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7旬老上访户当上义务调解员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5月23日09:02
  平安故事

  本网记者马竞 曹天健

  本网通讯员 丁力辛

  河北省南和县出了一件“新鲜事儿”: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上访户”鲍清芳,竟然毛遂自荐,当上了南和县人民法院的义务调解员!

  近日,记者在南和县法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进了该院的调解室。

  “多少年了,他动手就打,张口就骂,这回说啥我也和他离婚!”调解室里,一位50多岁的农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和她相对而坐、听她倾诉的是位身着红色运动上衣的大妈。法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位年近70的大妈就是“老上访户”、如今法院的义务调解员鲍清芳。

  “他尽管做得不对,但你也别太生气,更不能说离婚就离婚呐……”鲍清芳劝得很有耐心。

  农妇刚刚消下火气离开,一位50多岁农民模样的男子坐到了鲍清芳面前。

  这位男子叫张根路,是南和县史召乡梁牌村村民,他与别人合伙做淀粉批发生意,因另外两个合伙人长期不清算账目,张根路拿不到应得的几千元收入,准备到法院起诉。几天前,鲍清芳接待了张根路,经鲍清芳一番开导,张根路心里敞亮多了。今天,他又上门想让鲍清芳给“说道说道”。

  “买卖也不大,可到底是吃亏是沾光,账得算清。如果鲍大姐把问题解决了,我就不要求立案了。气一顺,啥事都没了。”

  鲍清芳把话茬接了过去:“关系不错才合伙呢,情义比钱更宝贵。谁是谁非说到明处,对在哪、不对在哪,要以理服人。”

  听着鲍清芳这番话,张根路连连点头。

  这天上午,鲍清芳连续接待了5起纠纷的案件当事人,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

  眼前的这位鲍大妈,认真负责、和蔼可亲、是非分明、思路清晰,记者实在无法把她和“老上访户”联系在一起。

  可南和法院院长姚振忠“实事求是”地告诉记者,鲍清芳的确是个多次进京、赴省的“老上访户”。为给被医疗事故夺去生命的女儿讨“说法”,她在长达3年的上访过程中,去过中央和省的许多部门。

  “老上访户”缘何要自荐当义务调解员?原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缘何转变成了“积极因素”?

  原来,鲍清芳的丈夫在2007年11月去世后,鲍清芳与继子张某因房屋继承发生纠纷。鲍清芳找了村委会又找镇政府,找了镇政府又找县里,但都没能解决。于是,鲍清芳起诉到南和县法院。性格倔强的鲍清芳拿定主意,如果法院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像从前一样去上访,她扬言:“就是告到中央去也要把说法讨回来!”

  鲍清芳没想到的是,从她踏近南和法院大门起,与她非亲非故的法官们就给予了她“春天般的温暖”。

  她一投诉就要求见院长,院长姚振忠热情地接待了她。

  她家住邯郸市区,在南和县城无亲无故,到法院后,法官们给她安排午饭,还为她安排午休。

  她从邯郸市到南和县,一路艰辛,姚振忠便带领办案人员“陪诉陪访”,体验老人的辛苦。一天凌晨5点多,姚振忠和一位庭长陪鲍清芳从邯郸出发,经几次换乘公交车和长途汽车、连续奔波4个小时才赶到南和法院。姚振忠要求,法官们要视当事人为亲人,要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

  鲍清芳和继子张某争议的几间老宅已由张某使用几十年,经过几次扩建后几间老宅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案件事实无法查清,姚振忠准备亲自出面调解此案,可鲍清芳却“死也不接受调解”。姚振忠就带领办案人员一次次地专程赶到邯郸市“拜访”她,她终于改变了态度。今年2月顺利达成和解协议。

  “我就是一块石头也会被法官的热情温暖,就是一块铁也会被法官的诚心融化。”鲍清芳在姚振忠面前这样感慨。

  案子了结之后,鲍清芳想,自己虽然退休多年,年纪也大了,但身体健康,又有文化,还懂许多法律知识,应该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一些贡献,并产生了当义务调解员的想法。

  今年3月,鲍清芳如愿以偿,郑重地从姚振忠手里接过了聘书。

  两个多月来,鲍清芳已接待了38起案件的当事人,成功调解诉外纠纷12起。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