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2010诺贝尔文学奖今天(7日)将公布,对于获奖者的预测成为文学界自娱自乐的一大盛事,甚至有赌博公司已经提前当起了"章鱼帝",预测谁能得到瑞典人的青睐。而我们同样也在关注和讨论: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从诺奖设立至今一百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一个本土的国人获此殊荣,似乎这也成了一个永远绕不开的怪圈。究竟什么原因,让我们一直徘徊在诺奖的大门之外?我们马上连线文化学者裴钰:
主持人:对于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追捧和渴望你怎么看?
裴钰:我觉得现在对于诺奖的这种追捧比五年前要好得多了,但是这种追捧实质上是一种庸俗娱乐化的倾向,为什么这么说呢?把他看成是金马奖像奥斯卡奖这么一个大奖,把获奖者看成明星,其实完全不是,诺贝尔奖并不是代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奖项,比如说它并没有信息科学方面的奖项,它在人文科学方面,比如说像历史学、文化方面也只有一个文学奖而已。它并不能够涵盖人类社会的各个学科,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现在来讲,对它要有一种娱乐化的心态,把它当做明星来看待,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是比较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每一位获奖者都是白发苍苍,每一个获奖者都在一个领域做了一件事情,而且用一生做一件事情,这就是科学家。
主持人:我们再来说说今天即将公布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可以说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我们也不缺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却为何总是无缘大奖呢?
裴钰:是这么一个原因,我们应该更关注一下中西文化传统区别的问题,咱们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叫做“学而优则仕”,非常优秀的作家在写作上非常出名的,他往往会在中年之后进入到仕途,参加各种公职,各个方面的待遇,或者转入到公务员。但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委员会有不成文的规定,不会把文学奖授予一个身兼公务员职务的作家,这一点和我们文化传统是背离的,这可能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其他原因,比如说我们文化差异的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这个都是我觉得非常现实的原因。而且不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标准的,这点你发现其实和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是完全不一样的。 (来源:中广网)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