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江苏富豪回应“慈善晚宴” 高调与低调对比鲜明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0年09月13日11:59

  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码涨过200万美元,富豪们仍趋之若鹜。但巴菲特携手比尔·盖茨张罗的9月底北京慈善晚宴,在大多国内富豪的眼中却成了避之不及的“鸿门宴”。

  江苏富豪:“高调”与“低调”对比鲜明

  有哪些人接到了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邀请?是否准备出席?记者对部分省内知名的企业家进行了调查。

  高居江苏富豪榜榜首的张近东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收到慈善晚宴的邀请函。”红豆集团周氏父子称也未接到邀请,集团宣传主管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其实,“我们有自己的从事公益事业的方式,每年我们都为社会做很多事”。百兴集团行政总监王小姐则介绍,企业未收到邀请,即使收到邀请也不会凑这个热闹,“我们有自己的公益理念”。

  一些企业家在接受调查时甚至显得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

  “这个问题我不能说。”常州某大集团老板坚决回绝采访,有没有接到邀请,如果接到邀请了去不去,一概作出“不知道”的回答。还有不少企业家一听到“慈善晚宴”的话题,立即就说“我在开会,对不起,再见!”仿佛电话听筒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省内企业家中唯一“高调”呼应的是“中国首善”陈光标。9月9日,陈光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说非常乐意去赴“慈善晚宴”,并已作出“裸捐”的承诺。陈光标称,“以前决定还要留5%,后来想想,留这5%干什么呢,还是都捐了吧。”他的公司近年每年都捐掉50%以上的利润,至今已经捐了13.4个亿。

  陈光标说,一年前,他和比尔·盖茨谈了两个半小时,主题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加深慈善事业的合作。“这次收到盖茨先生的再次邀请,我非常欣慰和高兴,这样才能给富人造成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

  陈光标“裸捐”,社会好评如潮,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是“作秀”。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需要这种真金白银的秀。”对此,陈光标告诉记者,“做好事一定要高调,一件好事,让十个人知道,就是做了十件好事。让一万个人知道,就是做了一万件好事。爱和善一定要传播,不能上锁。”他不否认他的“高调”给富人朋友们带来了压力。对于拒赴慈善晚宴的富人,他认为“这是对人生和慈善的认知不够,需要我陈光标这样的人来引领。”

  不去赴宴,也不必“一棍子打死”

  但陈光标的高调,对其他国内富人似乎尚未带来立竿见影的影响。南师大社会学专家徐翔教授认为,现在相当部分的富豪们有了一定的资本,但是社会责任感有缺失。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豪群体相比,他们第一阶段的路径是一样的,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家致富,但回报社会的第二阶段还有很大空间。从民营老板整体而言,他们的表现和社会的期望值还有一些差距。

  也有专家认为,尽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邀请在中国遇冷,但我们也要辩证看待这样的冷遇。正如巴菲特和盖茨再三声明的“不是来中国劝捐,而是大家坐一起聊聊慈善的理念。”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次邀请,毕竟它再次搅动了人们对慈善这个话题的关注。

  当今中国,整个社会的善款规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很多慈善救助还处在“微不足道”的水平。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大金分析说,目前南京一年募集的善款只有2亿元,只能量入为出。但是,正因为中国慈善才刚刚起步,或者说在蹒跚学步,所以应该给予企业家必要的鼓励和宽容。

  “富豪们不参加慈善晚宴,也不应该太责怪。”南京大学教授朱力表示,“企业家只要能创造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依法纳税,也是在创造价值,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江苏民营企业家也的确在用自己的方式施善。日前,2009年度江苏光彩事业捐赠光荣榜出炉,275家捐赠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光荣上榜。数据显示,我省民营企业捐赠的款物数额较往年继续增加,其中,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苏金鼎电动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跻身光荣榜前5位。

  用制度和文化来构建良好慈善环境

  “中国的慈善总体还是向上的、健康的,对一些事情不要大惊小怪。”朱力说,最重要的是慈善生态环境,要对慈善进行正确的评价,要有正确的导向,建立正确的慈善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慈善气候,而不要破坏这种气候,不要仅仅为了宣泄而说一些气话。总之,要用制度、规则与措施来培植慈善事业。

  西方富豪捐助公共设施,例如医院、大学,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因此他们很愿意做善事,这样既获了名,也获了利。“如果中国的慈善制度不能完善起来,这种公众舆论与富豪之间的对立、拉锯或者说博弈还会长期存在。”徐翔认为,“我们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公众尖刻的言论,而大众传媒在呼吁民众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有必要敦促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张大金告诉记者,中国一直在推动慈善法的出台,遗产税也一直有人在提,但比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培养全社会的爱心和乐于慈善事业的习惯。慈善不仅是捐点钱,也不只是社会财产再分配,实质是不同社会阶层情感和观念交流的重要手段。富人对需要帮助的人做慈善,是弥合不同人群之间隔膜的渠道。

  这场“慈善晚宴”无疑是在舆论上刮起了一股旋风,对中国富豪肯定有很大的触动。但不能指望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一来,就把中国的慈善水平和规模带到了和美国一样的水平。

  南京大学传播学专家杜骏飞教授认为,慈善首先应当是一种自我的道德约束,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一种文化企盼。“慈善不以财富论英雄,一个穷学生一样可以做慈善,慈善是一种心灵的外化。达到一定阶段,主动捐款将是水到渠成。”他认为,中国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完善制度建设,还应该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多多倡导“财富如水、乐善为怀”的财富观和人生观。  记者 陈炳山 黄伟 陈月飞 耿联 (据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