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消息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博弈中谋求经贸关系升级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5月25日07:52
  中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8分报道,昨天(24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让世界再次聚焦北京。战略、经济两面大旗之下,是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谈、讨论,这些大多闭门的会议吊足了各家媒体的胃口,因而钓鱼台国宾馆的五场相关吹风会吸引了大批的中外记者,我们来听中央台前方记者刘乐的报道。
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开幕,胡锦涛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新社发

  中美应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设在钓鱼台国宾馆2号楼的新闻中心24日一整天热闹非凡。近百名中外记者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每一场吹风会。昨天的五场吹风会分别是,战略对话的两场和经济对话的三场。战略对话两场吹风的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马朝旭,他分别介绍了战略对话两场大范围会谈的主要议题以及中方的态度。

  马朝旭:要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大乘的重要共识,始终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且采取切实的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马朝旭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是发展新世纪中美关系务必遵循的基本原则,双方应该把它们切实落到实处。希望美方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台湾、涉藏等敏感问题。

  马朝旭:戴秉国国务委员特别用了一句中国的古语,叫做“邦国之交,至于信”。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一定会建立起长期稳定、互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国家关系。

  将继续讨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就中美关系中的一些经济方面的具体问题,中美经济对话共举行了三场吹风会。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等向媒体吹风。中外媒体的记者们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就自己关注的中美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向几位负责人发问。

  记者:如果美国放宽对华高科技的出口,将会对中美贸易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陈德铭:这个问题是中美贸易平衡的一个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最近,美国对现行的出口管制体制进行了评估,认为该体制形成于冷战时期,难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要求进行根本的改革,中国对此表示欢迎。今天的会上骆家辉部长又说了,将进行实质意义的改革,在近期就会有明显的成果。我希望这种表态不是光打雷不下雨,也希望不是下小雨,不是取消几个项目,而是整体上取消歧视性的对中国单一的出口管制。

  还有记者问:美国近期会不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陈德铭说,对话会上双方各自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共同表示愿意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 陈德铭:中国入世的时候,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都一致同意最迟不得晚于2016年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是如此大的市场和一个新兴的国家,我觉得,早承认对相互的贸易、有关国家的发展是有帮助的。有些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也采取了由政府担保、银行向企业注资等国有化的行为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的标准是可变的、多元的,它也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会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

  IMF发布人民币汇率估值报告是误传

  对于大家关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有什么样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这个问题也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也必然会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因此有一些与会者的发言都提到了对汇率问题的看法。

  周小川:总体来讲,大家还是支持欧洲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对他们采取的一些行动表示支持。同时也是有一个大致的分析,就是整体来讲,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还是能够保持向前推进。

  关于有记者提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估值的一个技术报告问题,周小川行长表示,并没有这样一个报告。每一场吹风会结束,各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离开短短几十米的路,都会被中外媒体的记者们围住,继续追问。

  专家:高技术产品或是达成共识之契机

  有人将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称作美国高级官员的“迁徙”,国务卿、商务部长、财政部长同时移师北京,大国博弈的每一次出手都显得慎重有力。而中美贸易更像是一根醒目的红线牵引着两国高层的目光和动作。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本轮对话是中美关系今年初呈紧张态势以来最切近的磋商贸易和战略议题的机会。这的确是个机会,市场经济地位、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人民币汇率问题,热点话题在对话中都被涉及。

  这背后反映了中美贸易怎样的走向?我们现在连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巴曙松先生。

  主持人:在昨天的对话中,中美双方并没有就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达成共识,为什么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两国贸易来说究竟有多大影响呢?

  巴曙松:从中美之间的贸易网来看,中国的绝大部分贸易活动是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来推动的。但是因为美方一直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就使得中美在贸易摩擦的时候,美国经常找一些非市场经济的指标,使中国的出口和贸易活动增添了很多障碍,这是一个中美贸易之间的持续多年的问题。要想中美之间的贸易最终达到一个市场化双赢的格局,如果连贸易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果还没有解决的话,那么在谈很多其他问题的时候就会碰到相关的障碍。

  主持人:那么据您分析,中美之间如果想要就此达成共识,最有希望的契机在哪里?

  巴曙松:我们看到陈德铭部长说,会谈里面暂时没有达成共识,还需要进一步协商。因为中美之间战略经济对话是最高的平台,实际上还有60多个平台。我想这次大家重点关注贸易平衡问题的问题,更有可能取得进展的往往是双边都能够达成共识的一些领域,比如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因为站在中方的立场来看,中国正在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进口新能源的、高技术的产品来促进这个过程;站在美方的角度,危机之后想通过扩大出口,奥巴马总统提出来要几年倍增,这个过程是双方是有契合的。通过慢慢的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这个障碍慢慢消除之后,再逐步推进到一个更基本化的市场经济地位,一个是短期的马上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一个可能是需要不断进一步协商的大的背景性问题。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