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英国2010大选 > 10英国大选评论

布朗首相路:临危受命好戏不长 内斗不断失民心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5月16日02:15
布朗掌舵英国经济10年后,接替布莱尔出任首相,然而仅仅3年后,就丢掉相位。
 2007年6月27日,布朗入主唐宁街10号。
 2009年5月27日,布朗访问一所学校时,抱着小孩大笑。
 2010年5月11日,布朗一家离开唐宁街10号。
  序幕

  戈登·布朗一家告别唐宁街十号的情景是一幅非常感伤的画面。

  在布朗的办公室,墙上的装饰画是他两个儿子,约翰和弗雷泽的涂鸦。布朗环抱着四岁的小儿子弗雷泽,向唐宁街十号的公务员们告别。在一切的紧张和压力过后,他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的妻子莎拉,一位布朗追求了四年才成功娶回家的公共关系研究员,眼中流露出关切,看得出,她在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布朗49岁才结婚,有一个女儿夭折,小儿子还患有遗传病。

  在此前辞职演讲中,布朗眼眶湿润着说,首相是“第二重要的工作”,现在,他最重要的工作是丈夫和父亲。英国媒体说,在最后时刻,布朗罕见地向民众展示出一个“充满爱心的丈夫和父亲”。

  尽管布朗将继续担任家乡苏格兰选区的议员,但辞去英国首相和工党领袖后,他在英国政坛纵横捭阖的生涯可算大幕已落,他不得不独尝失败的滋味。然而,回顾这些年的政坛生涯,布朗的失败不仅仅是苦涩。

  初登舞台:深沉青年怀揣首相梦

  布朗的个性就像他的家乡苏格兰的冬天:深沉而阴郁。

  在大多数的公共场合,他寡言、严肃,让人感觉不易接近。甚至最亲密的朋友也承认,“想和戈登在酒吧里聊一晚上可不容易,闲聊这方面,他确实令人乏味。”

  每当陷入沉思时,布朗就成了“不拘小节”的政治家:领带系歪了,西服的裤腿没有捋下来,或是突然想不起同僚的名字。

  一位长期观察布朗执政的评论家说,在布朗身上,有一股极强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以及对企业和市场力量的信心。布朗曾充满激情地谈起他的苏格兰同乡亚当·斯密,说起这位《国富论》的作者在港口看着来往的货船时,领悟到贸易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也难怪布朗会选择历史学和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主修课,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将自己的兴趣、雄心和社会责任感结合得最完美的决定。

  他的政治雄心从来不可小觑。据称,布朗12岁时就和哥哥创办报纸,对时政品头论足,在大学里他热切关注政治。32岁当选下议院议员,从那时起,迈进唐宁街10号便成为了他的目标。

  担任议员期间,布朗结识了两位好朋友,托尼·布莱尔和彼得·曼德尔森,这三人即将决定未来新工党的走向。出类拔萃的布朗很快得到时任工党领袖尼尔·金诺克的赏识,和布莱尔一起被提拔,成为工党影子内阁成员。

  小试身手:临危受命 好戏不长久

  作为工党三驾马车之一,布朗参与了构建“新工党”的宏图伟业———尝试在自由市场与福利国家的传统对立中找到新出路,探索一条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

  布朗是新工党经济政策的核心人物。他在财政大臣这个仅次于首相的重要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创下150年来担任财政大臣一职时间最长的纪录。他出人意料地赋予英格兰银行独立制定利息基本利率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其控制货币政策,帮助英国经济实现了多年的低通胀、低失业率、低利率和高增长的奇迹。

  他的另一项被人津津乐道的成就,就是没有让英国加入欧洲单一货币体系。从今天愈演愈烈的欧元危机来看,布朗是有先见之明的。

  等待十年之后,2007年6月,布朗终于“接班”首相,接替布莱尔出任工党领袖和首相之职。当时,英国经济颓势已现,一场不受欢迎的伊拉克战争更是让工党政府民心涣散。布朗承诺改革,誓言将重建民众对工党政府的信任。

