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外交部副部长:中国成就应得到尊重和理性分析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7月29日22:55
  新华网柏林7月29日电 (记者刘向)最新一期德国《时代》周报刊登了本月早些时候在柏林对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进行的专访。傅莹在专访中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应得到尊重和理性分析,而不是总被要求去迎合西方的标准。

  傅莹说,西方世界承认中国的经济进步,也赞许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但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对中国的政治进步视而不见。西方发达国家想要和很多国家分享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却不想分享自己的财富和生活水平,而这些正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

  她说:“当你评论中国做这个或不做那个,你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进行衡量。我在想,不知你们是否记得当你们处于像中国这样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时,你们的人权状况又如何?现在,你们创造了高福利国家,温饱对你们而言早已不是问题。而我们摆脱经济困难的时间还不长,我这一代人还经历过饥饿。如果你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如果你们总指望中国变成一个西方式的国家,那么你们总是会被这种期望所迷惑。”

  在谈到人权问题时,傅莹说:“保障人权已于2004年写入中国宪法,我们的法律和法规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我看来,中国不论是在对人权的态度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一些访华欧洲代表团的态度依然没变,“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责我们”。

  她表示,中国并不拒绝人权这一概念,也主张有批评。“现在,一方面中国并不拒绝人权这一概念,并在逐渐学习,吸收那些能够种植在中国土壤里的观念,使其在中国茁壮成长;但另一方面我们反感别人强迫我们做什么,这种感觉让人不舒服。”

  傅莹说:“我们是主张有批评的,没有批评就不会有过去30年来的改革。有时也许进展比较缓慢,因为中国是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但我们的改革一直在向前推进。然而,一些媒体在报导中国时,就像个最后总要在菜里多加一些醋的厨师,每道菜都是一个口味,总是酸溜溜的。”

  她指出,过去几年里,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更广泛了,奥运会之后,报道也变得更平衡,“但一直都还有酸溜溜的感觉”。“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仅仅去挖掘你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不够的,仅仅去倾听那些用你们的语言、顺着你们的心意说话的人是不够的,真正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在13亿中国人中找到极端主义者不是件难事,在任何事情上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只有真正弄明白什么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