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昌平百个村庄社区化管理 借鉴大兴村庄管理经验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7月29日02:53
昨日,昌平中滩村,居民从路边小摊旁经过。本报记者 杨杰 摄
昨日,大生庄村村口,出入居民须接受检查。本报记者 杨杰 摄

  建围墙、安街门,封闭不常用的路口,人员和车辆持证出入……今年4月,大兴区率先试点村庄社区化封闭管理,这一举措因被外界称为“封村”,一时成为争议焦点。

  时隔3个多月后,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大兴试点村庄社区化管理的进展。而来自昌平区的消息,该区也将在100个村庄推行社区化管理,首批44个试点村庄下月启动。

  本报讯 继大兴部分村庄实行社区化管理后,昌平也将分三批在100个村推进此项工作。昌平区政府昨日消息,首批44个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将于8月1日启动。

  社区化管理旨在解决治安问题

  昌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实行封闭管理的44个试点村,分布在东小口、回龙观、沙河、北七家四个镇,其中15个集中在天通苑、回龙观周边。居住人口达33.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7.5万人,占到总人口的近80%。实行社区化管理主要是为了解决治安问题。

  据介绍,村庄的社区化管理,主要是借鉴了大兴的模式。首批试点村中,33个人口倒挂村将采用“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封闭不常用路口”等方法实现村庄的封闭式管理。初步计划将村民住宅集中、成片建设的村庄外围封闭,预留2-3个主出入口,设置岗亭并派人24小时值守,人凭卡、车凭证出入。另外8个城乡接合部建设重点村和3个未来科技城项目涉及的拆建村,将参照村庄社区化管理建立村综治维稳工作分中心。

  凭证出入不单独针对外地居民

  8月1日起,这44个村的社区化管理将试行。

  昨日,对于实施社区化管理,多数受访居民表示尚不清楚,不好表态,要看具体的实施情况。但不少外来租户担心,社区化管理是否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会不会对他们外地人造成歧视。

  对此,昌平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化管理方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封村”,目的为在村里居住的本地人和外地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绝没有歧视外地人的意思。

  这位工作人员称,凭证出入不会单独针对外地居民。目前,详细方案正在制订中,将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实行“一村一策”,绝不会“一刀切”。

  相关举措

  村庄将统一装监控探头


  对于33个流动人口倒挂村,将根据各村街巷胡同的分布、数量等情况,确定每个村庄监控探头的需求量,需要安装的点位,进行统一安装。同时,依托镇、村综治工作中心,建立镇、村两级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

  按照方案,村庄社区化管理还要配齐配强巡防队和流动人口管理员,并由区财政出资,公安分局负责先期组建500人的公安协管员队伍。

  其中,公安协管员和专职治安巡防队员负责对村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主要街巷实行全天候防控,对村庄主要出入口进行分班次值守。

  探访

  村庄封闭管理 外地人担心歧视

  中滩村村支书称封闭管理可减少黑摩的,对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管理


  昌平东小口镇中滩村位于地铁5号线天通苑南站附近,天通苑西一区东侧,紧挨着东小口地区办事处。

  昨日傍晚6时许,下班高峰期,中滩村里几条村中路上挤满了人,黑摩的穿行。路边都是小商贩,比集市还热闹。居民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

  人口倒挂将近40倍

  中滩村村支书张亮介绍,中滩村本地村民只有1000多人,而外地租户登记有3万多人,没有登记的大约有1万多人,人口倒挂的比例将近40倍。

  村民们说,当地的居民主要营生靠出租房屋,这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村子里所有能盖房的地方几乎都盖上了房子出租。

  对于“村庄实施社区化封闭管理”一事,多数村民尚不知情。村民史女士称,把村庄围起来,实施社区化管理,她是支持的,现在,村里的人口太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案发率比较高,小偷小摸的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两起。黑摩的横冲直撞,容易发生事故。村庄封闭化管理以后,能控制不法分子进入,同时还可以把黑车、黑摩的挡在村外。

  商贩担心封闭影响客源

  一名来自辽宁的外来租户刘敏称,村庄封闭管理,多办个出入证也无妨。但是她担心会造成歧视,也担心实行起来会不会变味,“谁愿意每时每刻挂着个牌子呢?”

