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钱伟长生前照片(1988年3月摄)。新华社发
新华网上海8月7日电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同志191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系研究所学习,后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并于194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北京市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83年后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
这是钱伟长生前照片(1987年3月摄)。新华社发 钱伟长同志是第一、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早在193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时,他所作的硒的单游离光谱分析开创了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他同导师一起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该理论给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方程后来被科学界称为“钱伟长方程”。1942年,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担任研究工程师,与钱学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的《变扭率的扭转》一文,被冯·卡门称为自己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弹性力学论文。1951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后来又与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他研究提出的有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参数摄动解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称之为钱氏摄动法。1980年他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不仅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广泛涉猎中文信息处理、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等领域。1982年他因广义变分原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4年他创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同年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钱码”,对中文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56年他被波兰科学院选为院士,还多次出席国际力学会议,并担任《国际工程科学月刊》等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
这是钱伟长(中,当时为清华大学教授)和教员们一起进行科学实验(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钱伟长同志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力学专业。他主持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1957年,他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文,提出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等重要意见。他多次呼吁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调任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他首先提出了破“四堵墙”的口号,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各院系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大力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1994年后,他一直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校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辛勤耕耘,倾尽了心血。
钱伟长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立志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决心弃文从理,毅然由清华大学历史系转学物理。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是清华大学民族解放先锋队发起人之一,曾与同学一道骑自行车到南京为抗日请愿。1946年5月,正当他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谢绝冯·卡门的挽留,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回祖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他拒绝了美国有关方面对他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他多次在清华大学发起抗议蒋介石政府腐败和独裁统治的签名活动,并热情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之中。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还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他都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贞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多次表示,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精神,真正使得党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言有纳、议政有途、大有可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他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时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钱伟长教授(前右),应邀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讲课,并认真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钱伟长同志是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他1952年加入民盟,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名誉主席。多年来,他带领广大民盟成员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不断为保护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而呼吁,到重庆、杭州、绍兴、南京、苏州、扬州、曲阜等地深入调查。他对福建马尾港口提出的“束水攻沙”治理方法等,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采纳。1989年,77岁高龄的他出任“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组长,一干就是14年,为试验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勇于探索、积极开拓的精神,深入实际、认真实践的作风,以及不凡的学识与智慧、气度与魄力,都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广大民盟成员。他轻个人进退、重事业兴衰,于1996年主动辞去民盟中央副主席职务,推动了民盟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体现了老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风范。他始终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开创民盟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1971年4月,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钱伟长与参观学校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在一起(1971年4月12日摄)。新华社发
钱伟长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十分关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多次参加或率领全国政协代表团出国访问。他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宗教小组组长、区旗区徽评审委员会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作出了积极贡献。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期间,他多次接待与接触了前来大陆参观访问、投资洽谈的台湾及海外朋友,在传播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展与华侨华人多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晚年身卧病榻仍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钱伟长同志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