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住房政治”问题应回归常识

来源:《观察与思考》杂志
2010年08月03日10:13

  住房政治”问题应回归常识

  只有将住房问题和房地产事业的“政治成分”突出,乃至压倒“经济成分”,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才可能发生扭转,走向民生与福利事业。

  ■内蒙古通辽 马涤明

  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不久前在“中国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住房分配目前已经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应从政治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于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因此,居住条件的获得是一个人人都应该拥有的权利,而不是说你有钱才可以,没钱就不行的问题。

  居住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所谓“衣食住行”,指的就是人的最基本生存所需,那么住房问题就不该排除在外。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不发达国家,基本住房制度都是福利性的。

  房地产不是不能当成一个产业,但这应该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低收入者和穷人的住房要有保障;二是它不宜被当作“支柱”,因为房地产一旦被赋予“支柱”的概念,便出现一系列的悖论—对效率和利益的无度追求导致社会公平的沦陷;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难以摒弃,等等,这些都是与我们倡导和追求的理念完全相悖的。而最重要的问题是,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造成的政府和利益集团对土地的高度垄断,严重侵犯了本应人人拥有的“地权”权益,进而助推着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社会问题。地产商的暴富,实际上是带有很大的不劳而获的性质—房地产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创造了社会财富,而是对土地的占有和垄断,藉以坐地生财。

  如果,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是国家必须向每个国民提供的保障,那么住房问题则是同样的道理—人人应该有房住。所以,学者认为住房分配首先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实际上中央所倡导的也是这种主张—逐步实现“居有所住”。然而,“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却成了我们实现这一主张的最大障碍;不论是房价的持续飞涨并由此潜在且不断被吹大的经济泡沫,还是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都是“支柱”概念的产物。那么,这个“支柱地位”一天“不动摇”,所谓“住房分配是政治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说法”上,“居有所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恐怕只能是一种理想和方向。开发商可以公然说“房子本来就不是给穷人建的”,站在商人的角度上,也确是大实话;而正因为商人们说了大实话,执政者才更要对这个问题“从政治的角度进行思考”。

  虽说中央政府要求逐步增加保障房建设,住建部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这580万套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然而还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相对于百姓住房难的现实情况,每年增加的保障房可谓杯水车薪;二是“支柱产业”与保障事业争嘴的问题,极大地制约着保障房供应。不论地方的重视程度,还是保障政策的力度。

  只有将住房问题和房地产事业的“政治成分”突出,乃至压倒“经济成分”,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才可能发生扭转,走向民生与福利事业;本应依附在人人享有的“地权”权益上的居住权利,才可能实现本质的回归。

  居住是人的基本权利,应属于常识。本文所述,也都是常识,已经被学者、专家和公众重复过无数次的基本常识。然而,只有这些常识被不断地重复下去,或许才能促使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尽早向常识回归吧。

(责任编辑:news10)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