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5月18日电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陕西省旬阳县委、县政府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指导,抢抓发展机遇,团结和带领45万旬阳人,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的旬阳精神,奋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人文化进程,使旬阳这一地处河源地带的3554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巨变。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生产总值增长2.6倍。2000年,该县生产总值为13.3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4.13亿元、5.28亿元和3.90亿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31.0:39.7:29.3。2009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9.7亿元、19亿元和19.3亿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0.2:39.6:40.2。二产比重于1999年首次超过一产,成为旬阳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转折年,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财政收入增长3.96倍。200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6124万元。2009年预计实现完成财政总收入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6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3.96倍和1.6倍。2009年,预计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比2000年的2.9亿元增长3.5倍。
——人均收入大幅增长。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4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7元。2009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分别增长1.47倍和1.74倍。
——金融存贷规模迅速扩张。200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345亿元,贷款余额8.4139亿元;2009年预计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8倍和2.27倍。
——投资规模增长10倍。固定资产投入由2000年的3.5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0亿元。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下,通村通乡路、乡村电话、农网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重点工作率先突破 ——工业化领跑县域经济。西部大开发十年是旬阳工业领跑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从1999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成为旬阳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转折年,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12.44亿元。2009年,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是2000年的4.74倍。工业增加值对全县GDP和安康市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6%和40%,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安康市前茅。工业产值连续12年超过农业产值,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税总收入的90%,由传统农业文明开始演变成现代工业文明。
——产业化加速农村巨变。抓住西部开发倾斜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预计2009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6.5亿元,是2000年6.45亿元的2.56倍。以强烟、扩桑、优姜、壮畜、兴林、稳粮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组织化为方向,以强村大户、一村一品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优势产业化蛹为蝶,进入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产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成为特色工业的原料依托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城镇化推进均衡发展。截止2009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达35.45平方米,城镇规划区也由10年前的0.5平方公里扩张到了43平方公里,建制镇由7个增加到14个,城镇化率提升到了31.2%。积极扩城建市、兴水建窖、改电通讯、铺路架桥,全面构筑大发展的硬骨架。农村集镇开发坚持与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和新村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城镇建设逐步走上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基础建设加快,目前已建设通村水泥路1700多公里,292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通村率达92%,3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687公里。
——生态化改善居住环境。旬阳地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涵养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通过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完善生态补偿规划研究、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硬措施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将全县3554平方公里划分为五大生态功能区,实施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山资源、土地资源、地形地貌资源六大保护。实施“五年绿化汉江”工程,累计退耕还林49.18万亩、飞播造林124万亩,使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31.5%提高到43.6%,林木绿化率达到62.5%,确保一江清水送首都。
——人文化提升全民素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旬阳坚持人文化发展,深入开展了以民歌民舞为抓手、塑造动感乡村行动,创旬阳特色,建文化大县,兴汉水文化,民歌很快唱红了山乡,点燃了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激情,由此而拉开了大文化建设帷幕。特别是从2008年起,旬阳在全县范围对40万农民进行以“新观念、新文化、新风尚、新技能、善经营、守法纪”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民教育活动,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新型农民。
——民生工程掷地有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8个乡镇38万农民,建成42所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200人,集中供养率超过50%。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应入尽入,在继双高普九之后,实现了省级教育强县。仅2009年该县完成民生八大工程建设投资30676.4万元,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农村饮水、教育工程、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如火如荼。(杜峻晓 王元辉)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