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中国多地遭暴雨洪水袭击 > 南方遭暴雨袭击消息

水电铁军写忠诚 武警水电三总队勇战洪魔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8月27日10:05
  中广网舟曲8月27日消息(记者孙崇峰 通讯员史志强 杨玉成 刘辉)8月7日以来,甘肃舟曲,四川德阳、绵竹、映秀、都江堰等多个地区爆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武警水电三总队闻令而动,多路出击,多条战线作战,38名师团级干部、1000余名官兵不分昼夜的奋战在抢险一线,先后完成废墟大搜救、堰塞湖排险、道路抢通三大战役,用忠诚谱写一曲曲战歌,用不屈的脊梁为灾区人民撑起了一片蓝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

  鏖战白龙江

  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灾区发生后,8日14时,武警水电三总队300余名官兵和100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在副总队长王殿林的率领下,从成都、广元、阿坝、攀枝花、绵阳、甘肃文县等6个方向,同时向甘肃舟曲灾区开进。与此同时,水电二总队也抽调55名官兵和10台(套)大型机械设备向灾区进发。水电官兵星夜兼程,始终保持不间断指挥,连续行军15个小时后安全到达灾区。

  泥石流冲毁冲垮民房,大量土木被冲入江中,聚集在县城下段的瓦厂桥桥洞,从三眼峪入江口至瓦厂桥约1公里的江道淤积体厚达9米,淤满河道,阻断白龙江,将县城沿江两岸的房屋淹没在四、五米深的江中。关键时刻,抢险指挥部将堰塞湖排险任务交给了武警水电部队。

  由于泥石流将瓦厂大桥牢牢堵死,奔腾的白龙江被拦腰截断,形成的堰塞湖,江水从桥面和两侧的街道穿流而过,日益上涨的湖水犹如凶猛的野兽,在白龙江上肆意横流,大桥上游水流已经冲进二楼,严重影响了救援行动。

  9日上午8时,武警水电部队所属二、三总队紧急派出数十台挖掘机同时在瓦厂桥开展抢险。十一支队教导队大队长张福民带领十支队上士徐有根开着挖掘机第一个冲进急流。挖掘机身处急流,脚下浊浪排空,湍急的洪水将挖掘机冲得来大海上的一叶小舟来回摆动,浪头一个劲地向上蹿,洪水只差20厘米就将淹到挖掘机的驾驶室。强大的泥石流造成的堰塞体结构极为复杂,既有巨石,木头、还有电线及破碎的家具,加上桥上的钢筋纵横交错,给开挖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张福民和徐有根迎难而上。经过四台挖掘机连续48小时的奋战,瓦厂桥洞不断扩大,随着河道的不断加深加宽,水位缓缓下降,堰塞湖险情基本消除。 泥石流在三眼峪形成的坝体深达七八米以上,夹带大量毁损建筑垃圾,含石量约20%左右。如果不在汛期来临前完成对这些堆积体的处理,不但灾区群众不能重返家园,还将直接威胁下游近十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如果按正常施工至少也要1个月的时间,但汛期不等人。如何打开多点作业的工作局面?如何确保节点工期的顺利实现?

  10日,武警水电部队前指提出采用路基箱的方案,他们与上海取得联系,国家防总紧急调拨路基箱480块,采取飞机空运、火车陆运送至舟曲。13日,首批三个架次的货运专机将80块路基箱从上海紧急空运到舟曲。随后,水电官兵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在罗家峪坝顶,用近3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路基箱铺设任务,官兵们在白龙江五个点上一字排开,同时展开作业,他们背水一战向白龙江发起了攻击。官兵们每天都要经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多少次遭遇塌陷,有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无从记录。14日,一辆装满石料的自卸车正在倒料,当车倒至距江边还有2米时,突然车子一歪,安全员刘建斌感到路基在下沉,便迅速吹响警戒哨,指挥着人员车辆撤离现场,并呼叫距自己不远处的挖掘机前来救援,当挖掘机赶到自卸车的位置时,自卸车后轮已经陷进淤泥。挖掘机将自卸车推出了险境,就在人员和设备刚刚撤离现场时,刚刚清理出来的坝体再次被淤泥掩埋。这样的险情每天都发生,官兵们都已经习惯了。

