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西部大开发10周年 > 09西部大开发消息

西部大开发进深入推进阶段 民生点亮西部新十年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08日14:53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李云路)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中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入“深入推进”的阶段。

  刚刚落幕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被看做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会议将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设定为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这无疑成为拥有4亿多人口广袤西部的一大福音。

  从“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从“坚持为民谋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到“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注意到,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民生”被多次提及。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更加强调民生和社会发展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和最大亮点。

  “除了依然把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开发作为核心战略,此轮西部大开发提出体现民生主题,时机是恰当的,战略条件是具备的,同时也符合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也是西部大开发不可回避的发展阶段。 众所周知,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第一个区域规划战略,在十年前提出时把工作的起点放在了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这在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是科学合理的。

  事实上,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也是西部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6%,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3%。农村贫困人口从1998年底的5713万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2649万人。

  但是,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重新审视西部大开发会发现,与成绩卓著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城市建设相比,西部地区的人民在生活水平和质量上虽然与过去相比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若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落差依然很大,这种落差在西部农村更加突出。

  2005年到2008年的统计显示,中国“四大地区”按收入水平高低排序,西部地区排在最后。“这种落差是人们能切身感受到的,也是前十年西部大开发的薄弱环节。”樊杰告诉记者。

  人们注意到,新的西部大开发十年方略有关改善民生的措施力度很大,包括将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等。 其中,把集中连片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引起了西部研究专家的关注。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把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过去的西部开发扶贫政策主要是到乡、到村,现在把集中连片的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显示了政府解决民生的强大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说。

  广袤的雪域、草原、戈壁,多元的宗教、文化、文明,丰富的能源、资源、矿山,组成了人们印象中的美丽西部。中国西部地区包括五个民族自治区,与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陆地边境线占全国的85%。

  在中国,贫困、边境、民族、生态脆弱这些因素往往叠加在一起,而且主要就分布在西部地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西部大开发突出强调民生不仅仅事关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团结。

  从孙中山时期的《建国方略》勾画开发西部的蓝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部署西部,再到十年前首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西部大开发”,直至如今新的十年规划……占据中国版图三分之一的西部正在一步步从贫穷落走向现代化。 樊杰强调,过去十年中国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也是正确的。正是基于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科技力量,才能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人们有理由期待,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其成效不仅体现在GDP数字的增长,更体现在每个老百姓的笑脸上。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