸纳有关厅局的负责同志,成立了对口援建前方指挥部。

  为了切实做好对口援建工作,吉林援建前方指挥部在项目建设中实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同时,与黑水县重建办联合办公,与黑水县委、县政府建立了每月一次联席会议、半月一次例会和随时召开工作对接会议的制度,密切协调配合,合力推进援建项目建设,保证了各援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两年来,援建工作人员克服了高原缺氧带来的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困难,冒着因道路损毁带来的出行危险,每天穿行于高山峡谷。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难题,他们就奔向哪里。

  “为黑水人民早日重建美好家园,舍小家顾大家,宁吃千般苦,不偷一刻闲”成为所有援建人员的共同心愿。对口援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房继路感慨说,很多援建同志孩子高考无暇顾及,甚至亲人去世不能尽孝。有的被称为拼命三郎,有的被称为老黄牛。为确保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完成,前指对各项工程都实行倒排工期,跟踪督查,所有援建人员都没有节假日,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

  援建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张凤骅说,在援建过程中,他们十分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在渔卡公路建设中,发现要经过几棵稀有树木,前指当即修改设计,增加费用都在所不惜。

  高层推动,协同作战,忘我拼搏,终于使“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变为现实。但是,吉林并没有丝毫松懈。今年1月6日,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分别会见了以黑水县委书记张培云、县长贺松为团长的慰问团,再次一致表示,在下一步援建工作中,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援建任务,把对口援建工程建成让党中央放心的工程,让黑水县干部群众满意的工程,建成深化两地人民感情、密切交流合作的示范工程。

  4月23日下午,在黑水县委会议室,赵振起带领吉林省发改委、交通厅、建设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与黑水县领导进行第二批援建项目的协商对接,涉及当地旅游业、特色农业等一批事关黑水长远发展的项目建设即将展开。此前,还举行了吉林省黑水县成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推动黑水快速发展的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也在积极开展。

  “今天的黑水生机勃勃,变化真是天翻地覆。黑水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党和国家的关怀,永远不会忘记吉林人民的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县委书记张培云的话饱含感激。

  雪中送炭,雨里撑伞,把黑水人民最急迫的事干早、干好

  “吉林人民的深情咱永远不会忘。过去单为吃水就把人愁死了,如今这山泉水直送到咱灶头上来了。”特意拧开自家厨房的自来水笼头,瞧着哗哗流出的泉水,芦花镇铁别村45岁的藏族农民杨忠呵呵直乐。“通水那天,全村人高兴坏了,尤其是妇女都蹦起来了。”过去一年就在河里洗一回澡,如今家家装了淋浴,每天劳动回来就冲洗一下,老土农民都变得光鲜了。

  在援建之初,吉林省委省政府就充分考虑到,要把突出民生作为关键来抓。由于黑水县是藏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了彻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饮水、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就以最快速度开始实施。

  饮水一直是黑水山区藏族百姓最犯愁的事,祖祖辈辈都是靠人到山沟里用木桶背。背一趟至少要1、2个小时,每天每户再省也要2桶水,家庭主妇半天的时间就没了,累得都直不起腰来。一大早,半山坡上背水的妇女错落蠕动的身影一直是一道固定的令人忧伤的风景。去年初,吉林援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全线推开,仅不到一年时间,总投资3524万元的过程就全部完成,共修复、新建进水池、压力池各400处,安装管道912公里,17个乡镇110个村的近3.2万人全部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地震后,县城校舍宿楼和各单位办公楼、住宿楼等受到损毁,吉林援建者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了全面鉴定,并总投资1700万元全部进行了加固维修。同时,为解决农民群众的住房,按户均3000元标准,投资近1500万元,同时,通过农村住房重建贷款基金项目,投资9958万元,按户均2万元标准,一举解决和改善了4979户农民灾后住房重建资金不足问题。

  “没有党和国家的关心,没有吉林的帮助,住这么好的房子,咱可不敢想。你瞧,咱这村全是新房。”芦花镇铁别村60岁的藏族农民苏拉仁钦动情地说,他家的土房原来在山顶上,地震全塌了,在吉林的帮助下,去年8月,一家3口人就下山,住上了造价12万元200平方米的藏式小楼。

  作为贫困山区,改善办学和医疗条件一直是大难题,几届县人大会都提出议案,但因无钱始终无法解决。当地百姓得了阑尾炎都得到外地去治,甚至有很多小病都给耽误了。县中学的校舍破烂不说,配套设施几近于无。

  “事关黑水人民健康和下一代的事,一天也耽搁不得。”援建县医院和中学的工程昼夜兼程,迅速推进。目前,投资4971万元、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大楼;总投资4031.4万元、总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的县中学高中部,都在猛河岸边拔地而起,成为一道独具藏式建筑风格的亮丽风景。全县人民就医、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变。

