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家气象局称不排除偏冷可能 实温与体感有差异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11月03日14:22

  北半球“千年一寒”之说已辟谣 国家气象局分析我国不排除偏冷可能 预测显示——

  京城今冬或“冷”回正常

  气象专家提示:实际气温与体感温度有差异

  “习惯”16个暖冬后 或感觉天气“偏凉”

  今年北京极端天气频发,春季“赶上”40年不遇“倒春寒”、夏季又遭50年同期极端最高温。前不久,虽然国外气候专家有关今冬“千年一寒”的预测已被辟谣,但还是让京城市民不由猜测,今年北京的冬天是否也会被“极寒”袭击?

  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公布今冬气候趋势预测显示,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冷,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

  北京市气象部门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市冬季气温年平均升高2.9℃;今冬气温或接近常年平均水平。相对于此前经历的16个“暖冬”,人体感觉有可能偏冷。

  北京月月“闹天”引发寒冬猜测

  昨天北京进行了最后一次“看天供暖”天气会商,虽然结果是不提前供暖,但“如遇极端天气还将临时启动会商”的“活话儿”,还是让人们对今冬是否要“折腾”,甚至会遭遇寒冬引发猜测。

  今年,北京极端天气频发,恨不得月月创纪录。先是“三月雪”闹京城,“雪婆婆”一周一次准时登场。

  接着是“倒春寒”登场,4月14日,北京地区遭遇近30年历史上最强、最晚一次倒春寒。当天凌晨,北部山区气温普遍低于0℃,延庆北部山区最低只有-4 ℃。

  再往后,5月1日的气温一下子跃过30℃大关,成为1966年以来最热“五一”;7月6日“烧到”40.6℃,又一举刷新59年来北京7月上旬同期最高温纪录。

  好不容易入了秋,却又传来“北半球要遭遇‘千年一寒’”之说。虽然世界气象专家很快就辟了谣,但经历了“不靠谱”的春夏之后,人们还是不禁猜测,北京是否真的要经历“千年极寒”?

  京城“极寒”可能性不大

  今冬京城是否会偏冷?可以先从历史气象资料中摸“规律”。

  根据自195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北京地区冬季年平均气温升高了2.9℃。

  其中,一方面包括了“极寒”年份,如1956年、1966年等,历史极端低温就是出现在1966年2月22日的-27.4℃。

  另一方面,从1988年以来“加热”提速,先后出现了16个“暖冬”(高于常年冬季平均气温0.5℃即视为暖冬),成为本市冬季呈现偏暖趋势的主要动力。

  根据历年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北京正处在60年来相对偏暖的一段时期,今冬气温“一泻千里”达到历史极端低值的可能性不大。

  气温接近常年 人体或感觉偏冷

  根据目前的气候资料分析预测,今冬本市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水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不排除出现阶段性的强降温或连续低温,而暖气团强盛时也会出现回暖。

  气象专家提醒,实际气温与人的体感温度往往有差异,尤其是在经历了连续“暖冬”后的人们,即便面对冷暖回归正常水平的冬季,也可能感觉“变冷了”。

  例如去年,本市冬季平均气温-2.9℃,接近常年冬季平均温值-2.7℃,属于“正常值”。但此前10年中,京城大部分冬季气温都比常年偏高,有的偏暖达1℃以上。因此,去年被冠以“10年最冷”的冬季而让京城打了个哆嗦。

  而这意味着,今冬气温接近常年平均,这相比之前连续出现的“暖冬”会让人感觉寒冷,但实际上却难以构成历史“极寒”。

  我国今冬冷暖变化大不排除偏冷可能

  近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了全国冬季气候会商。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

  具体分析显示,“千年极寒”并无科学依据,但是我国今年冬天将偏冷的可能性却不能排除。尤其是目前正在发展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如果接下来控制暖流的大气系统积极响应了拉尼娜,开始由强转弱,那我国就很有可能迎来一个偏冷的冬天。

  不过,我国各地区、不同时段的冷暖差距可能较大。例如去年,东北、华北等地区经历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冷冬,这是由于极地环流出现异常,冷空气持续聚集在中纬度地区,导致我国北方寒潮频发。

  但从去年冬天全国总体的平均气温来看,却依旧是一个暖冬,其他地区的大部分时间主要受暖气团控制。

  两大“气场”角逐 决定今冬冷暖

  相比中短期的天气预报,冬季气候这样的中长期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但中国气象局和北京气象局专家共同分析出今冬影响我国以及北京冷暖的主要气候系统。

  一方面,是正在发展的拉尼娜事件。今年的拉尼娜发展速度为60年以来最迅速一次。

  如果大气对拉尼娜的响应快,控制暖流的天气系统因此迅速减弱,则意味着我国可能面临偏冷的冬季。2007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是导致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冰冻灾害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是极地的“冷气机”,术语称为极涡。一般在冬季,北极附近会形成三个极涡环绕,如果其位置偏北,则对我国影响小;而位置偏南,则会不断发送“冷气”,包括人们常听到的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国等的南下冷空气,这将直接造成北京降温。

  这两大“气场”的角逐结果,将最终决定今冬北京的冷暖。

  相关背景

  今年北半球多地提早变冷

  对于欧洲气象专家“千年极寒”的预测,世界气象组织等多方已经辟谣,表示其并无可靠科学依据。

  而根据国际气候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北半球多地先后出现提早变冷的现象。

  英国气象局监测,苏格兰今年9月25日的最低温度为-4.4℃,成为英国近30年来最寒冷的9月夜晚;今年10月测到的最低气温是-5.2℃,打破了1993年的纪录。

  加拿大10月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寒害,气温低至-4.9℃。

  日本北海道10月26日清晨降下初雪,比去年提早六天,札幌市30年来首次在10月出动铲雪车。日本气象厅预测,进入12月后,预计气温将骤降,可能低于往年均温。

  我国10月中下旬,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五年来最早的一次寒潮,西安提前10天入冬。

  历史上京城“极寒”记载

  最早记载:西汉(公元前122年):蓟城(今广安门一带)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

  明成化(1476年):正月十三,忽阴晦大风,郊坛灯烛俱灭,正在南郊郊坛祭祀的仪仗人员及乐官俱冻死。

  清雍正(1727年):正月,延庆州大雪三日,深数尺。奇寒,人畜有冻死者。

  1966年:2月22日,大兴东黑垡最低气温-27.4℃,打破平原地区的最低气温历史纪录。同时全市普降大雪,积雪深度18厘米。

  1981年:12月初,气温骤降,使永定门外一栋施工的大楼,刚浇注的600立方米混凝土全部被冻坏。

  1985年:12月7日,突发性降温,最低气温-12.7℃,致使259辆柴油公共汽车因柴油凝固不能启动,严重影响早晨高峰车运行。众多乘客长时间在车站等车挨冻,上班普遍迟到。

  199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寒潮大风降温12.6℃,造成供电线路故障,室外作业受阻,感冒、支气管炎等病人骤增。朝阳区地面最低温度降到-7.1℃。

  制图/肖霄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