  上任数周后,布朗就面临着格拉斯哥机场恐怖袭击、口蹄疫、洪水灾害等一系列危机。或许是他决断处理的能力让选民认可,又或许是新领袖和选民惯有的短暂蜜月期,到2007年8月,工党支持率达42%,遥遥领先保守党10个百分点,一扫布莱尔领导末期颓败萧条的气象。

  形势是如此之好,工党内阁要员们纷纷建议,当年9月提前举行大选———根据英国法律,当选首相有权在其认为有利的时刻择机举行大选。然而,当分析师们告诉他,他能赢,但是赢的幅度较小时,小心翼翼的布朗还是取消了提前选举的决定。

  就这样,布朗政治生涯的好时光、他唯一赢得大选的机会,溜走了。从那以后,他的支持率再也没有上扬过。

  “布朗出任首相的头几个月,结束篇就展开了。没有人能够料到,英国将迎来两年多的经济危机时期,而布朗也将在最困难的局面里煎熬。”《泰晤士报》评论说。

  到2008年4月,英国经济疲态初现,GDP增长出现下行趋势。加上此前的诺森罗克银行危机、工党献金丑闻等,让布朗和工党的支持率一路走低,骤降至28%,落后保守党16个百分点,形成15年来工党与保守党支持率的最大落差。5月的地区选举,工党连丢数座城池,遭遇四十年来最惨痛的失败。

  接下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布朗作为处理经济事务能手的声誉受到质疑。他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和风细雨式”的监管,他放任政府财政赤字的增长,都备受批评。

  “使用财政手段推动经济需求广泛被认为是凯恩斯式的方式,但凯恩斯强调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经济,而非刺激经济,这意味着丰年时要保障足够的财政盈余,以便在衰退时期刺激经济。布朗完全抛弃了这个原则。”《泰晤士报》社论说。

  但是也有喝彩声。在经济危机初期,布朗和财政大臣达林迅速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几乎成为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模本。借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布朗雄心勃勃地提出“全球新政”———将扩大公共开支刺激经济的行动从一国扩展到全球,他在二十国集团(G20)伦敦峰会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然而G20金融峰会的风光并没有为布朗加分。短暂的国际喝彩之后,危机接踵而至。2009年5月,《每日电讯报》披露了下议院议员们滥用公务开支的“报销门”丑闻。尽管英国三大党无一幸免卷入其中,作为执政党的工党仍成为民众泄愤的靶子———工党支持率一度跌至21%,是其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更令布朗尴尬的是,他本人也被查出违规报销超过一万英镑的费用。

  自民党财政事务发言人、如今商业部首席秘书文思·凯博尔对布朗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讥讽之语,“布朗从斯大林变成了憨豆先生”。

  内斗不断 尽失民心

  担任首相的三年里,布朗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各种挑战,在工党内部,他的首相权威也不断受到挑战,“被逼宫”传闻不断。

  2008年工党地区选举挫败后,年轻部长和议员们公开要求他辞职。到了2009年,“报销门”丑闻曝出后,工党内阁震动,大臣引咎辞职,心腹阁僚纷纷离去。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只有16%的支持率,甚至败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右翼党派。一些议员蠢蠢欲动地策划“倒布”行动———联名要求布朗辞去工党领袖之职。

  面对党内分歧,2009年6月7日,布朗罕见地发表了被称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演讲”,“我有自己的强项,也有缺点。有些事我处理得好,有些则不太好……我知道自己必须改进。工党在历史上曾经分裂,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我不是在恳求大家保持团结,而是向你们说明,我们本来就是团结一致的。”

  直到今年1月,两名前任内阁大臣呼吁重新进行党内选举。越来越多的工党要员认定,工党不可能在布朗的带领下赢得大选。

  但是,布朗最终挺到了大选。在第二场电视辩论当晚,布朗对他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学校事务大臣埃德·波尔说,如果工党未能获得多数席位,如果他本人的继续存在是达成一份“分权协议”的障碍,他将辞职。

  最后布朗实践了自己的承诺,他辞去工党领袖之位,为工党与自民党渺茫的组阁机会做出了最后努力。“布朗在最后时刻的果决表明,他一直将党派利益放到个人雄心之上。”英国媒体评论说。

