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凌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现场有的地方又现明火,消防部队采取措施后将其扑灭。针对此次事故,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安监总局人员返京 大连市在17日10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事故现场明火已基本扑灭,此后绝大部分时间现场浓烟不断冒出但未见明火。不过在18日凌晨,有的地方出现了明火,在消防部队采取措施后被扑灭。18日14时,消防部队调集80条水枪对仍在冒烟的罐体发动一次总攻,之后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
此次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事发当天连夜赶赴现场的国家安监总局、能源局、公安部等多个部门组成的事故协调指挥人员17日下午已基本返回北京。事故抢险救援及随后的调查工作已经交由辽宁省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小组全权负责。按照2007年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经济损失尚难评估 此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引发港区内的石油仓储罐区三号储油罐失火,三号储油罐的容量为10万立方米。据现场知情人士透露,三号储油罐内的部分原油已经导出,原油的损失目前还无法确认。
由于发生事故的30万吨原油码头的廊桥和输油管道在爆炸中遭受严重破坏,加上海上油污需要清理,码头重新运营恐怕需要时日,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也难以评估。
据新港模型沙盘显示,仅像三号储油罐这样的容量为10万立方米的罐子就有180余个,还有一些稍微小一些的罐子。这些罐子除了做储油罐存原油,有一些存天然气和化学品。一旦被波及就相当危险,所幸火势基本已被控制住。
17日,承保的相关保险公司已经赴事故现场实地查看企业受损情况,开展救灾理赔。
清污 围油栏扩至9000多米
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已于17日晚抵达大连。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18日晚之前全部运抵大连。
18日,辽宁海事局和大连有关部门把主要人力、物力投入到清除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
同时,大连海事局又增派26名监督员,协调指挥清污船作业。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另有4艘巡逻船一直坚守在事发水域,监控油污扩散和清理情况,继续扩大布设围油栏。
大连海事局交管中心做好船舶疏散工作,保障清理污染作业安全。划定临时锚地供船舶抛锚候泊,安排暂时不能靠泊的船舶44艘次,对近500艘次进行了交通组织。对大孤山半岛所有码头附近水域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无关船舶进入,为参与清污作业船舶开辟绿色通道。
截至18日15时,辽宁海事局等部门出动海事工作人员400人次,协调40多艘次船舶,车辆百余车次,在溢油海域布设围油栏已扩大到9000多米,清除海洋污染的作业积极有效。清理过的海域,表面污染状况有一定改善。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可能超过50平方公里,清理海上油污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动员更多的力量投入清污,需要海事、海洋、环保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
现场 个别罐体仍有复燃可能 大连新港爆炸事故现场的浓烟自18日14时以后开始变淡,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表示,经专家评估现场已基本安全,但公安消防部队仍未松懈,以防止死灰复燃。
18日上午,记者进入到离三号油罐更近的地点,可见油罐正东面一侧的近一半已经坍塌。消防员正在对三号油罐喷水降温,黑色浓烟大量冒出。三号油罐一侧相对完整,另一侧已经在高温下扭曲倒塌。旁边的厂房被烧毁,仍然冒着热气,墙体露出钢筋,混凝土块和粉末不时掉落。天空中飘着小米粒大小的黑点。落在身上,一抹就是一片黑。
现场已看不到明火,但消防车还在往起火点喷射泡沫灭火剂。一名在这里做土石方工程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最主要的是降温,因为输油管内的温度已经很高,那样可能导致再次爆炸。
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和大连市消防局局长丛树印都表示,罐体内的原油应该没剩多少,原油流淌火已经消灭。丛树印说,扑救工作已进入尾声,现场的消防部队将继续向罐体喷水实施冷却。
宁民说,罐体内的温度降低需要时间,个别复燃仍有可能,但消防专家认为罐体已经基本安全。
环评 原油扩散将受天气潮汐影响 大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功,18日在大连新港爆炸事故现场接受采访时称,环保部门已经对这次事故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影响程度尚待评估。
吴国功说,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展开工作,已向政府部门提供了3000多个数据。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出范围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进行核实。他说,受到较重污染的海域约11平方公里,轻度扩散的有50平方公里,泄漏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情况的影响。
吴国功还说,由于现场扑救工作尚未结束,环保部门尚未进入事故现场。
追责 爆炸原因仍需技术分析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18日称,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孙本强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现场接受采访时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他说,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事故的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特写
灭火“冷却兵” “一、二,嘿!”几十公斤重的灭火剂桶,官兵们一人一个,搬起来就跑,黑乎乎、黏糊糊地蹭了一身,但没有一个人顾得上整理。
记者18日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看到,明火虽然已经扑灭,但沈阳军区某防化旅261名官兵仍与消防官兵等一道进行隐患排除工作。
天放晴了,温度回升很多,空气中还弥漫着烧焦的味道。“但愿温度不要升得太高,不然冷却工作难度会增大。”正在作业的干事海洋话语中带着几分焦急。
从17日驰援救援现场到现在,官兵们一直轮班作业,维持现场秩序、清理消防通道、卸载灌注灭火剂。“他们要不把我拽下来,我还能再干一会儿!”连续卸载灭火剂3小时的中士杨福强,斜躺在一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针对油火,按照灭火剂占比3%加水配置,现在主要是冷却罐体,防止油火复燃。”指着不远处被火烧得变形的油罐,带领本班从1时干到7时的上士王玉,俨然已成为扑油火“专家”。
“快!快!”官兵们还在与时间赛跑,好多人的口罩只挂在半边耳朵上。上等兵张庆辉和战友喊着号子把100公升的灭火剂抬起来往敞口容器里倒,记者看到他的手已被蹭破,伤口有些溃烂。
现场指挥的旅长刘斌说:“目前,部队已累计出动600余人,卸载、装填灭火物资220余吨。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会全力以赴。”
本版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