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新闻嘉宾访谈

不光政府要适应信息公开 公众也要适应

来源:搜狐嘉宾访谈
2010年05月19日15:48

 媒体报道应尊守法律 维护人格尊严

  记者:你觉得像这类事件的媒体中的报道起到了什么作用,媒体自律之处在哪儿?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能做一些建议吗?

  展江:像美国的校园枪击案,肯定是美国媒体的重点报道,给我们的感觉是美国社会校园特别不安全。但你到美国去问问,老多人都不知道,因为美国也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可能就是比如说三个月一起,说实话比那个空难的概率还低。媒体这种及时的关注,及时的披露,肯定让社会产生更大的警觉和防范作用。

  媒体自律方面,一方面是法律上的约束,人格尊严的约束,比如一个人高压电电死了,有媒体说像烤鸭一样,这就非常不尊重死者。另一点,也考虑到那些受害者,他的家人的悲痛,。一般来说具体细节不太细说的,但是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的媒体不可能知道这么多问题。细节问题掌握在警方手上。但如果被媒体知道的话,确实涉及到私人的痛苦你要选择。

  其他没什么,真的没什么。因为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跟地震的时候一样,谁还去想怎么炒作?在公众大的悲痛和震惊之中,有一家媒体渲染暴力他肯定死定了,这个时候公众道德感会特别高,跟平时你说哪个明星离婚了,哪个明星怎么着,完全不这样。

  但是政府要不要公布名单,我觉得应该公布名单,能公布名单就公布名单,公布名单是一种有尊严的做法,就跟空难矿难一样,公布好还是不公布好?肯定是公布比不公布好。因为这种痛苦中,别人知道以后,多数人不会对你有疏远的行为,他可能还有一种同情心,他会伸出援手什么的。所以一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坚持信息公开。

  现代社会人际传播无法阻止 掩耳盗铃必生谣言

  记者:我们从泰兴事件传播来看,一开始的时候,幼儿园现场有很多目击者,这些目击者有手机有电话,口口相传,不光是媒体在传播,还有大量的人际传播。

  展江:手机,视频工具都在起作用,是啊,在这个时代掩耳盗铃更没必要,必然会造成谣言满天飞肯定的。

  记者:的确是这样,有谣言传成多人死亡,四人作案,连环杀手等等,后来泰兴引发了数千人上街游行,抗议政府隐瞒信息。这可不可以说,现在社会进行这种媒体控制是不可能的呢?

  展江:理论上说是不可能的。老百姓的这种情绪里面可以理解。我从国外看到一个说法,这里面说明什么呢?一个是媒体的作用差,被控制的过于严,还有政府的网站做的差,国外有一个经验,政府主动公开信息,一个主要的渠道是他的网站。你这个网站做的好然后吸引很多去看,看政府网站越多的人对政府信任程度越高,但是现在很多政府网站没法去看,看到都是不咸不淡的东西,特别是大家特别关心迫在眉睫的事没信息,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

  通过这个事情可以说一个教训,我一直在呼吁加强各地官方网站的建设,一定要对最新事态的解读,你可以通过你的网站披露,你有这么一个便利的手段不用,对社会对政府都是很大的损失。

 

  信息公开要付出代价 利大于弊已被历史证明

  记者:公众对于屠童事件大量信息获取的目的,也许并不单纯,也不善良,不一定为了同情。

  展江:很难说,他有一种庆幸的心理,咱们不说他幸灾乐祸,但可能很庆幸自己。

  记者:这种信息需求,他是一个硬性的吗?或者是应该得到满足吗?

  展江:当然应该得到满足,那没什么好说的,为什么要信息公开,那是这么多国家定位几百年的时间才认清的。公开比不公开的好处大的多。我们现在要学习,要适应这个转变,付出一点代价。我们对信息公开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相信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的看法,我不认为他们(任志强等)说的对,但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事情会演化,会证明,哪样做更可取,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总有一些事情比一些事情做法更好。

  记者: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我觉得媒体报道这个事情本身,就跟阳光,就跟下雨就跟这个一样,它是一个自然现象,或者是社会规律,可能你下雨下一点会滋润万物,但是你下多了就是洪水,但是你没办法,这就是规律。

  展江:的确有人这么说,叫社会有机体。

  记者:我们从世界范围来看,结合一些案例,像香港以前比如说像烧炭自杀,对烧炭自杀经过几次报道之后,使烧炭自杀在短短几个月内提审至全香港自杀死因第三位,有的人可能这样看,本来都是要自杀的,但是可能这个烧炭报道,就选择烧炭自杀的方式。并不是说媒体报道使烧炭自杀让这些人自杀了,而是使这些要选择自杀的人选择了烧炭自杀的方式。

  展江:这种批评看似有道理,为什么增加这么多?为什么都以这种方式呢?媒体的读者,他只能针对有理性的人,有理性的人大部分人不会选择自杀的,但是有一部分人这样做你也拦不住他。你说烧炭不烧炭,一定是媒体教的吗?也不好说,如果说他要寻短见的话,可能选择其他方法或者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

  其实你看现在世界各国那些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媒体还是会把他的犯罪的方式,犯罪的一般的情况会说出来,包括日记,他们还会披露的,可能不会说的那么细,大体上怎么回事还是会说的。因为你不说你可能会遇到这些情况,老百姓连防范的知识都没有。

  记者: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过程当中其实引发了一些小矛盾,其实把社会的大矛盾引向总体解决的博弈,可以这么理解吗?

  展江:对,他可能会引发一些人仿效,但更多是唤醒社会的警惕,但是这种作用虽然当时不一定很明显,但是历史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其副作用是次要的,换句话说利大于弊。(拾年)

  

[上一页] [1] [2] [3]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徐春柳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