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文学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它就富有意味地超越了世俗功利的现实社会,并与之保持一段适度有效的批判的距离。有了文学之梦的呵护,才能使人避免汲汲于功名利禄,持守灵魂的净地。”
提语1:他一改以前文学史由编纂者一人“唱独角戏”的做法,而采用涵纳“多元立体、众声喧哗”的述史方式。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不同评论、不同声音,包括作者的自述,都被纳入了《写真》的视野平等以待。
提语2:对于吴秀明来说,学术是他的梦想,教师是他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梦想。在这两个梦想中,吴秀明不断追梦、释梦,以一颗敬畏于学术与教育的忠诚之心,执著地迈着自己的脚步,从未停歇。
吴秀明:一个释梦者的文学情怀
文/韩晗 邵頔
“文学是一个梦,中文系不妨可称为梦之系。而我呢,就是一个职业的释梦者。”每年浙江大学中文系新生入学时,都会聆听到这样一句话,他用“梦”这个新奇的比喻来形容中文系。他就是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秀明。
在吴秀明看来,文学是梦,它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强大的创造力,需要用每个人的心灵、直觉和想象去体悟和把握。而传授文学之道的解梦、释梦,就同样应以一种梦的方式,寻求艺术的、文学的表达,把自身的理想投射进去,用想象的、诗性的和独具创造力的途径,娓娓动听地将它表达出来。
“总需要有一个敢于冒险的拓荒者”
20世纪80年代,历史小说已经悄然崛起,并逐渐占据了长篇小说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当时的文坛和学界却没有对此给予关注,更不要说作出富有新意和力度的评价。
那时的吴秀明,还是一个不到30岁的青年助教。1979年年底的某一天,为了拟写一份有关《李自成》的教学讲稿,他接连几天出入中文系资料室。就在这之间,吴秀明无意发现书架上摆的历史小说,除了《李自成》外,其他新出的书还有不少。这引起他的注意,并由此对历史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1年,吴秀明将自己几经修改的论文《评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投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文学评论》杂志,这个国家级的权威期刊,也刚刚复刊没几年。
这篇文章从《李自成》、《金瓯缺》、《星星草》、《戊戍喋血记》、《风萧萧》、《九月菊》等作入手,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条分缕析地探讨了写于“十七年”或“文革”之际继而延至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一批总计几十部之多的长篇历史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时也包括存在的问题。在历史小说刹那间形成一种“井喷”态势,成为新时期之初一个突出的文学热点,而评论界和学术界又“失语”的情况下,吴秀明寄去的这篇文章很受当时《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陈骏涛先生的赏识,他不仅很快刊登了这篇文章,而且将其排在该刊1982年第2期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不久,这篇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文汇报》、《文摘报》摘要,在社会和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同时,恰逢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开始。考虑各地推荐的参奖作品中历史小说数量居多的特殊情况,也为了鼓励和吸纳青年学者参与评奖活动,中国作协接受有关方面的推荐,“破格”聘请吴秀明参加了“茅奖”的初评工作,他成了当时十几位评奖专家中的“最年轻”的一位。
但吴秀明并没有在成绩面前陶醉,而是更加勤奋地读书、写作。在随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将建国以来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小说作家作品,以及有关的创作现象、发展轨迹,几乎都统统地摸了一遍,作了梳理。作为这阶段的研究成果,就是1987年出版的历史小说评论集《在历史与小说之间》。这也是当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评论和研究历史小说的集子。
1988年至1994年之间,是吴秀明耗力最多、成就较为突出的阶段。在经过若干年追踪性的评论之后,慢慢地,他对以往的评论感到不满起来,想要有所提高和超越;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历史文学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客观现状,遂萌生了构建历史文学独特学科理论的想法。
吴秀明研究的重心由历史小说评论,转向了历史文学本体理论探讨。这一“转换”,难度显而易见。它不仅是研究范围的拓宽(从“单品种”的历史小说,扩大到“多品种”的历史小说、历史剧、历史影视、史诗、咏史等),也不仅是研究性质的改变(从“评论”走向“理论研究”),更主要的是所探讨的历史文学本体理论,迄今尚处于空白。对此,吴秀明说:“我明白此课题总得有人去做。我不做,他人迟早也会去做。但不管怎么说,它总需要有一个敢于冒险的拓荒者,而且我做了也就可能做得与他人不一样,这样也好为中国历史文学理论建设作一份属于自己的贡献。想到这些,我就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下决心用笨拙之笔去叩击历史文学的理论之门。”
