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 > 10深圳30年消息

奇迹是怎样发生:特区30年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6日11:02
  特区在路上

  30年前,当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当10年动乱使我们的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时候,中央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策,就是创立经济特区。这是一个对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影响、对其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决定。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我们都目睹了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看到了今天特区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巨大变化。我在地方工作的时候,从1983年到现在,每年都要到深圳、珠海来,对特区非常有感情。30年了,总结特区发展经验,展望特区发展的未来,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特区在30年的基础上重新出发,发展得更好一些。回顾起来,办特区的过程中,我们有几件事做得非常好,我把它总结为“六定”,这“六定”表现了非常高超的政治智慧、领导艺术、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

  第一,定名。我记得是1979年4月21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八字方针”,叫“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当时“改革”的提法份量还不是很重,而“整顿”和“调整”比重要大得多,位置更靠前。那时候改革刚刚启动,怎么改、怎么做?各方面都在探讨。刚提出搞特区时,国际上有所谓的“东亚模式”,有什么“出口加工区”,也有成功经验的“出口贸易区”。那么我们搞什么?当时广东提出来要办这么一个类似的加工区,邓小平同志讲,就叫“特区”,如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这就是“定名”,这个定名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一下子把我们自己办的这样一个“区”和国际上已经搞的“区”区分开了,咱们定在“特”上。

  第二,定策。定策就是定措施,邓小平同志讲:“中央没有钱,给你们一些政策,杀出一条血路。”定策就是给政策,给特殊政策,给区别于旧的传统体制的政策。给政策就是给活力,后来特区在发展中遇到种种责难的时候、遇到坎坷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特区的政策是放,不是收。”这就叫定策。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央不断地制定一些政策,给特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三,定位。搞了一段,总得给特区确定一个任务,确定一个方位,明确它是干什么的。邓小平同志讲特区是“窗口”、“试验田”。现在我们回头看看,那时候中央实际上将特区和内地的关系、特区体制和传统体制的关系、特区和港澳的关系、特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综合分析之后,确定了特区的定位,就是“窗口”、“试验田”。那时我们在地方工作的时候,都要跑到特区来“南天取经”,学习改革发展的经验。

  第四,定性。特区一经产生,在传统体制上切出这么一块,给予特殊政策,让它去杀出一条血路来,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发展的环境非常艰难,在那个时候各种争论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姓“社”姓“资”的争论。还是邓小平同志为特区定了性,它不是资本主义,按照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发展思想,特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实际上既是特区发展中的一次思想解放,更是我们全国改革和发展的一次思想解放。这个性定得非常好。

  第五,定向。拿出这一块,全国的资源都往这里拥,要从国外引资,那么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涉及到特区发展道路问题。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那时讲特区要搞外向型经济,提出了“四个为主”,这个很厉害,一下子把特区推向了世界,成为我们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发展方面搞外向型经济,体制方面就是市场经济的取向,这就是特区的定向。所以,特区一经产生,实际上就成为我们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示范场。80年代初要调整农产品价格,广东这边的鱼和副食等农产品放开后,价格一下子就上来了,全国舆论哗然,那时我们的报刊不多,只有200多家报刊,舆论一哄而上批评。虽然经过了强大的舆论轰炸,但是就是这样一点现代市场经济的星星之火,从特区走向了全国,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这样逐步地建立起来的。由此,我想到,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时被形容为“发疹子”,还讲了资本主义十四、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星星点点地出现了,然后像“发疹子”一样发展起来了。我们的现代市场经济也是这样。

  第六,定理。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特区发展的经验,形成我们特区发展和建设的理论体系,形成一整套的观点、方法、政策和措施,并且适时地把这些东西经过转化推向全国,这叫定理。这对我们全国的发展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我们回顾特区发展的30年时,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很好地总结和研究。

  总之,我们的经济特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对今天中国在当今世界地位的确立、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的贡献。一路走来,非常坎坷,成就辉煌。

  经过了30年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在路上,我们的特区仍然在路上,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的特区要一直“特”下去,“特”的形式不能变,“特”的力度可以更强一些。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特区仍然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一是要进行新理论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二是要进行新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三是要进行新方式的探索,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这次金融危机,各方面都在谈“中国模式”,对“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我们党没有讲过一句话,这不是我们说的,这是外国人强加给我们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有一个“中国模式”的话,特区对这个“模式”的形成是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的。所以,对新发展方式的探索,特区应当做出新的贡献。四是要进行新体制的探索,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特区以极大的勇气进行探索,积累经验。五是对解决新问题的探索,我们现在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很多,怎么样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走向世界的前沿,也应当进行探索。(陈宝生) 新的历史起点 新的思想解放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全国都在注视特区,聚焦特区。如何在而立之年再出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坚定推进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改革明显的特征是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好处是可以减少阻力,容易起步与成功,避免巨大动荡与风险,逐步积累经验。但是也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助长机会主义行为,留下后遗症,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腐败环境与权力寻租;损害社会公平等等。

  在改革30年后,改革的疲劳症显现,改革的动力在减弱,改革的共识在减少,对改革的质疑在增加,改革的代价、成本、难度在增大。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30年积累的社会矛盾凸显,改革到了十字路口。在一些研讨会上,有学者说得很重,比如不能把改革“空洞化”,不能让改革成为“半拉子工程”等等。为此,有学者提出要凝聚“再改革共识”,有学者提出当前急需“新一轮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的系统性、艰巨性,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特别是改革关系到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利益不同和认识不同,出现一些争议甚至非议,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还会受到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会面临许多挑战。我们强调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思想解放,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从理念和思路上讲,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充分注意。

  一是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公平与正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增强改革的普惠性,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敏感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矛盾复杂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的机制和平台。

  四是更加着力改善民生。执政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交通、能源、住房、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就是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民生问题是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着力点、结合点和交汇点,既体现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又是党执政能力的检验尺度。

  总括以上四点,就是改革和发展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以利益协调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路径。一句话,就是把坚持改革的方向性与改革成果的普惠性结合起来。 重视加强文化建设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强调文化的作用。为此,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文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深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是上游,是高处的水,要占领文化的制高点。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国内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的坚定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充分认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30多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如何在硬实力的基础上提升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民族的复兴需要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奇迹的背后,必然有文化信息、文化标识和文化密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应当特别关注:一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既要看到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又要看到没有硬实力为基础,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也将受到很大限制。二是软实力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文化的关系。孔子、儒学,当然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符号、重要资源、重要内容,但是千万不能把传统文化和软实力划等号,而是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文化。如果只是文化的“啃老族”,那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就是说,从文化软实力的外部看,要强调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统一。从文化软实力的内部看,要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

  第三,充分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优秀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那时候人还是有精神的。现在物质极大丰富,可精神却变得空虚了,特别是庸俗、低俗、媚俗成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关注。

  当前的问题一是功利化,一是低俗化。而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没有了格调,没有了品位,没有了境界,甚至没有了底线。而功利化和低俗化结合,则使问题更加严重。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最典型的例证有两个:一个是近来议论纷纷的争抢“西门庆故里”,再一个就是不久前遭到广泛批评和诟病的“电视相亲节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赤裸裸地呈现在荧屏上,而主流价值观反而边缘化了。这种靠“出位”靠“雷人”哗众取宠,靠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来吸引眼球的做法,再也不能任其泛滥,非下大力气加以根本扭转不可。否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成为空谈。(郭建宁)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