  在选举的最后阶段,布朗遇见了一位名叫吉莉安·达菲的选民,在与她“亲切交谈”后,布朗私下抱怨她是个“偏执的女人”,没有意识到他的耳机并未摘下。当听到这段“私人谈话”成为全球皆知的秘密时,布朗涨红了脸,双手抱住了头,纠结至极。

  布朗在选举中打出“实质和经验”牌,希望这些能够战胜“变革的呼声”。但最终,他没有成功说服选民。英国媒体说,布朗的这个首相实在是当得太过吃力和煎熬,现在,选民们用选票帮他解脱了出来。

  剧评:工党的遗产毁誉参半

  戈登·布朗和英国新工党的一页已经翻过。十三年来,布朗和他同僚们的付出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瞩目的成就,也留下了毁誉参半的政治遗产。

  布朗的离开标志着“新工党”时代该告一段落,工党需要一段时间来反省未来的走向,并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在野党。

  拯救英国公共服务

  上台之初,工党承诺降低贫困率,保证社会公平。工党尝试了很多方法应对贫困问题,大部分奏效了,尽管如今英国社会的收入差距扩大,但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最低工资标准一再上调,少数族裔、边缘群体的生活得到改善。

  工党的另一个承诺是“拯救”英国的公共服务,改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水平,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得到完备,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增多。

  尽管出现了议员滥报公务补贴的“报销门”丑闻,但“要求议员公布开支”的议案却是工党政府的改革方案之一。

  高赤字带来一笔烂账

  不过,由于工党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其改善公共服务的效果不得不打个折扣。医疗保障的开支翻倍,基础教育资金也翻倍,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并不彻底。政府用资金投入代替了改革,而不是用这些钱作为改革的润滑剂。

  开支的扩大是最严重的错误。工党没有在丰年时做好储备,2009年度到2010年度,英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11.6%,这在全世界都属罕见。这种松懈和准备不足导致了在危机来临时,英国国库格外脆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项赤字都是工党政府留给继任者的一笔烂账。

  还有一场不受欢迎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在激起了穆斯林世界对英国的仇恨,导致英国与欧洲盟友的关系紧张。阿富汗战争旷日持久,难以看到胜利的曙光。

  画外音:工党输了 不能全怪布朗

  在旅英学者、英国政治观察家曾飚看来,英国的政治精英,都受到过良好训练,越往上,越如此。比如,在保守党内部,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剑桥帮,到90年代有牛津帮。

  在这点上,工党要比保守党逊色很多。布朗就是个例子。他没有“牛剑”背景,据说在读大学时,还写小册子介绍怎么占小便宜省钱。“我可以肯定,布朗的自传不可能卖的比布莱尔好。”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布朗任财相十年、首相三年给英国留下的遗产?

  曾飚:布朗对经济的贡献,在金融危机前后也出现了不同变化,很大原因是政治斗争风向变化。举一个例子来说,布朗放权给英格兰银行,这是英国经济长达十多年繁荣的关键。布朗在处理全球金融危机的表现,是一流政治家的行为,带动了全球救市,是近年来,西欧国家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表现。

  新京报:你曾说过布朗有他独特的政治理念和对英国政治的构想,他如何实践?

  曾飚:布朗在接手首相之后,提出了宪法和上议院改革、联合执政等做法,这些本来是在新工党的理念之中,布朗重振了这些想法。但这些理念,在布朗时代基本上没有展开,因为他面临的具体挑战太多了,比如口蹄疫、水灾、反恐和金融危机。不过他对绿色经济的定位,很有眼光。

  新京报:布朗的个人因素在工党败选中占了几成?

  曾飚:英国选举不是选一个首相,而是选一个政党,因此对于首相候选人作用不要有过高估计。我个人认为选前失言(布朗称女选民“偏执”)对选举冲击不大。但是布朗确实不太擅长与媒体沟通。

  工党败选,有两个具体原因,第一是保守党自年轻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成功;第二是从2008年到现在,工党内耗严重,选举组织非常混乱,甚至有次选举连候选人都迟迟未敲定。

  本报记者 吴妮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