  开小服装店的老板王瑶不支持把村子封起来,“由于价格比较实惠,周末的时候,周边一些社区,包括天通苑,都有人会来淘衣服。如果封闭的话,他们就进不来了。”

  “封闭管理有难度”

  在村支书张亮看来,中滩村村庄封闭管理有难度,首先是村子大,人口多。要封起超过4万人村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村子里有几条主要的交通要道,把村子分成了好几块。这些道路是不能封住的。村庄只能局部进行封闭管理,他们目前想到的是在村子几个重要的路口设关卡。

  张亮称,他们村是有名的治安案件高发区,封闭管理将有助于减少发案率。减少黑摩的,对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的管理。

  张亮称,村庄实施社区化管理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村委就此问题征求过许多村民的意见。他们多数表示了赞成。对于村庄社区化管理所需的费用问题,张亮表示,这些费用由区政府和镇政府分摊,村里并不需要出钱。

  链接

  社区化管理村庄 流动人口倒挂村

  小沙河村 白各庄村

  松兰堡村 于辛庄村

  路庄村 辛力屯村

  满井西村 老牛湾村

  西沙屯村 三合庄村

  西半壁店村 东半壁店村

  定福黄庄村 史各庄村

  八仙庄村 白庙村

  平西府村 东沙各庄村

  南七家庄村 东二旗村

  曹碾村 平坊村

  西沙各庄村 歇甲庄村

  海鶄落村 沟自头村

  芦家村 单家村 店上村

  兰各庄村 魏窑村

  半截塔村 小辛庄村

  城乡接合部建设重点村及未来科技城项目涉及拆迁村

  北七家村 岭上村 鲁疃村

  东三旗村 燕丹村 贺家村

  中滩村 马连店村 回龙观村

  七里渠南北村 东小口村

  链接

  在大兴和昌平之后,会不会有更多区县推行村庄社区化封闭管理?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县。

  顺义

  试点若获认可计划全区推广

  顺义区综治办表示,该区正在对辖区内村庄进行社区化管理试点,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为村民提供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并非是对村庄进行封闭式管理。如果试点赢得居民认可,计划在全区推广。

  朝阳

  农村土地储备不宜封闭管理

  朝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因朝阳区农村正在进行大范围的土地储备,原有村庄格局被打破,村民分散或者搬迁到各地,不适宜封闭管理,所以目前还没有封闭村庄进行社区化管理的计划。

  石景山

  10余自然村今年城市化


  昨天,记者从石景山区了解到,目前该区暂时不会采取封闭管理之类的措施。据悉,石景山已完成所有农民的农转居。今年,石景山区3个社区被列为市级城市化改造挂账村,涉及自然村超过10个。经城市化改造后,该区的自然村已所剩不多。

  声音

  “仅封闭管理难解决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村庄社区化管理在目前的情形之下,是无奈之举。对于天通苑、回龙观等地的大型社区而言,这种管理模式确实会促进治安的好转。

  党国英认为,人口的流动,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仅靠封闭式管理解决不了问题。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治理好违章建筑,而不是控制流动人口。一旦违章建筑得以遏制,治安事件自然得到控制。

  同时,党国英认为,社区化管理也不是圈围墙的封闭式管理,而是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和服务。

    封闭管理三个月 12村零发案

  本报讯 4月底,大兴区将流动人口集中的“北五镇”地区作为试点,对16个流动人口倒挂村实行社区化封闭管理模式。昨日,大兴警方表示,试点推出后对这些村的治安形势有良好的效果,12个村实现了可防性案件的零发案。

