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外媒称公共知识分子不应是公共厕所 应客观公正

来源:国际在线
2010年06月12日14:29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

  原题: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公共厕所

  什么是公共知识分子?《南方人物周刊》评选“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的标准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如果没理解错,一个人只有同时符合这三条标准,才有可能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许多只符合上述一条或两条标准的人,也自视或被他人视为公共知识分子。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国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具有公共厕所的特质。

  他们中的一些人像是街边的公共茅厕,只是把百姓泄出的愤(粪)简单收集起来,并让愤(粪)味飘扬到更广泛的地区,现在网络上的一些博客作者和草根评论员就扮演着这类角色。这些人偏好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言辞激烈的评论,但观点过于简单化和情绪化。比如,当今中国社会突出存在的“仇富”问题,在一些草根评论家笔下,几乎一边倒的是对为富不仁者的抨击,却很少论及仇富情绪的非理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还有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像是肯德基和麦当劳里的洗手间,他们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就像这些洋快餐店的厕所一样规整,甚至不乏雅致。但就像肯德基麦当劳把洗手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不是单纯为了方便人们使用一样,这些知识分子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不是免费午餐,背后都有各式各样商业利益集团的身影。中国的楼市调控进行了一个多月,之所以开发商还在死撑、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仍在随时准备抄底,一些专家学者煽风点火的“公共言论”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另有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徘徊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就像是高档写字楼和星级宾馆内的公共厕所,本质上是为特定人群服务的,但普通老百姓如果硬着头皮非要往里闯,也并非不能使用。这些半民半官、亦民亦官的知识分子虽然也经常就公共事务发表“个人观点”,但如果老百姓因此便认为他们是在为普通人说话,那就有点自作多情了。

  公共知识分子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其对社会持之以恒的批判,而确保自己的批判尽可能客观、公正的法宝则是不断进行深刻而彻底的自我批判。但如果知识分子成了各式各样的“公共厕所”,他们也就丧失了对自身的批判,客观公正自然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来源:世界新闻报)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