  经过武警水电部队60台大型机械设备的不间断施工作业,15日下午14时,被洪水淹没近8天的瓦厂桥第一次露出江面,实现了白龙江左岸瓦厂桥至三眼峪全线贯通,堰塞湖抢险取得重大进展。

  17日7时40分,根据舟曲抢险救灾军联指命令,武警水电部队8台挖掘机从兰州军区搭设好的钢桥上顺利通过瓦厂桥渡过白龙江,对右岸河道的卡脖子工程全面展开施工作业。四级警士长苗发贵,有着16年兵龄的甘肃酒泉老兵,开着挖掘机第一个冲到了右岸,凭借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积累的经验,他一边用路基箱铺路,一边一米一米往前推进,后边7台挖掘机在后跟进,并挖掘江中的淤泥。挖掘机在路基箱上清淤掘进,上下颤动,就像坐船一样。突然路基箱倾斜15度,挖掘机的履带全部陷入淤泥,说时尽那时快,苗发贵操纵驾驶杆,迅速后撤,如果晚一秒,就可能造成挖掘机陷淤泥而不能自拔。 在不到1公里长的江段,近430名官兵背水一战,水电二总队总队长邹永明、三总队总队长周庆丰分别带队在白龙江两岸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官兵们一边探过右岸的堆积体处理险情,一边启用推土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清除塌方,数千方的堆积体被一铲一铲的清除,一米一米的向前艰难推进。官兵们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人歇机械设备不停,饿了就吃一块面包,困了就在车中打个盹。8月10日,水电十支队总工程师王彦虎的父亲出了车灾,大腿骨折,伤势严重。由于白龙江抢险任务紧急,他是专业技术骨干,便给妻子打电话,让其照顾好父亲,便又立即投入抢险战斗。水电二总队的副参谋长廖敬光,从玉树地震灾区回来不久,就做了手术在家休养,这次又来到舟曲抢险现场。

  从瓦厂桥至城关桥,虽然只有1.2公里的路程,特别是在泥石流堆积体上作业,松软的堆积体不动则已,一动必陷,而挖掘机作业时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震动体,操作手工作时要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周围的动静,施工起来真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18日,突击队推进到城江桥附近一个段面上,这里工作面狭窄,下面是水流湍急的临时河道,人都站不住,机械运转的难度可想而知,还要面临随时塌滑的危险。为此,十一支队支队长汪友才和十支队总工王彦虎多次实地勘察,反复地研究施工方案,最后决定采取先垫土、后通过、再迂回、削坡修路的方法通过了这段“绝地”。

  17日至20日是,舟曲暴雨不断,上游洪水来势凶猛,出现排险、水毁,再排险、再水毁的局面。对于官兵来说安全风险很大,但排险一刻也不能停止。瓦厂桥堰塞湖虽经过第一阶段的排险,但上游洪水的不断,水位比第一次排危前还高,如不及时疏通白龙江,一但上游堰塞湖溃坝,便会形成多米诺效应,将给灾后重建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白龙江两岸,武警水电部队突击队科学划分施工任务,严密组织施工工序,积极创新施工方法,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利用装备技术优势进行施工作业。

  在8月24日晚上20时,经过水电官兵17天的连续作战,顺利实现了右岸河道疏浚合拢,并向城江桥上游推进了200米,瓦厂桥至城江桥的一条长1200米、宽42米、深7米的泄流渠全线贯通,被当地村民称为“白龙江上又一峡”。据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刘松林少将介绍:水位已经下降了3米,随着水流的不断冲刷,泄流渠还在加深加宽,基本能满足泄洪要求。 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说,“白龙江的抢险难度比唐家山堰塞湖还要大,泥石流堆积体面积大、深度大、淤泥多,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武警水电部队靠人工力量,疏浚河道1200米,将水位下降3米,很不容易。”

