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智利矿工救援行动实时播报 > 最新消息

反思智利矿难救援:智利劳工安全体系不完善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10月15日03:07

视频:智利矿难启示 矿井避难所在哪里?


    他们是英雄,更是受害者

  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14日表态说,将追究矿难相关责任,整顿生产行业,确保劳工安全。

  “这个国家需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

  ——第二名升井矿工塞普尔韦达

  “这些矿工不应被叫做英雄,他们是受害者。所有矿工脱险后,我们打算尽全力追究有关方的责任。”

  ——智利矿业联合会会长霍尔克拉

  “我们不应忘记这场矿难是如何发生的。一群矿工因安全措施不足被困井下。”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

  据新华社电 “这个国家需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第二名升井矿工马里奥·塞普尔韦达重返地面后如是感慨。

  一场历时两个多月的营救活动最终以33名被困矿工全部脱险告终,智利举国陷入一片欢腾。但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庆祝?还是警醒?从塞普尔韦达的话中不难听出,“改变”,才是这些矿工的真正心声。

  追究责任:

  惩罚矿难责任人

  智利时间13日晚9时55分,圣何塞铜矿最后一名受困矿工安全升井。至此,33名矿工创造了井下生活69天的矿难存活纪录。

  但批评人士指出,在铺天盖地有关营救成功的报道中,媒体更多地在营造喜庆的气氛,鲜有对矿难背后安全作业环境缺失的批评。

  “这些矿工不应被叫做英雄,他们是受害者,”智利矿业联合会会长内斯托尔·霍尔克拉说,“所有矿工脱险后,我们打算尽全力追究有关方的责任。”

  智利总统皮涅拉14日表态说,智利政府和司法部门下一步将追究矿难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惩罚,出台新措为生产行业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劳工作业安全,整顿所有安全未达标的企业。

  反思不足:

  劳工安全体系不完善

  来自智利公共关系学院的柯尔丝滕·塞赫布鲁克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智利政府在这次救援中体现的责任和努力得到世界的认可,但发生如此重大的工矿事故也让政府形象受损。

  塞赫布鲁克教授认为,这场矿难是政府和矿企安全意识缺失造成的。“在发达国家,(出现这类矿难)矿主将被投进监狱。”

  智利中央大学劳资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玛丽亚·埃斯特尔·费雷斯认为,在劳工安全健康方面,智利迄今没有一套清晰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或体系。

  在她看来,除了提高生产安全标准,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足、工资待遇偏低、非正规就业率高企等都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世界最大铜生产国,智利去年曾发生近20万起工伤事故,致使443人死亡。

  教训

  全球高危行业环境有待改善

  据新华社电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13日发表声明,祝贺33名受困矿工安全脱险。但声明同时提醒,应谨记矿难背后暴露的安全缺失。

  “作为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和一名智利人,我与世界民众分享矿工脱险后的喜悦,”索马维亚说。他说:“我们不应忘记这场矿难是如何发生的。一群矿工因安全措施不足被困井下。”

  索马维亚认为,世界各国仍需为改善采矿业等危险行业的生产环境而努力。“智利向33名矿工的勇敢和全世界的关注表达敬意的方式就是成为劳工安全健康方面的领先者。”索马维亚说。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全球采矿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不过1%,但矿难死亡人数却占所有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8%。

  记者连线·救援背后

  智利矿工大救援中国工程师郝恒是唯一一名亚洲救援人员

  首名矿工升井

  郝恒率先鸣笛

  本报讯 (记者于梦江)伴随着54岁的矿工领班乌尔苏亚的成功获救,智利矿工大救援圆满画上句号。在这场吸引了世界眼球的大救援中,有“神州第一吊”之称的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是参与现场救援的两台设备之一,也是唯一来自亚洲的机器,中国三一集团智利分公司工程师郝恒也是救援人员中唯一一名亚洲人。

  不断有市民送巧克力和水

  昨日,记者连线远在智利的三一重工负责海外市场总经理张重科以及工程师郝恒,讲述了大救援背后的故事。

  谈及三一重工的机器缘何参与到救援时,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周福贵介绍,智利救援队伍向国内三家大型相关企业发出救援邀请,并对其使用的机器进行评估,其中一台是三一重工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另外两台是国际知名大品牌的机器,经过现场演练、查看使用记录等考核,三一重工击败其他两个品牌,确定成为参与救援的设备。

  郝恒作为起吊作业技术服务工程师参加救援行动,他也是现场唯一参与救援的亚洲人。

  郝恒说,执行救援任务的这台机器最大起吊能力为400吨,救人行动估测所需的最大拉力为300吨。从当地时间10月6日到13日最后一名矿工救援成功,工程师郝恒一直坚守在现场,在救人的过程中,郝恒一直坐在履带起重机的驾驶舱内,发动机器,随时待命。

  郝恒说:“在现场,不断有当地市民给我送来巧克力和水,对我们表示感谢。”当首名矿工升井时,郝恒操作起重机率先鸣笛庆贺。

  谈及此次救援感受,张重科说,救援的组织很严密,安排很人性化,让人感动。从外界到救援现场要经过七八个检查关口,现场设置了救援区、媒体区等,很有秩序。

  据了解,三一SCC4000履带起重机是迄今我国出口到南美洲地区最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事实上,“神州第一吊”参与国际救援早有先例。2007年7月,一艘重达60000吨的渡轮在北爱尔兰驶向英国希舍姆港口途中,遇到巨浪搁浅于沙滩,随后,英国安德森起重机租赁公司使用三一SCC500履带起重机参与救援,吊装重摆倾斜至轮船右侧的汽车、卡车和集装箱。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