  据大兴警方介绍,4月底至今,16个村庄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73%以上,110警情同比下降了46%。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对村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地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达88.5%,对生活环境的满意率达95.5%。

  试点村还新建了综合治理中心,主要由巡防队员和流动人口管理员两支队伍组成。第一轮的针对性培训已经进行完毕,此间共有400余人上岗。综治中心还设有民调室,主要调解解决村民间的小矛盾,确保小矛盾“不出村”。目前已经调解了160余起村民间的纠纷,包括买卖纠纷、生活摩擦等。

  接下来,大兴警方还计划在其他适合这种社区化封闭管理模式的村庄进一步推广,并根据试点的情况在管理模式上进一步改进。

  背景

  封闭式管理 受褒贬热议

  大兴4月底推行人口倒挂村庄“封闭式管理”,引起了广泛关注。经受了几天的褒贬热议后,“封闭式管理”的说法悄然变成了“村庄社区化管理”。

  “推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都是村民自主决定的。”大兴区警方和综治办相关负责人称,是否实行新模式各村村民有自己的决定权。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是新农村管理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的推广,需要各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哪种管理模式。

  7月初,市委书记刘淇到西红门镇调研时说,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北京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的积极有效探索。这一模式取得了四大成效: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了村庄管理水平;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大降低了发案率,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三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四是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大兴区探索的村庄社区化管理经验,今后要在全市大力推广。

  探访

  大生庄村 安装摄像头 进小区要登记

  大生庄村早在2006年便基本实现了村庄封闭式管理。今年4月,大兴区公安局把这个村庄的管理模式当成了典范,向周边村庄推广。

  前日傍晚,记者前往大生庄村探访。这个村的每个入口都有安保人员在检查出入证。记者刚一接近门口,保安员就递过来一个本子,来访者要在记事簿上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并出示身份证。与3个月前相比,村子更加干净了,原来堆积在路边的垃圾没了踪影。

  据该村一名本地村民介绍,封闭管理以后,社区的治安案件明显减少了,村里装了13个摄像头,进小区要登记,晚上还有人巡逻,“这样即使有一些偷盗事件也是内部的熟人所为。”

  村中综治中心的一名负责人赵先生称,大生庄村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到现在为止治安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由于治安条件好了,外地的村民更喜欢到本村居住,“现在村子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房子了,都租出去了。”

  老三余村 “出入证根本形同虚设”

  老三余村的封闭管理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前日傍晚,进出村子的人流量较大,几乎每分钟都有超过20人进出村庄。记者进入村庄,并没有人检查证件,行人和车辆都能自由地进进出出,没有封闭迹象。

  村子道路两边都是商贩和来往的大量人群,村子里声音嘈杂,地面上散落着生活垃圾。在一家只有五六平方米的照相馆里,店主马先生拿出了自己的居民出入证,上面有马先生的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马先生称,这张出入证根本形同虚设,封闭管理只是一个表面工程,“之前还像那么回事似的查查,晚上锁门,最近也不查证件了,晚上锁门也变成了时锁时不锁。”

  一家经营手机店的店主张先生前几天就遭遇了一个小偷。“我睡得比较晚,前天半夜听到门口有动静,就起床来看,谁知道一个小偷已经撬开了我家店铺的门。”张先生说,我们这边没那么严,我的生意倒也没受特别大的影响,但是我希望能管理得严一点,不要让这么多闲杂人等进入村子,对我们自身也是个保障。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老三余村人口太多,白天人流量巨大,难以一一盘查,他们主要是看可疑人员。一到了晚上10时,他们就会对进村的人员进行身份核查。目前比较松懈的原因也跟人手不够有关,村里搞治安的人都被政府组织去集训了。一些保安人员都是从别的地方借调过来的,集训完毕后村庄的社区化管理将强化。

  采写/本报记者 朱开云 蒋彦鑫 刘洋 甘浩 温薷 魏铭言 李立强 傅沙沙 实习生 付丽嘉

(责任编辑:徐永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