  再战映秀湾

  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救援时,武警水电三总队官兵挥师震中映秀镇,抢通道路、清理废墟,为灾区救援和重建做出了贡献。

  如今,当泥石流阻断岷江,再次危及映秀数万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时,这个总队官兵再次把艰险踩在脚底,与突发的自然灾害展开又一轮殊死较量。

  14日,受强降雨影响,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银杏乡毛家湾、东界脑形成了两处堰塞湖。

  凌晨,望着窗外下个不停的暴雨,武警水电三总队政委翟从福彻夜难眠。“首长,支队映秀项目部受泥石流袭击,无人员伤亡。映秀多处发生特大泥石流,灾情不详!”。十一支队政委刘智勇报告。

  “迅速清点人员和设备,马上投入抢险。”挂掉电话,翟从福马上与正在舟曲指挥抢险的总队长周庆丰沟通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部署抢险任务,对抢险兵力部署重新调整,承担什邡市马槽滩堰塞湖抢险的十一支队将任务转交九支队,迅速回援映秀,确保当日展开抢险。8时,副总队长王泉带领120名官兵,携48台重型抢险设备,紧急赶赴映秀灾区。

  9时30分,十一支队副支队长王淑建带领20名官兵、7台挖掘机开始在堰塞体上率先打响抢险攻坚战。如何让肆虐的岷江洪水回到原来河道,解除对映秀镇的威胁? 王泉带领前指抵达现场后,迅速组织专家召开“诸葛会”,周密拟定抢险方案。十一支队副支队长王淑建提出建议:“在河床中心堰塞体上采取以开挖为主、爆破为辅形成泄洪槽的手段,在右岸同时填筑拦洪堤。这样,泄洪槽开始泄洪后,挖掘机继续深挖,同时用爆破手段清除孤石,一边泄洪,一边拦洪,既可以缓解拦洪的压力,又可以通过逼回的洪水冲刷泄洪槽,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淑建的建议让所有人心头豁然一亮。随后,他们提出的“左疏右堵,两翼并进”方案被四川省水利厅采纳。 抢险施工按既定方案实施。战士冯贵全身着的橘红色救生衣,在夜色里异常醒目。他微眯着眼睛,专注地看着对面被泥石流侵蚀得伤痕累累的山坡。他说,在堰塞体上施工,安全隐患极大,已经很松动的山体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垮塌。堰塞体上战友的安全都系在我的身上,半点也不敢分神。

  堰塞体上到处都是淤泥和零散的石块,一不小心陷下去,就是半腿泥。堰塞体上很难承载重物,即使是在松软泥泞地面上作业的履带式挖掘机,也面临重重困难。

  士官张祖提在开挖泄洪渠时,突然感觉车身一抖,挖掘机就不动了,开始慢慢往下陷。他赶紧爬出驾驶室,跳到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半个小时后,这台机器已经陷进去三分之二。

  尽管艰难,官兵没有一人退缩,排险工作仍然进行。

  14日21时,堰塞体上形成泄洪槽雏形。15日12时,水电官兵在堰塞体上开挖土石达4万立方米,泄洪槽顺利实现过流,桀骜不驯的岷江水开始沿着水电官兵指定的线路无奈东流。16日12时,经过官兵近40小时的鏖战,一条上宽20米、下宽15米、深10米、长500米的泄洪槽开始大量泄洪。同时,右岸拦洪堤长已达200米,洪水对映秀镇的冲击明显减弱,险情基本排除。