几年下来,吴秀明成为了历史小说研究领域名符其实、成就斐然的著名专家。他先后主持完成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文学中的历史世界》、《历史的诗学》、《真实的构造》等5部专著,发表了150余篇文章,获得了近10项省部级奖项;其历史小说研究受到了香港《大公报》和《文艺报》等10多家报刊专文的高度评价,称道他不仅“填补了历史文学的一个空白”,而且“无论从深入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上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吴秀明的影响和带领下,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也不期而然地成为国内研究历史小说的重镇。近些年来,召开了有关历史小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著述,还为历史小说研究培养了为数不少的青年学者。
“我一辈子将有一段挥抹不去的笔墨生涯”
十年下来,吴秀明已成为一位理论成熟、积淀丰厚,观念自成一家的知名学者。但他深知,作为当代人,只是关注历史题材文学是不够的,同时更应关注当代、特别是当下正在行进中的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现实题材文学。如同生活在这块古老黄土地上的任何人一样,世纪之交中国文学、文化的剧烈变动和深刻转型,对吴秀明带来了强烈冲击;面对这种冲击,他在催生理解与困惑、欣喜与忧思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萌生一种解释的冲动。
鉴于此,自1995年以后,吴秀明又一次拓宽并调整了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从历史小说、历史文学本体理论研究,转向了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他说:“只有当历史文学本体理论构建暂时告一段落,而将世纪之交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时,我胸臆中郁结的当代文学情怀才能得以充分的释放。”
经过数年心血的付出,吴秀明终于写成并出版了一部《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专著。这本书是吴秀明研究“转型”的结果,其中不少观点和见解,如有关“转型”的概念及其阐释,有关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三元一体”的提法和分析等等,获得了学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好评,被全国多所大学中文系列为推荐教材、研究生指定参考书;并先后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中国当代文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鲁迅文学艺术成果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多项奖项。
文学研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统工程。长期的积累和体验,使吴秀明逐渐形成了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论——学科建设”这样一条环环相扣、顺序渐进的研究链。他在继当代文学思潮研究之后推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2009年在此基础上又修订扩充为《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以及即将推出的《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研究》、《大众文学与武侠小说研究》等著作,就很好地体现和实践了他这一研究理念。特别是2003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更是如此。这部三卷本、计130万字的文学史著作,仍延续了吴秀明一贯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改以前文学史由编纂者一人“唱独角戏”的做法,而采用涵纳“多元立体、众声喧哗”的述史方式。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不同评论、不同声音,包括作者的自述,都被纳入了《写真》的视野平等以待;吴秀明更多的是充当“主持人”,而不是扮演裁判者的角色。像这样的文学史“写真”,在迄今为止的现当代文学中还是首次。它不仅体现了一种开放立体的文学史观,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学术观。
该书出版后,以体例和观念的新颖被不少学校选为本科教材使用,《教材周刊》、《浙江学刊》等还把它作为“一线教师投票选出的最有价值、使用率最高的现当代文学史教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将其与陈思和、洪子诚等编撰的四部文学史并提,给予相当高的评价。2006年,该书被遴选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这是从最高的学术层面对这部著作的肯定。
“我不是一个好动的人,大概比较适应高校沉寂的生活。性喜沉思是我的一大特点,这就注定了我一辈子将有一段挥抹不去的笔墨生涯。”这是吴秀明对自己的评价。关于未来,吴秀明将在历史文学与当代文学两个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在生态文学、地域文学以及当下文学等有关研究课题,他也拟将有所创新。而我们也看到,这个专业的释梦者在通往实现自己的梦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
