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年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消息

诺奖梦:愈无望愈渴望?

2010年10月06日02:47

    新闻来源:山东商报

  诺奖梦:愈无望愈渴望?

  10月4日,“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获得医学奖、5日物理学奖也名花有主。随着诺贝尔奖获奖名单的陆续公布,国人敏感的神经再度“紧绷”。具有中国特色的“诺奖情结”和华裔得奖者的不断涌现让国人对这个奖项寄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期待。可是,诺奖对于我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而我们离它,又到底有多远? 策划/朱启禧 执笔/王磊

  几十年的中国特色

  【诺奖情结】

  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可谓源远流长。上世纪初诺奖初创,获奖对于贫弱的中国来说还很遥远。直到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亚洲人获此殊荣。

  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中国无力竞争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自然就特别关注与科学水平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学奖。很多人认为,作为一个饱受欺凌、内忧外患的“诗歌国度”,如果能够赢得一项国际荣誉,无疑是赢得尊敬和证实自我的捷径。邻邦印度既然能够获奖,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于是,中国人的心头就开始有了“结”。自此,无论是拒绝参选的鲁迅,还是此后因过早辞世而与诺奖失之交臂的老舍、沈从文,都没能够让这个在期待和挫折中一再郁结的“诺奖情结”消散。

  可为例证的是,2000年李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新闻轰动一时,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因此洛阳纸贵。李敖后来却半带自嘲地解释,任何大学的文学教授都有资格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推荐人选和作品。而就在前年,“安徽诗人叶文斌将角逐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近乎恶作剧的消息,仍然在同一时间占据了众多媒体的头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更是将国人的“诺奖梦”暴露无遗。

  我们到底差在哪儿

  【反思之辩】

  历数诺奖109年历史,获奖者逾八百名。而已有8名华裔人士获得自然科学方面奖项的事实足以证明,智力上,我们不输于任何人。

  在1927年,拒绝文学奖提名的鲁迅这样说到:“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

  四年前,华裔诺奖得主杨振宁曾说过,也许得一个诺贝尔奖能让中国人很高兴,但这对时下的中国来说并非最需要的,中国更需要的是像比尔·盖茨、任天堂之类会赚钱的创新型人才和企业。那么,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得诺贝尔奖,我们准备好了吗?

  毋庸讳言,我们和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无论是整体的国民素养,还是科研环境和创新体制,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从不久前曝出的“落选院士”雇凶袭击方舟子事件,就可管窥我国“教育产业化、学术功利化”结出了怎样的恶果。

  国际奖项有多重要

  【质疑声起】

  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喧扰之后,也有人开始质疑,这个奖对于中国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有论者认为,作为一个欧洲人设立的世界性奖项,无论是从奖项的设置还是从评奖的标准来看,都不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

  此前早有报道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蛋白成功,诺贝尔奖几乎要给中国人了。但是中国报给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名单有14个人,而根据规定,诺奖最多只能同时分别奖给3个人。于是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与中国科学家擦肩而过。这就是说,在某个时期,我们在某些研究的部分层面并不是没有得奖的实力,有时候也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诺奖梦”终有成真的一天,可这“梦”里折射出的对国际奖项的盲目崇拜,才最能道尽国人曲折微妙的心理。远的不说,前段时间为数众多的所谓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楼盘受到热捧就是例证。

  距离得奖还有多远

  【平心而论】

  四年前,华裔诺奖得主丁肇中曾大胆预言,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有四分之一的诺奖将是中国人的。而诺奖得主杨振宁近日则称,中国最快将在10年后斩获诺奖。无独有偶:路透社的诺奖首席分析师近日预测,最快7年内,中国将捧得首个化学或物理学奖。

  对于得奖结果的预测是一个比一个大胆,而国人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平和,甚至有中国网友效仿美国幽默科技杂志“搞笑诺贝尔奖”方式,排出了“中国搞笑版诺贝尔奖” 聊以自嘲。

  能够坦然面对事实,是因为国人已经认识到,诺贝尔奖固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达程度的指标,但它却不是唯一的指标,更不应成为全体国人孜孜以求的唯一目标。与其盼望得一两个奖满足一下自尊心,不如踏踏实实打好底子,修好里子。当国家的经济科技全面振兴的时候,诺贝尔奖才有可能走近我们。

  单单一两个奖项,真的就可以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吗?不要再急于向别人证明什么,真正倾心于为人类文明有所创造和贡献,这才是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诺奖候选

  有数百人

  在每年的9月份,物理学、化学等几个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向全球各地的数千名独立人士(具备一定资历的学者、科学家等)发出邀请,请他们推荐自己认为下一年度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候选人。由于许多独立人士经常推举同一个人,所以每年只会有200到300人最终被提名。候选人名单必须在第二年年初提交到不同专业的诺贝尔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评奖专家的协助下对收到的提名进行评估。要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选拔,委员会才能完成对候选人的挑选。然后,委员会将建议提交给相应颁奖机构,各颁奖机构通过投票选出最终获奖者。每年10月投票结束后,立即公布获奖者。根据诺贝尔基金会最新公告,2010年诺贝尔奖确定的总提名人数为237人。

  部分华裔

  获奖名单

  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31岁时与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奖。

  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

  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奖。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因为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获奖。

  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

  美国华裔,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奖。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因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而获奖。

  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

  生于美国,与美国日本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奖。

  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

  高锟,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获奖。

(责任编辑:廖恒)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