  会战石亭江

  8月13日凌晨,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瞬间堵塞四川德阳境内的石亭江干流河道,形成了燕子崖、军区桥堰塞湖,彼此相距不到1500米。燕子崖堰塞湖水约160多万立方米、军区桥堰塞湖水约为12万立方米。两个堰塞湖的是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什邡市红白镇、蓥华镇等多个乡镇,人口密集,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溃坝,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接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德阳市政府请求,8月14日上午5时,武警水电三总队火速抽调45名官兵、6台抢险机械紧急赶往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14日11时,当部队行至龙行沟时,前方道路多处塌方,100多名群众和近50台车辆无法通行,在场巡查险情的什邡市委李书记焦急万分。总队立即抽调4台抢险机械、10名官兵,冒着随时可能滑移的泥石流,义无反顾地投入抢通战斗,在总队副总队长梁建忠的指挥下,经过2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开挖土石方达2000多方,顺利地抢通道路,确保了红白镇通往龙行沟唯一道路的畅通。

  14日13时,部队到达堰塞湖抢险现场。为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总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副总队长梁建忠带队,冒着塌方、滚石的危险,步行6公里进入燕子崖堰塞湖现场,堪测险情,制定抢险方案。一路由九支队政委徐强国带队处理军区大桥堰塞湖险情。

  由于连日暴雨,从红白镇到堰塞湖的公路多处出现塌方和淤塞、山石到处滚落,交通中断。只能采取“挖掘机清淤、装载机铲石、人工配合排障”的办法,边修路边向前推进,抢通道路8公里。14日下午,官兵们按照“顺沟扩槽、挖爆结合、以爆促挖、多点作业”的战法,在上下游同时展开,抓紧对两个堰塞湖进行排险,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对被泥石流和杂物阻塞的河道进行淘深拓宽。

  在军区桥堰塞湖抢险现场,水电官兵采取“水上清漂、桥前桥后淘淤、下游河道疏浚、孤石爆破”等办法,清理河面和桥上堆积的漂浮物50立方米、疏通河道280米、开挖清理堰塞体堆积物10000立方米。在燕子崖堰塞湖抢险现场,紧急抢修进场便道300米、填平山洪冲沟1个,使用炸药4500公斤、雷管2000发,先后进行了5次爆破作业,对堰塞体分层开挖、降低水头,分期泄洪。 经过水电官兵的连续5天的艰苦奋战,石亭江上游军区桥堰塞湖的水位已经下降6米、下游燕子崖堰塞湖的水位已经下降4米,两个堰塞湖对下游两岸人民的威胁正在得到逐步减轻。目前,水电官兵仍在战斗。

  驰援绵远河

  13日凌晨1时,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清平乡因强降雨引发多处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汉旺镇至清平乡的汉清公路中断,清平乡境内绵远河因泥石流堵塞导致河水改道,形成小岗剑堰塞湖,清平乡成为一座“孤岛”。

  灾情就是命令。13日5时,参与前期处置绵竹市汉旺镇小岗剑堰塞湖的武警水电第三总队80名官兵紧急驰援,到达灾区后,迅速投入搜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救援战斗。

  8时,按照清平乡泥石流抢险现场指挥部指示,水电三总队出动40名官兵,4台大型施工设备,展开清平乡至棋盘村的道路抢通。一路官兵操纵着大型挖掘机和装载机清理堆积在路面的泥石和杂物,一路官兵用铁锹清理路边杂物。在烈日下,狭小的挖掘机中如蒸笼一样闷热,人即使坐在里面也汗流不止,操作手在操作室里啃点干粮、喝点矿泉水。17时,清平乡至棋盘村的道路终于被抢通。就在官兵们为打通道路而欢欣雀跃的时候,刚刚修好的园包村两处道路再次被洪水冲毁,官兵们立刻再次操纵着机械设备,从附近收集大块石料进行填筑,天色渐渐暗下来。 15日天刚蒙蒙亮,官兵们又展开了道路抢通。上午9时,下起了大雨,为了尽快抢通道路,让运送到清平乡的食品能在最快时间送到群众手中,官兵们顾不上穿上雨衣和水靴,冒雨坚持施工。16时30分,在官兵们的不懈努力下,道路终于全线贯通,车辆和大型施工设备安全通过,现场群众欢呼着涌向清平乡,领着救灾物资返回家中。