推开解读文学作品的奥妙之门
关于吴秀明,有不少故事,也有不少头衔。作为一位著名学者,打开“百度”,所搜到的称谓有很多:著名作家、评论家、文艺理论家、作协副主席等等……
但熟悉吴秀明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并不是这些头头脑脑的称谓,也不是一些光鲜灿烂的溢美之词,他最开心的称谓,是一声再简单不过的“吴老师”。
浙江大学中文系具有90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这里名家云集,夏承焘、姜亮夫、王驾吾、胡士莹、任铭善、孙席珍、蒋礼鸿、徐朔方、郭在贻、王维贤等著名学者都曾执教于此。作为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现任掌门人,吴秀明从前辈身上,继承了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优秀风范。
无论平时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多么繁忙,吴秀明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任劳任怨,与年轻的博士、讲师们“同台献艺”。虽然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一直在朝着“科研”这一头倾斜,但吴秀明并未放弃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园丁精神。他不仅在一、二年级先后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大众文学与武侠小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等基础课和通识课,而且还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当前文艺问题研究》、《当前文化现象与文学热点研究》、《汉语言文学各学科前沿》等选修课。
“吴老师讲课,带有浓郁的文学‘二度创造’的意味,它充溢着主客之间的对话交融,充溢着想象与创造,更充溢着深沉丰沛的人文内涵。”有学生这样评价吴秀明讲授的现当代文学课。听过吴秀明讲课的学生无不对他在课堂上的激情投入印象深刻,都觉得这位老师似乎不是在讲授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而是在用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化之、温暖之。那颇富感染力的语言,不由自主的肢体动作,甚至是饱含热泪的感情状态,打动着学生的心灵,也帮助他们打开欣赏、解读文学作品的奥妙之门。
除此之外,吴秀明还将教学实践凝结为教育理念,再反过来推进教学实践,使之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为此,他一边积极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量,一边不辞劳苦、加班加点地对青年教师、访问学者、硕博研究生、本科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同时,还腾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在新的时代历史条件下中文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并主持完成了两项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一项浙江省教改项目,主编出版了一部47万字的理论专著《文科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中文学科为中心的考察》,还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等专业教育刊物上发表了近10篇有关教改问题的文章。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吴秀明对于三尺讲坛有着先天而然的敬畏与崇拜,总是以课堂教学为第一要务,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尽管从教多年,但每次授课,我总提前半天翻看讲稿,让自己温故知新,预先进入角色。”这既是吴秀明对于教育的忠诚,也是对于学术的负责。正是因为吴秀明对学生的认真和负责,他获得了全国首届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荣誉称号。
“文学面向人类的精神世界,它就富有意味地超越了世俗功利的现实社会,并与之保持一段适度有效的批判的距离。有了文学之梦的呵护,才能使人避免汲汲于功名利禄,持守灵魂的净地;也才能避免使人沦为一种简单的工具,还其应有的自由与尊严。”吴秀明坚持认为,梦的情怀,正是中文学科的立身之本,是它的核心灵魂。而对于吴秀明来说,学术是他的梦想,教师是他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梦想。在这两个梦想中,吴秀明不断追梦、释梦,以一颗敬畏于学术与教育的忠诚之心,执著地迈着自己的脚步,从未停歇。
吴秀明
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2003、2005年获全国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荣誉称号。
图片说明:
1、压题图片
2、有了文学之梦的呵护,才能使人们持守灵魂的净地
3、当代文学研究的春天已经来临
4、吴秀明认为,梦的情怀正是中文学科的立身之本,是它的核心灵魂
5-9、吴秀明主要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