  同时,震后的支医支教工作也在全力展开,全省已向黑水派出教师3批96人、医务人员6批160人。为震后的黑水人民送去了及时雨。黑水雁江中学校长杨云光深有感触地说:“吉林的支教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对我们搞好教学指导启发非常大。”县医院院长金正华则讲了一个支医人员救治藏族婴儿的感人故事。2008年10月,一对藏族夫妇怀抱着生命垂危的婴儿来到妇幼保障所,吉林支医队的儿科主治医师陈芮迅速对孩子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诊。经过3天抢救,患儿病情刚稳定,孩子的父母因经济所迫悄然出院。陈芮心急如焚:这孩子不持续治疗,必然危及生命。经过多方紧急联系,终于通过吉林来挂职的副县长严业飞找到了患儿,严业飞等3位同志每人捐款3000元,大夫们又为患儿买来了奶粉等营养品。一场生命接力终于战胜了死神。

  “家有三件事,先从急处办。雪中送炭,雨里撑伞,”是吉林援建工作一大亮点。

  水浇在根上,钢使到刃上,援建既谋当前,更谋长远

  “这就是吉林给我们援建的通村水泥公路,它可真是我村的致富路、幸福路。”4月22日下午,站在位于高山顶的布多村寨子口,手指一直蜿蜒伸向山下的水泥路,55岁的藏族村主任康珠基感慨万千,满怀感激。

  布多村所处的高山海拔3000多米,过去只有一条自然形成的羊肠小道,藏族村民所有的生活、生产物资都得靠人背马驮运上去,走一个来回就得4、5个小时,“真能把人累爬下”,冬雪夏雨更是干脆不能出窝。村民好不容易收获点农产品,要么烂在家里,要么运出去连人工路费都不够。去年3月吉林开始修通村水泥路,10月就通车了。11公里就有38道弯,这么难修的路,硬是提前了近一年。“这家伙给村民乐的,呼呼地往家买车。”目前全村已有拖拉机、摩托车各60多多辆、3台10吨货车,生活已驾上了轮子。村民的产品也值钱了,农活3、4个月就利索,腾出7、8个月可以打工赚钱。

  聚在村口的村民们感激说:这回马驮人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苦日子没了,致富的希望有了。

  黑水县地处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腹地,全县5.9万多人,85%的人生活在高山上。长期以来,由于山高没有通村公路,使农副产品不能及时运输而造成损失,严重困扰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为此,建设通村公路,成了吉林援建黑水的重点项目之一。然而,自然形成的山路崎岖不平,机械无法通行,施工的时候,建材运输极不方便,施工材料只能用人力搬运,特别是海拔高,气压低,让工人们心跳气促。但是,援建者们硬是用不到2年的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建起了一条条连接城乡的“天路”。 目前,全县80个行政村的83条共500公里、承载着黑水人民致富希望的盘山通村水泥公路全部建成通车,总投资达3.4亿元。

  “这条隧道真是黑水人民实现第二次解放的大工程。”4月21日,站在被黑水人极口称颂为民族团结路、致富路、希望路的垭口山隧道前,张培云感慨万千。

  垭口山隧道位于黑水县与红原县交界处,平均海拔高达3900米,是黑水县进入阿坝州府马尔康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线”的重要组成路段。隧道工程全长近3.9公里,工程总投资达2.5亿多元,工程建成后,可缩短里程12公里,更为重要的是避开了每年长达6个多月高山冰雪段,彻底避免了交通阻断和事故发生,确保了全年行车安全畅通。

  项目于去年7月末开工以来,吉林省有关领导多次跋山涉水到现场指导督察;援建者们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昼夜奋战。特别是,为了及时协调处理工程难题,前指的同志不管雨雪昼夜,无不随时赶赴工地,保证了工程的全速推进。整个隧道工程预计明年8月即可完成通车。

  “垭口山隧道通车之时,就是黑水经济大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腾飞之日。”张培云满怀感激地说,吉林真正把黑水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一切从黑水的长远发展实际出发,不搞政绩工程,“把钱花到地下看不见或不显眼的地方”都在所不惜,特别是,在本省财力困难紧张的情况下,投资援建资金达12.97亿元。

  为了黑水经济的崛起和腾飞,吉林在援建工作中下足了功夫。黑水自然景观壮美独特,可与九寨沟、黄龙媲美,红军长征又三进三出黑水,自然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这无疑是黑水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支柱产业。为此,在修建垭口山隧道的同时,还投资1750万元,在举世闻名的打古冰川景区,建成了红军湖、放生湖;投资1442万元建成了色尔古引水灌溉工程,保证了2159亩农田灌溉,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全力施工并将在年底前完成的项目,还有连接旅游景区的渔(巴渡)客(龙沟)公路项目、投资2.2亿元为改变投资和旅游环境的吉林大道等。
垭口山隧道施工现场

亮丽的黑水中学教学大楼

自来水乐坏了藏族妇女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