  经水文监测员测量,小岗剑堰塞湖水位为60.9米,这样的水位,距要让前方路段露出水面还需再降3米以上。

  要让堰塞湖水位下降3米,只有靠水电部队在堰塞湖坝体上开辟溢流槽。

  8月21日下午15时,水电三总队调集大型机械,在壅塞体上开挖导流槽,决战小岗剑的战斗打响。

  水电官兵踩着碎石泥浆,抢时间、争进度,争分夺秒抢,拓宽河面,加大流量,让泄洪量达到最大,最大限度降低水位,尽快恢复被堰塞湖淹没的道路。

  抢险官兵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本着科学安全、便于实施的原则,实施“束水排沙、水流归槽”的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填巨石、清淤泥的方式,在左岸半山腰处沿老路基铺设便道,在靠近河道处新筑另一条便道,高低两线齐头并进;利用河水断流、暂无来水之机,抓紧疏通下游河道。

  22日中午12时,导流槽被打通,堰塞湖水顺着导流槽倾泻而下,顿时变成了浑黄的急流。2米、10米、20米,到下午16时,通过人工拓宽、加深,导流槽成了主河道。

  酣战虹口乡

  8月18日晚,连日的强降雨导致都江堰白沙河上游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涌入河中,导致河床抬高、河水改道。19日,白沙河河水一度达到1500立方米每秒,虹口乡4000余名群众紧急转移。11时,成都市政府请求武警水电三总队出兵抢险。

  灾情就是命令。正在绵竹清平乡组织指挥抢险的武警水电三总队副总队长赵静安简单安排布置抢险任务和要求后,紧急驱车三百余公里赶赴虹口乡。14时30分,赵副总队长抵达虹口抗洪指挥部;15时,武警水电九支队支队长王永平、政委徐强国率50名抢险官兵和6台大型挖掘机抵达现场。

  虹口抢险指挥部决定,由武警水电部队实施河道开挖,将河水引入正道,随后实施河堤加固。

  20日10时30分,在河中开挖一条泄洪渠和在渠上游左侧填筑一道丁字坝的方案最终确定。11时,河道开挖战斗正式打响。4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在白沙河一字排开,实施河道开挖,挖掘机和装载机前突后进,挥舞着长长的铁臂和宽大的铁斗,将河中的泥石不停的往两侧“甩”去。

  15时30分,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为保证抢险官兵安全,赵静安副总队长果断决定撤兵回营。21日天刚蒙蒙亮,水电官兵就冒雨开始了开挖工作。 8时,为了确保河水能按照设计进入泄洪渠,总队前指决定,从河道左岸至泄洪渠上游填筑一道长85米、宽10米、高2米的丁字坝。8时30分,2台挖掘机冒险趟过湍急的白沙河,实施丁字坝填筑任务,一块块巨石抛入河中激起浪花朵朵,一斗斗土石堆积成一座小型挡水坝。随着泄洪渠逐渐加深加宽、丁字坝一米一米往前延伸,流入泄洪渠的水越来越多,水流也越来越湍急。11时,随着都江堰虹口乡白沙河高原大桥段河水顺着武警水电三总队官兵开挖的泄洪渠倾流而下,被泥石流掩埋的白沙河河道回归正道,危在旦夕的虹口乡高原大桥保住了。虹口抢险指挥部指挥长、都江堰市市委组织部部长陈扬杰紧紧握着赵静安副总队长的手说:“虹口抢险中,你们水电部队立了大功,我代表虹口人民感谢你们!”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