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蜱虫咬人致死 > 蜱虫消息

蜱虫病可防可控不可怕 暂未发现人际传播案例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13日21:44
  阅读提示:

  卫生部专家组完成调研,调研成果将为卫生部门制订修改相关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卫生部正组织专家制订相关诊疗方案

  河南将治疗疑似无形体病的首选药物强力霉素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出现蜱虫叮咬致人发病甚至死亡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卫生部的高度重视。今日,卫生部派出专家组奔赴商城县调查蜱虫中毒疾控、医疗救治等情况,同时为当地蜱虫患者进行临床诊断。

  今天下午,在深入调研三天后,卫生部专家组及河南省卫生厅专家组已从信阳市商城县返回。据悉,调研已取得初步成果。

  专家组完成在河南的调研工作 河南未瞒报蜱虫病例

  此次专家组成员不仅有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河南、山东等地的基层医生也加入其中。

  卫生部专家组赶到商城后,多次赶赴当地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以及商城县多个乡镇,对蜱传疾病的防控和治疗进行了督察和技术指导。在商城县人民医院,专家们还对一线医生进行了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商城县医生、商城县19个乡的医生,以及信阳市治疗蜱虫叮咬病例较多的几位主治医师。

  调研组了解到,2009年,商城县发现疑似无形体病病例87例,死亡5例;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20例,死亡1例,当地平均一个村一个病例,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月份至8月份,94.2%的患者为农民,其他则为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等。病患相对集中的年龄是50岁以上,其中男女的比例为1:2.7,发病地点则集中在浅山丘陵地带。因当地三分之二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留下村民以老人和妇女居多,所以上述数据并不具备精确的流行病学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修正。经过当地宣传,村民和村医对无形体病已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专家组组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王世文表示,此次调研成果将为卫生部门制订修改相关防控方案提供依据,其中包括今后相关疫区的医务工作人员将在上岗前接受无形体病的防控培训。目前蜱传疾病疫区的划定尚未明确,此次事件能否使得相关部门对我国整个防疫体系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突破,只能等向卫生部汇报之后再研究决定。

  针对外界对死亡人数的质疑,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称,已经责成商城县疾控部门做详细调查。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首例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症状的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截至目前,河南省共监测和报告557例疑似无形体病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许汴利介绍,发现疑似病例后,当地疾控部门立即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病例的监测,并制定了诊疗的方案,从来不存在瞒报此事。许汴利解释说,流行病学病例的确定与老百姓的直观认识并不完全相符,而且还要排除其他死因,才能最终确定为该种病例。另外,有些患者在家中死亡也给数据统计造成了困难。

  致病病毒已确认并分离 暂未发现人际传播案例

  一种叫布尼亚(音译)的病毒出现在近期国内部分地区蜱虫叮咬事件中。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卫生部正组织专家制订相关诊疗方案。这一说法得到专家组成员之一、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系主任、北大第一医院徐小元教授的证实。据介绍,“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这一病毒的最后名称并未确定。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及脑炎。

  据介绍,2006年安徽省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随后我国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发现部分人群的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提示感染过无形体。据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因蜱虫叮咬人体而引起的。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专家组介绍,目前致病元凶或将锁定为这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徐小元教授说,诊疗方案中将包括病毒的监测、诊断、鉴别、治疗等内容,目前这一病毒仍然需要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发病年龄以40岁—70岁居多。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这一病毒主要通过蜱传播,目前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

  专家表示,商城县出现的疑似无形体病病例基本上可以肯定为蜱传疾病,可以引起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但根据其传播特点和传播途径而言,这种病是可防可控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下一步,有关部门将重点研究蜱传病原体原宿主的情况。

  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蜱虫叮咬?

  “这种病在教科书上没有记载,人类对它的研究很有限。但通过对无形体病预防技术指南研究后,发现该病也是可防可控的。”据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介绍,预防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环境防治: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二是化学防治: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三是生物防治:用生物农药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四是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等。许汴利表示,河南省卫生部门已指导群众开展防护工作。

  河南省卫生厅负责人表示,通过三年多的防控工作,河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此类症候群病例的监测报告系统,培训了各级各类临床医生和疾控工作人员近千人。通过宣传使当地群众对于此类症候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了一定提高,一些群众在劳作和生活中能够采取一些基本的个人防护措施,病例的及时就诊率也已大大提高。

  记者采访多名疑似病例家庭发现,因为新农合对急诊费用报销的限制,以及治疗无形体病的特效药不在报销药品目录中,给患者家庭造成负担。对此,河南已经批准将治疗疑似无形体病的首选药物强力霉素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保证首选治疗药物及早足量使用。(人民网郑州9月13日电 记者 曹树林报道)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