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曹操高陵的各种质疑中,有不少人用出土文物材料与历史文献记载是否吻合来质疑,还有人甚至用不见于文献记载来推断曹操高陵出土文物造假。昨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界的老专家杨焕成、杨育彬、任常中,老专家们认为:历史文献的局限性,往往需要依靠考古学成果来补充,考古工作中发现文献没有记载的东西非常正常,不能因为文献上没有就怀疑其造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杨育彬研究员说,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结合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不少重要的考古发现起到了证经补史的作用。大量的战国、秦汉竹简文献出土,不仅使历来被怀疑是伪书的《尉缭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成了真书,还发现了一批不见于现存传世文献的古佚书。
杨育彬说,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已非传统史学的附庸,也不仅仅是证经补史的工具,已经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由于年代久远,与出土文物不少是难以对应的。历史文献的局限性往往需要依靠考古学成果来补充,大量的信息要靠考古学来进行独立的提炼和解读。
河南省博物馆原馆长任常中研究员认为,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层学。地层是有规律形成的,早期的堆积在下面,晚期的堆积在上边,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改变的。只要是晚期动土,必然会扰乱和打破早期的地层。也就是说,地层是造假不得的,人为地把晚期的东西埋入早期的地层里而不打破早期地层是不可能的。如果打破了早期地层,是很难瞒过考古工作者的眼睛的,因此科学发掘出土的文物其真实性是不容怀疑的。就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而言,出土文字材料中的“魏武王”、“常所用”、“行清”等等,均可印证文献,起到了证史的作用。但是,如果有些文字材料不见于传世文献,应该更为珍贵,具有补充史料的重要价值,不能据此而否认其客观存在。
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研究员认为,有人根据鲁潜墓志中提到了曹操高陵的精确方位来推测鲁潜墓志造假,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晚期的墓志以早于它的名人墓葬或古地域或古建筑为坐标,在已出土的墓志材料中是很多的,如洛阳北魏墓以长陵、景陵为坐标,安阳唐墓以殷墟为坐标等,甚至在登封少林寺塔林中的唐代和尚墓塔的塔铭中也有例证。鲁潜墓志的内容记载了曹操墓的方位是完全正常的。
□首席记者 张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