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京化工厂爆炸 > 南京塑料化工厂爆炸消息

南京爆炸官员质问电视记者“哪个让你直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7月31日04:16
  南京爆炸事故和“政府新闻学”

  7月28日,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发生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在现场,有官员质问电视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把电话给我,哪个让你直播的?”

  这样的镜头通过电视播出后,在网上引起喧哗。当天,很多网友把自己的QQ和MSN签名档改成了“哪个让你直播的”或“哪个让你上网的”。网民批评: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沿用传统的封堵思路,殊为不智;试图动用行政权力干预媒体揭露灾难真相,更不符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就在南京发生爆炸事故整整34年前,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导致24万人丧生。但当时国内媒体的地震报道均采用新华社“通稿”,不提死伤和难民人数,以及房屋倒塌等情况。3年后,中国地震协会成立大会披露了唐山地震死亡人数,经新华社记者力争,才得以公开报道出来。如今我们有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过时的信息管制思维理应扬弃。

  有人说挡镜头的官员是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叶皓,但据南京网友在人民网舆情频道爆料,这是张冠李戴。叶皓部长向来主张中国已进入“媒体事件时代”,媒体成为社会的“守望者”,成为信息交流和公共参与的平台。他首倡的“政府新闻学”,强调“政府既是媒体管理者,又是媒体的监督对象,必须学会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事故发生30个小时内,南京召开了3场新闻发布会,但公众对于这场大地震般惨烈的爆炸导致的死亡人数,以及能否进行必要的官员问责,依然心存疑虑。凯迪社区网友“老枪999”调侃说: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总是说群众“不明真相”,电视直播本是挺能弄明白真相的一种世界普遍采用的信息发布技术,干部不让直播,俺与旁人除了“不明真相”,还能咋的?所以啊,俺打个招呼:以后碰到啥事俺“不明真相”,你可不能怪俺!网民呼吁南京不要留下山西王家岭下井和死难矿工数字那样的悬疑。

  栾川大桥垮塌与政府检讨信

  7月24日,河南洛阳市栾川县伊河大桥骤然垮塌,“水很大,到处都是挣扎的手”,四十多人遇难或下落不明。栾城县委、县政府在《洛阳日报》“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却受到舆论的猛烈抨击。

  《钱江晚报》痛斥:“如果真要道歉,请选择好道歉的对象。你对不起市委、市政府,可你首先对不起的是那些已经冰冷的躯体,那些已经哭干眼泪的家属。”南方网发表时评《桥垮人亡,栾川官方的检讨信还在玩权术》:明明是“一百多米的大桥像豆腐一样,说塌就塌了”,却暗示垮桥源于连降暴雨、突发洪水等不可抗因素;对于这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河南省副省长语)回避责任;还罗列了一派灾后维稳的紧迫大局,以增加与上峰谈判的筹码。而“几十条人命,并未真被重视过,这才是圆滑的检讨信令人憎恶的地方”。

  检讨信深刻地提示现行体制下权力的来源在上而不在下,只承认事故“暴露出我们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不力,执行不到位,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具体、不细致等问题”,网友说“啥时候能落实一下人民的要求就好了”。网友“非诚勿扰”直言:“小时候我们哄老师的检查就是这么写的!”

  网友呼吁:“查查这个桥的建设过程,资金使用情况,就是最好的道歉,就是对死者家属最大的慰藉。”

  景德镇邮局的狂妄和舆论监督的脆弱

  江西大江论坛发帖反映,景德镇市邮政局组织员工公费旅游,被《江西日报》曝光后,邮局恼羞成怒,“封杀”这家省委机关报,给订户送报纸时竟然抽去了刊发曝光报道的版面。

  百度贴吧网友“神标侠侣”认为,此事“暴露的不单是邮政局的无知无畏,还有舆论监督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脆弱”。

  无独有偶,前些时候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报《黑龙江日报》批评该省穆棱市农民耕地被强占挖土取砂,当地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也高调反驳说:“不要相信小报的报道,不准确。”而新疆广汇物业去年4月面对《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的批评报道,竟然以该报“不能正确反映党的路线、政策”作为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报纸进入其管理服务的73个居民小区和办公楼。因此,网友“神标侠侣”抚掌叹息:今天“习惯性删帖”已经无处不在,遇事首先想到去公关,去屏蔽,去封杀,就是缺少“对舆论监督的天然敬畏和谦逊”。

  “推普废粤”和文化维权

  广州市某政协委员的一份建议电视台增加普通话节目的议案,被民众误读。7月25日下午3时,广州江南西地铁口人头汹涌,约三千市民在此聚集,抗议所谓“推普废粤”。所幸的是,这场“文化维权现场活动”和平落幕。一方面,到场民众无论怎样激愤和亢奋,但心态平和,人散后现场干干净净没留下一张纸片;而在其对立面,警方严阵以待却又始终把行动限定为维持现场秩序,而不是过度反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则轻松幽默地用粤语澄清:“推普废粤”是根本不存在的伪命题,是无事生非的“无厘头”。

  著名网友笑蜀在博客里写道,不同于其他一些地方类似的公民集体抗争“被敌对”、“被精神病”、“被失踪”、“被黑牢”等,广州政府和民众双方的从容克制“令人惊艳”;“原来公民行动并非洪水猛兽,原来公民生活可以那么优雅,那么美”。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下台前曾经表示:“我想说点大家很少在公众场合说、但是都心知肚明的话: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工作量,不管是按重要程度计,按时间计,按精力计,除了最核心的决策之外,其他几乎都是在和媒体打交道。”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需要培养和提升的,不仅是舆论应对能力,更是一种对民意的敬畏之心。南方网发表时评《网民言论面前,更须权力宽容和自省》。笑蜀建议:政府面对舆论压力不要一味使用蛮力,“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公民行动,开放社会博弈,在这样的基础上重建博弈规则,重建整个现代社会秩序”。这两天备受争议的叶皓也曾警告:信息的不透明将导致社会上谣言盛行,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质疑。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