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伊春飞机失事 > 10伊春客机失事评论

评论:伊春客机事故说明若与风险赛跑 注定会输

来源:山西都市报-三晋都市报
2010年08月27日07:48

  24日21时36分,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伊春林都机场附近失事。机上共有96人,其中乘客91人,机组人员5人。客机失事已造成42人遇难,54人受伤,其中7人为重伤。有关方面正全力开展救援工作,并开始调查事故原因。目前,失事客机的“黑匣子”已全部找到。

  当2004年“11·21”包头空难留给我们的创伤渐渐愈合,当中国民航连续2102天“零事故”让我们几乎忘掉风险,伊春空难却残酷地让整个中国再一次沉浸在悲痛之中。  

  尽管失事客机原因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才会得出一个相对完整和清晰的调查报告,但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有一个细节令人唏嘘不已。出事客机所执行的是前不久刚刚开辟的夜间航线,而早在2009年8月27日,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就明确指出,“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显然,现实中的“不宜夜航”并没有遵循早已划定的时间表。 

  由于夜间视线条件较差,且机组人员容易疲劳,俗称“红眼航班”的夜航一直以来都是飞机出事的高发区。2002年“5·7”大连空难后,民航总局一度全面叫停“红眼航班”的夜航班线。后来随着航班安全形势的好转,夜航禁令在2006年悄然破冰。然而,连续多年的“零事故”并不代表危险离我们远去,夜航解禁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高枕无忧。对于一些环境复杂的机场来说,夜航的危险系数更高。据报道,发生空难的伊春机场是去年8月才通航的新建机场,地处山谷交汇漫滩处,夜航条件较差。基于此,南航才会在“伊春机场飞行安全措施”文件中,特别指出“不宜夜航”。令人扼腕的是,我们在一年前预见到了危险的存在,却天真地以为可以与风险赛跑,然而最终未能避免一年后悲剧的发生。  

  商业利益是航空公司热衷“红眼航班”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利用夜间飞机空闲时间安排飞行,有助于提高飞机利用率,降低航班成本;另一方面,夜间航班往往价格低廉,与火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相比更具竞争优势,是挖掘低端市场消费潜能的有力法宝。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潜在的风险被抛在脑后,安全警告被当做耳旁风。诚然,商家可以逐利而来,相关部门却不容回避责任。伊春空难,凸显诸多安全监管环节的集体失守。南航公司早在一年前发出了“不宜夜航”的通告,民航管理部门为什么没有下达禁令?既然伊春机场夜航条件恶劣,河南航空公司的夜航班线为何在本月10日顺利批复?一系列问题背后,有没有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魅影,值得深挖;伊春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红眼航班”在安全的边缘游走,值得追查。  

  连续2012天“零事故”,迄今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一连串耀眼的光环遮盖着问题和隐患。现实是冷酷的,与风险玩争分夺秒的游戏,我们注定会输。伊春空难,让人们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安全重于泰山”的真谛。目前,河南航空旗下的所有航班已经停飞,根据以往的经验,各地又将对航空公司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只是,“亡羊补牢”的补救还能挽回那些逝去的生命吗?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