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华盛顿邮报:北京试图让“中国制造”实现质变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5月28日07:23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0年5月25号文章:北京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现状,探寻品牌革新之路 记者:潘文(John Pomfret)
联想公司北京工厂内的宣传标语

  快速问答:说出一个中国的名牌。

  日本有索尼。墨西哥有科罗娜啤酒(Corona)。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

  那中国有……?

  假如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你不是唯一答不出来的。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说更是个巨大的难题。

  去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今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大二经济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缺乏全球知名品牌将威胁其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

  没有大品牌就意味着中国只能困在工厂里做些琐碎无谓的工作,而海外的设计和工程师则掠夺了产品利润。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在中国制造。制造一款价值750美元的高端手机,还算幸运,中国能分到25美元。可生产一双耐克鞋,一美元的利润里中国只能赚4美分。

  “我们把一桶桶的钱送给了外国人,就因为他们有品牌,而我们没有,”范春永抱怨说,他是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秘书长。“我们的衣服运往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利润都流出中国,我们要创出品牌,要快。”

  由于中国缺少成功创新,加上对仅仅是组装产品的依赖,问题进一步恶化,这些产品都是其他国家发明设计的。创新失败就意味着中国要为外国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支付巨额使用费。

  中国政府做出的反应是典型的慷慨方式,用几百亿美元来打造品牌,鼓励创新,保护本国市场免遭外国公司统治。

  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补贴,中国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支持公司寻机收购外国公司,购买自然资源,扩展中国公司海外足迹。

  中国又在国内开展了“本土创新”工程,鼓励公司生产高科技产品,迫使外国公司转让专利,假如他们想在中国销售产品。

  2007年起,上千名中国商人参加了政府资助的关于“走出去”的研讨班,学习如何与作威作福的英美人士谈判斗争,学习为什么公开批评那些不听话的外国员工时要三思,不能像在国内那样。

  中国还重新打造“中国”品牌。去年下半年,世界对中国有毒宠物食品和奶粉记忆犹新时,中国商务部与全球广告业巨头DDB公司签署30万美元的合同,展示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从高端跑鞋到iPod。

  伴随着吉他音乐,一个声音娓娓道来:“中国制造,真正意义是中国制造,全球协同。”

  保持封闭

  近几个月,西方媒体对中国走出去战略和中国公司全球收购做了大范围报道:中国购买石油!天然气!汽车!甚至在美国投资。2000年中国海外投资金额达280亿美元,今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

  但即使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和一些小一点的经济体相比这仍微不足道,比如新加坡、俄国和巴西。中国在发达国家仅仅投了170亿美元,仅和财富500强任一家排名居中的跨国公司海外资产相当。

  财富500强上榜的34家中国企业基本都只在中国运营。全球最大三家银行都是中国的,但在全球市场覆盖面上,没有一家进入排名世界前50。

  “再过10年,假如中国企业仍停留在国内,很难预计他们将如何生存。”,德勤咨询中国研究中心(Deloitte)主席杜志豪(Kenneth J.DeWoskin)说。

  中国对外国专利和知识产权封锁的斗争也有些问题。

  据西方一些电信公司经理估计,中国已经为西方发明的移动电话技术,支付使用费超过1000亿美元。

  因此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手机网络。但在投入300多亿美元研发资金后,在5亿用户的市场上,中国研发的独特技术仍然只有不到2000万用户。

  手机设备制造商跟政府说,他们不会生成装有这种新技术的手机,除非政府发放补贴。中国将此技术送给罗马尼亚和韩国,鼓励更广范围地使用。

  中国欧盟商会前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中国仍受困于大学投入的资金和产出之间巨大的鸿沟”,他有25年在华从商的经历。

  中国还面临创立跨国公司的巨大挑战。研究表明,中国经理人花在政府官员那里的时间更多(他们是公司利润来源关键),而不是花在消费者身上,后者则是公司国际上获取成功的关键。

  “像我这样的中国经理人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去了解世界其他地方是如何做生意的,” 华东一说,他掌管着中国矿业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同时还在阿尔及利亚修公路,苏丹进行基建。

  对他来说这绝对是千真万确。4月份,他被迫向他在澳大利亚公司的工人道歉,因为他对中国媒体说澳洲工人太贪财,缺乏“许多中国企业工人的忠诚和责任感”。

  联想经验

  中国电脑生产厂商联想,2004年收购了IBM公司Thinkpad品牌,联想并不是中国第一个收购外国品牌的公司,但仍被认为是先行者。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其他收购外国品牌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的TCL公司2003年企图成为全球最大电视机生产商,最后折戟黄沙,因为其法国分公司损失了2.5亿美元。

  一家中国私企收购了一度统治美国割草机市场的莫里户外电器设备公司(Murray Outdoor Power Equipment),最终也破产了,除了其他错误,中国这家公司并没有注意到美国人趋向于春天购买割草机。

  考虑到IBM知名的ThinkPad品牌在2000到2004年间亏损10亿美元,联想用12.5亿美元收购了IBM的笔记本电脑部门,这是个大胆的举动,亏损额是联想那时总利润的两倍。

  虽然联想此举被西方许多人视为中国崛起的符号,杨元庆却说联想几近绝望,联想公司1980年代成立时他就是公司高级经理。

  联想开始失去中国市场份额。技术也很一般。没有进入海外市场的机会。就这么突然一下,联想收购知名品牌后就国际化了,还得到了一个高端技术的仓库。

  但从最初开始,事情就很艰难。

  联想美国的竞争对手在国会将掀起反华的火苗,暗示联想或许会在卖给美国政府的电脑内植入间谍软件。公司还面临更大挑战,要沟通美国总部的工人与制造ThinkPad的日本工人,还有生产联想电脑的中国工人之间的文化鸿沟。

  联想任命从Dell公司挖过来的威廉姆 阿梅里奥(William Amelio)担任第二任CEO,他还记得2005年第一次作为联想新总裁访问北京时的情景。

  他说,“我收到了玫瑰花环,伴着公司主题曲走红地毯的待遇。在美国,人们会抱着胳膊看,就像说:谁死了才轮到你当老板?在东方国家是对权利的尊敬,西方则是对权威的蔑视。”

  联想的对手也在跟进。2007年来自台湾的电脑巨头宏碁,收购了欧洲电脑制造商Gateway公司,很奏效地将联想从欧洲市场赶了出去。世界范围,联想市场份额滑落到第四,位于惠普、戴尔和宏碁之后。

  接着就是全球金融危机,联想由于一大部分电脑是卖给企业的,受的打击更严重。

  作为对应之策,联想跟随不少中国公司:回到源头。杨元庆被重新任命为首席执行官,联想重新定位公司的亮点:中国市场。尽管海外市场表现暗淡无光,联想公司销售飞速增长。

  IDC公司个人电脑专家鲍勃(Bob O"Donnell)认为联想“又成了一家中国公司”。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联想困难重重的海外收购之行还是挽救了公司。

  联想或许没有从海外品牌中获取太多利益,但和外国公司的联系有助于在中国发展。联想电脑在中国的指导价格通常是美国的两倍。联想的高端产品ThinkPad W700电脑卖给中国政府价格为1.25万美元,美国则仅售2500美元。

  中国官方推动的“走出去战略”将联想作为那些寻求成为知名国际品牌公司的榜样。但对中国公司来说,走出去或许成了其在国内生存的秘密。

  今年,中国汽车生产商吉利从福特公司收购Volvo品牌。权威人士将其视为在海外扩展中国经济影响和品牌的标志。但就像吉利创始人李书福说的那样,“Volvo将在中国找到新家”。

  (编译:齐磊)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