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胡锦涛出访法国和葡萄牙 > 胡锦涛出访消息

胡锦涛访法成欧洲焦点 法国拟向戴高乐时代回归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11月04日14:05

  时隔六年胡锦涛再次出访法国 萨科齐非常重视 将亲自去机场迎接 外媒感叹——

  法国今迎“久违的中国领导人”

  据新华社消息,国家主席胡锦涛今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将对法国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时隔六年后,中国国家元首再度访问法国。

  一个是亚洲的新兴大国,一个是欧洲的传统强国,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将担任下一轮G20主席国。在走出了2008年两国关系的低谷之后,中法两国都对此次访问充满期待。

  法国热盼

  中国宣布访问消息萨科齐成欧洲焦点

  中国领导人到访法国,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

  加拿大《环球邮报》说,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胡锦涛宣布访问法国后,立即成了欧洲的焦点人物,他终于迎来久违的中国领导人。

  对爱丽舍宫公布的访问日程,媒体也有所领悟:45小时的访问,共五次会面,其中包括两次正式会晤、两次晚宴。没有了繁文缛节,也没有过多的礼节性拜访,剩下的就是交换和协调彼此的看法。

  法新社指出,中国今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后将赶上甚至超过欧盟总体经济实力,已不再是一个荒谬的话题。两周后就要出任G20主席的萨科齐,已将中国视为法国最大的潜在市场。

  英国BBC报道称,对于萨科齐来说,要使G20峰会获得成功,就必然要与中国密切合作。萨科齐甚至建议由中国主持召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的专家层研讨会,为首脑峰会提供参考意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说,法国社会刚刚经过退休制度改革风暴,萨科齐民意支持率跌下30%。G20峰会的成功,将有助于提升萨科齐的民意,奠定2012年大选胜选的基础。

  萨科齐亲自接机培育“老朋友”感情

  对于胡锦涛此次法国之行,法国媒体充满期盼。

  《费加罗报》披露了一个细节,萨科齐总统将破天荒地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胡锦涛主席。除了首都巴黎外,萨科齐还将邀请并将全程陪同胡锦涛前往其他法国城市,以保证充分地一对一地交流。

  《世界报》透露,萨科齐将邀胡锦涛共赴南方滨海城市尼斯的一家小餐馆共进私人晚餐。显然,萨科齐正在培育两位“老朋友”的友谊和感情。

  《巴黎日报》说,萨科齐对于此次胡锦涛的访问做出匠心别具和意味深长的安排,法国对于中法关系的重视可见一斑。

  历经波折

  寻求共同利益仍是两国发展主流

  法国是西方主要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如今两国建交已经走过了46个春秋,其间历经波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中心主任邢骅说,中法外交关系由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总统亲手缔造,中法两国从政府到民间都有寻求共同利益的强烈意愿,不能因为一时的分歧否定继续发展的主流。

  2004年,胡锦涛对法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其间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签署联合声明,中法宣布建立在“多极化”基础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7年萨科齐上台以后,半年内就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关系升温。但是离开中国不到半个月,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对,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双重身份会见达赖,中法关系急转直下进入冰点。

  今年4月,萨科齐访华时与胡锦涛达成的共识,将希拉克时期的提法更进一步,即“成熟稳定、面向全球的新型中法关系”。

  关系修复

  法国悄悄向“戴高乐主义外交”回归

  法新社坦言,萨科齐执政两年半以来,对华政策多次修正,两国关系一度跌宕起伏。直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法国对华政策才逐渐走向“成熟”。

  英国《金融时报》称,金融危机爆发后,萨科齐倡议召开全球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峰会,即G20峰会,为法中两国构建“面向全球”的新型关系找到了一块基石。

  与此同时,彭博社称,法美关系却随着萨科齐——布什蜜月被奥巴马“打破”后,出现了新的课题。萨科齐与奥巴马在金融问题上看法相异。

  法国《世界报》注意到,萨科齐悄悄地向“戴高乐主义外交”回归。表现在对华关系上,萨科齐先是在伦敦G20峰会上修复两国关系,后于今年4月偕夫人布鲁妮访华,并力邀胡锦涛主席今年回访,以“一年内两国元首实现互访”作为两国关系翻过不快一页的标志。

  按照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邢骅认为,中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充满着活力。

  重温那些话语——历任法国总统对中法关系评价

  ●戴高乐:“由于事实和理智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法兰西共和国才决定把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建立在正常的、即外交的基础上。”

  背景:1964年2月2日,戴高乐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如此解释法国为何于6天前同中国建交。法中建交是外交现实的需要,更是两国战略上理智决策的结果,曾被舆论比喻为“外交领域的一次核爆炸”。

  ●蓬皮杜:“我们可以豪迈地说,像法中两国这样伟大的人民彼此会晤,这不单单涉及外交或贸易。这次会晤也应该为世界上其他各国人民带来希望。”

  背景:作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总统,蓬皮杜1973年9月11日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他之后历任法国总统都访问了中国,访华成为法国总统的一个外交“传统”。

  ●德斯坦:“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的存在,以及它对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是世界平衡与和平的重要因素。”

  背景:1980年10月德斯坦访华,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给予高度评价。

  ●希拉克:“法国和欧洲重视中国,因为中国将在二十一世纪对世界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背景:希拉克深知法中相互靠近的战略意义,1997年5月希拉克访华,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会晤时如此表示。

  本版文/记者郭悦实习生赵展

  《金融时报》:萨科齐为G20邀见胡锦涛

  彭博社:法国游说中国,为G20做铺垫

  路透社:萨科齐将G20提上议程,意在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