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今年暑假期间,湖南省和长沙市部分机关单位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子弟在长沙"酷贝拉欢乐城"进行体验游戏,而且都是公款埋单”。“机关干部职工子弟暑期玩奢侈游戏,还能公款埋单!公款消费的花样缘何愈来愈多?”(7月29日《法制日报》)
真可谓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公众为公款消费屡屡诟病之时,却发现,不仅官员们享受着公款消费的“妙处”,如今,连“官二代”也挤进了公款消费的“大军”之中,“机关干部职工子弟暑期玩奢侈游戏,还能公款埋单!公款消费的花样缘何愈来愈多?”的声音表达,让我们看到了这尴尬的一面。
“官二代”连带享受“公款消费”的吊诡之处在于,这种现象不仅打破了公众对公款消费治理的期待,还表明,当下的公款消费似乎正在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纳税人向政府交税后,政府就成为管家,作为主人,纳税人要求政府勤俭持家、节约有效地用好税收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政府在收税后就必须按公意、公益原则,以公共价值作为行为基础,把公众的需要放在首位,不属公共需要的开支,不应由公众纳税来负担。“官二代”连带享受“公款消费”表明,我们的一些官员离“管家”的距离之遥远。
进一步说,“官二代”连带享受“公款消费” 表明一些官员的自利性是没有限度的。人,包括官员在内都是自利性的,如果没有监督,没有制度的看管,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官二代”连带享受“公款消费”就是明证。(朱四倍 教师) (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